小鹰说:“你别急嘛,听我把话讲完。”
“好,我不作声,让你说。”我嘟囔了一句。
于是小鹰捋起衣袖,开始神侃起来。
“哪叱在人间地转世后,托生为一个神童。这神童既有自己的意识,又有着哪叱的本命神识。随着这神童的不断成长,他和哪叱的意识一点点融合,也将哪叱的本领一点点学会。于是降魔制妖,上天入地,立下了赫赫战功。”
卢顿接了话茬:“你哪里是讲哪叱,分明是说孙悟空嘛!”
小鹰说:“这电影的里的哪叱比孙悟空还要‘牛’,一度他的神力被玉帝的封印压住了,可一旦解开,就威力无比。宇宙中各个星球上的妖魔鬼怪都敌不过他。于是那些家伙便从魔界里偷偷地逃了出来,将他们的元神附于不同的人类身上,借着人类的身体到处制造各种恐怖活动……眼看人类就要被这些魔鬼毁了。神童横空出世,该出手时就出手。”
我打断他的话:“你不要说了,以后的情节我们都知道。”
“不会吧?”他摸了摸后脑勺。
“不信,我说给你听听……无非是脚踩风火轮,手持乾坤圈,移山倒海,无坚不摧。”
我摇头晃脑,煞有介事地说。
小鹰翻了翻眼白,说:“怪了,你怎么知道?”
我打了他一拳,说:“你是真让杨小姐搞昏了头,还是怎么?这哪叱三头六臂,脚踩风火轮,手持乾坤圈的形象,不仅动画片里有,那些卡通人物图画里还少吗?”
杨小姐走过来踢了人一脚,说:“喂!你有没有搞错,你们兄弟在这里胡扯,拉上我干什么?”
我瞧了杨小姐气势汹汹的样子,连忙退避三舍,躲到一边。
看来,他妈的,真的是一物降一物。
正在这时,好端端的天突然一阴,刮了几阵风,莫名其妙地下起雪来了。
我算了一下,现在还是六月,而且是在从来就很少下雪的东海边上。
以前,我从关汉卿的<窦娥冤>里知道了六月飞雪故事,那是因为窦娥冤情太深了,感动了上苍,便不合时宜地下起雪来了。
如今,这六月的东海边,也大雪纷飞,莫非也隐有什么冤情?
好雪!只见得,大海边上,惟余茫茫;江河尽头,顿失涛涛。山岩,树枝,屋顶,全是白皑皑一片。
几位美女却一点也顾不得天寒地冻,竟堆起雪人,打起雪仗来。
奔波了一阵后,一个个也成了粉雕玉砌的雪人。
然后,突然安静下来,一人对付一堆雪,琢磨起雪雕艺术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细心出精活。
这帮可爱的尤物们,虽然冻得脸红红的,嘴唇手指头发了紫,但看着那些栩栩如生雪雕造型,心里暖洋洋的。
我默默地一个个地观赏着,“老妪负水”“猪八戒背婦妇”“嫦娥奔月”,但最打眼的还要数天香堆的“哪叱闹海”。
这雪雕位于海岸突出的一块岩石上,造型很为逼真,而且从海里打渔归来的人,远远地就能瞧见,一眼就能认出来,那头扎羊角辫的——就是永垂不朽的少年英雄:哪叱。
只见这个不朽的小英雄,骑在龙背上,手拿乾坤圈,正在和巨龙翻腾拼斗。
我心旷神怡,正在心里反得回味这美丽的神话故事,耳边突然传来一阵重重地叹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