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之恋-第九十七章 兵败山倒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七章 兵败山倒(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据史载杨贵妃是陕西人,她自幼年离家后,再也没有回到过她的出生地了。这会本来可以回家好好看看,想不到自己走的是不归路。

在中国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征途上,男人们最喜欢把自己的过失和无能归结到女人身上,尤其是漂亮女人,她们往往背负着“祸水”、“尤物”“妖姬”的罪名,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果真是这样吗?

杨贵妃死后不到一百年,又遇到战乱,唐僖宗又象玄宗一样率领皇室入蜀避难。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所不同的是再没有象杨贵妃这样的绝色美人。

当唐僖宗这个落魄皇帝再一次经过马嵬坡时,曾有感而发赋诗一首:

马嵬杨柳绿依依,又见鸾舆幸蜀归。

泉下阿环应有语,这回休更罪杨妃。

其实,僖宗早已替杨贵妃诉说了冤魂的不平之恨了。

中国历史上的美女很多,为什么史书上只记载了四大美女,是因为她们在她们所处的历史朝代中起了一个引子或导具的作用,让原本不应该这样发生的历史,因为她们的美貌而在这里转了一个弯,给她们频添了一个又一个或凄婉、或悲壮、或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知是她们改变了历史,还是历史选择了她们。

李隆基迷恋倒于杨贵妃的风华绝色和出色舞姿﹗

“一朝选在君王侧。”“六宫粉黛无颜色。”

“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就出现了安史之乱。

看,“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逃难途中,军士迫宫,“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至此,一代美人只好香消玉殒了。

回长安后,李隆基的安全有了保障,便思念屈死的杨贵妃。但是,“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李隆基从黄昏到黎明,一整夜被情折磨得思索绕久久不能入睡的。这种苦苦的思恋,如“春风桃李花开日”,似“秋雨梧桐叶落时”。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

于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最后发出感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杨贵妃死了,伤心欲碎的李隆基也跟大臣们一起去了四川。

这时候太子李享果断的抓住了机会,走着走着就掉了队,自己带人转道灵武,趁没人注意的时候登基坐了皇帝,是为肃宗——

唐人把本朝的兴亡之责的大包袱推到杨贵妃一个人身上。而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史的转型期,所以越到后来,杨贵妃所背的包袱也越来越大了!嗨!好可怜哦!一个让众多帅哥迷倒的美眉,一个让万万人倾倒的霓裳羽衣舞台柱子,转瞬香消玉殒,在马嵬坡死了,繁茂悲辛的故事,乃至情天恨海,到哪里去叙说。

无独有偶,我现在面临的局面与当时李隆基一样,所不同的时我并没因宠爱妲已而荒废朝政,相反我还励精图治,将即将倾覆的大商江山支撑了一阵。

只是纣王这个败家子把这个国家搞得千孔万漏,我一木能支。

这一切都是狐狸精和纣王惹得祸。

可罪责却要一个无辜的弱女子来承担,这世上到底还有没有天理?

我大声喊了起来。

可没有一个人听我的,大家都认为成汤的百年基业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罪过都在妲已一人身上。

“杀妲已,以谢国人!”

“血债要用血来还!”

将士们大声喊着。

我的方寸全乱,不管三七二十一拉着妲已就跑……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