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在原地等了没多久,忽见林中一骑飞驰出来,正是秦颐岩。秦颐岩到了李隆基马前,行了一礼道:“陛下,微臣已探路明白,此处正是停香谷入口。”
李隆基一怔,忽然笑道:“说不定是慧范手下有人要弃暗投明了。力士,走吧!”
虽然秦颐岩并不算宠臣,但李隆基深知秦颐岩说话做事向来稳重。他要么不说,话一出口,定无差讹。他说这儿是入口,也必定已经查探明白了。他们跟着秦颐岩向前走去,一路见树上有划过的痕迹,自是方才天策府诸将探路时用长枪划下的标记。高力士见路越走越曲折,有时前面似已无路,偏生转过一个拐角又豁然开朗,心中暗暗吃惊,忖道:我也忒将慧范看得小了!若不是那人放出信号,想找到此处只怕一整天都不够。
为了对付慧范,高力士已布局许久。本来觉得诸事都已考虑周到,但眼下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是有很多不曾想到。至少,要找到这停香谷的入口,就远超自己的估计。只是这样一来他更是捉摸不透这个用烟花通知了己方的人了。
也许,陛下说的慧范手下有人想要反水,庶几近之……
高力士正想着,忽听李隆基道:“秦将军,你率天策诸将守住此处。若见有谁胆敢出谷,格杀勿论!”
李隆基眼里突然神光四射,人也仿佛突然间变了个样子。秦颐岩在马上一躬身道:“遵命。”李隆基却看向了高力士,微笑道:“力士,随我进谷去拜访慧范去,看看澄印和尚留下的秘术到底如何。”他虽然贵为天子,却也深通兵法,深知量才施用之理。谷中地形如此多变,天策诸将骑术再高,精擅的马上功夫到了谷中自会打个七折八扣,难以发挥威力。而谷里的地形更利于神策军武士,因此让秦颐岩率众人守住了这出入口,自己带着余众入内。只是,他如此决定还有另外一个理由,那便是慧范所得的澄印秘术……
澄印乃是当年太平公主跟前最为得宠之人。与近乎面首的慧范不同,澄印是以秘术得到了太平公主的宠幸。那时太平公主对他言听计从,倚若股肱。先天二年,李隆基以雷霆之势搜杀太平公主一党,就想着留澄印一命收为己用。当他听得澄印已死在了乱军之中,还曾叹息再三,引为憾事。直到得知太平公主一党的漏网之鱼慧范竟然已尽得澄印秘术,一直在谋划着将澄印的秘术持续下去时,李隆基又生起了希望。
千秋万世之梦,也许将着落在此人身上了。
当李隆基与神策终于进入了停香谷时,叶英正第三次挡住了凤五的攻势。当初他苦于自己的眼睛一到夜间便看不清楚,现在却又苦于看得太过清楚。即使早有决心不再心软,可是看到这个妖冶女子身上布满的血痕,手中长剑不知不觉就要缓下来。这三次他挡得越来越险,而凤五的情形已若疯狂,实难预料还能挡得几回。
此时凤五实比叶英更加焦虑。她已用到了舍身术第二层,此时每一次攻击都几乎是把骨髓里的力量都榨出来,她已知自己没有几回攻击的机会了。可是虽然让这少年屡屡遇险,可是他总是将自己的攻势挡了回来,直到现在仍不能奈何他。
与其这般一次次浪费机会,不如破釜沉舟,来个痛快吧。凤五想着,手按在了正插在璇玑穴上的尖针,奋力一拍。随着一阵钻心的剧痛,一股力量又涌入四肢百骸,她忽地向前冲去。
成败与否,在此一举。她想着,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她知道这一击不论成与不成,自己定然会丢了性命,现在所想的一切也已是自己此生遗言。只是这一瞬间却仿佛长到了无穷无尽,她似乎看到了很久以前,自己尚是个怯生生小女孩的情景。
都已成为了过往,再不能回来了。她想着。师尊,我终于将这少年挡在了洞口,没让他进去。
在冲上前的一刹那,她却看到叶英闭上了眼。
叶英此时亦是快要绝望了。那位忆盈楼的前辈引开慧范后,也不知生死如何,本来自己应该立刻冲进第七洞中,却又被这个女子挡了这许久。每过一刻,机会便少一分,如果慧范现在赶回来,那么自是前功尽弃。因此无论如何,这一招里便要决出胜负来。方才交手的这三次,已让他多了不少信心,凤五的速度虽然快得不可思议,但他以问道剑对抗,不论凤五有多快,长剑总能跟上她的速度。倒是一看到她衣衫不整,又被剑一道道划**上,血流遍体的模样,叶英的手就不自觉有些发软。即使早有决断,但心中终是不忍。眼见凤五第四次攻来,这一次更是比先前还要快,叶英无计可施,也不忍再去看,索性闭上了眼。
“嚓”一声,凤五的身形戛然而止,却是叶英的长剑从她前心刺入,直透出后背。她冲上来已是快若闪电,本道叶英必定来不及反应,哪知叶英的长剑竟然鬼使神差般在千钧一发之际往下一带,正指在她的前心。这一剑全不用力,但角度却妙到毫巅,凤五本来便是逼出了最后的力量来做殊死一击,也已变不了招,竟是硬生生地向剑尖扑去。
叶英不曾睁眼,已感到了手中长剑穿透了一个人体。他没有睁眼,心道:我杀人了!他练剑已有十多年,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杀人,虽然这人其实是自己扑到剑上的,而且被他的剑刺到之前只怕便已死了,但叶英仍是心中一片空虚,只觉神智都仿佛离体而去。只是还没来得及再想什么,背心处忽然有一股厉风扑了过来。
那正是觉察事情不妙,赶回来的慧范。慧范刚冲到第七洞口,便见一个身穿僧袍的少年一剑刺透了凤五。虽然凤五对他来说只不过是狎弄的玩物,但看着她遍体都是血痕,慧范心里却也隐隐一痛,一拳向叶英后心击去。他武功自比凤五要高出许多,但这一拳终比不上使出第二层舍身术后的凤五那么快,眼见那少年退了一步,长剑已抽出凤五的身体,人转了半圈,又抢上一步。这一连串动作直如行云流水,一退一进已闪过了拳风,而转过半圈后剑尖正指向自己所出之拳,再打过去,便是要将拳头穿在他的剑上。慧范吃了一惊,心道:这少年剑术好强!
慧范这一拳唤作“三分别”,看似平常,却是金刚杀禅中一等一的功夫。《俱舍论》中有云:“分别略有三种:一自性分别,二计度分别,三随念分别。”是说意识有三种之别。这一拳在一念之间可连击三下,便如一意三分别一般。他第一拳失机,拳头一晃,又是两拳挥出。这三拳连成一片,但每一拳的方位全然不同,正是这招“三分别”精义所在。寻常之人,多半挡不住这神出鬼没的三拳连击,只是叶英手中的长剑却如长了眼一般,竟是剑随拳转,慧范的拳变了方位,他的剑亦转到何处,慧范三拳竟是都打向了叶英剑尖,这招“三分别”亦是寸功未建,而叶英竟然一直不曾睁眼。
<!--PAGE 5-->
这少年的剑术好强!
这是慧范第二次感叹了。他并无意为凤五报仇,这三拳也并不为伤了叶英,叶英虽然破了这招“三分别”,却也出一剑便退一步。退了三步后,已与慧范拉开了一段距离,不知不觉便将第七洞的洞口让了出来。慧范便趁这机会,一个箭步冲了进去。
当慧范冲进洞口,叶英才睁开了眼。虽然方才他一直闭着眼,但慧范这三拳他却一清二楚,有若目睹。原来问道剑有意无招,原本就是因势利导,随敌人的招数变化而相应生招。“意”之一字,本来就是人的本能。平时走在路上,看到上面有东西掉下来,自然便会闪避,而桌上有物掉下来,也自然会去抓住,此时转身出手,根本不须去想。问道剑“有意无招”的精髓,正在于此。问道剑又被称为“意剑”,便是剑随意转,毫无滞涩。慧范若是再晚一点出手,叶英的问道剑虽已入门,但参悟修为尚浅,若是直接与慧范相抗,实不是慧范对手,定然难逃一拳之厄。只是慧范见凤五被一剑刺死,出手比平时更快,叶英的一剑却是余势未竟,一气贯下,他虽然闭着眼,但身体每一寸肌肤都能感知气流变化,一发觉背心气流有异,马上就转过身来出剑抵挡。他对付慧范这招“三分别”的,乃是藏剑单手剑法中的“君子风”中的一招“听雷”。这招“听雷”原本出剑便又准又快,叶英以问道剑剑意使出时,竟比寻常更加快了三倍之多,一瞬间便出了三剑。这三剑抢位之准,让慧范这等高手亦为之惊心,不禁把叶英的武功估得高了,只道这少年剑术通神,不敢恋战,趁着叶英退开了几步,便直冲过去。
虽然破了慧范这一招“三分别”,但叶英一剑一步,连退了三步后仍觉剑上余力未竭,不禁又退了一步。他的剑只是触到了慧范的拳风,但拳上劲力却已透入剑身。虽然慧范已经越过了他冲入洞中,可叶英只觉掌中的剑如活物一般不住扭动,似要脱手而出。而这一步也不足以化去剑上余劲,他只得连连后退。本来他站在第七洞口的树下,正对着洞口,待退到第四步上,人靠到了一棵大樟树,借着樟树一挡,方才将剑上余力化尽。而那棵大樟树被他一靠,树叶如雨点般纷纷落下。
好厉害的和尚!叶英虽然站定了,心中惊骇却远在慧范之上。他用长剑与慧范对了一招,已知这和尚武功高得出奇,自己若能将七式问道剑参透了,说不定可与他一战,现在定非他的对手。只是他性子外柔内刚,就算明知不敌,也绝不肯示弱,虽然有些惧意,可心头战意却越燃越旺,掌中的长剑亦仿佛要化龙飞去。他正待冲进洞中,却听得有人尖叫了一声,却是慧范又冲出了洞口,腋下挟着一个少女,正是李十二娘。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