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在这一日之中,便有不少外道修士离开了三清观,纷纷回转中原道门。山下的西南乌蛮百姓,一下子发现三个月前那一波奇装异服的怪人一下子又冒了出来,再度搅扰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十分不喜。不过知晓这些人就要离开南诏之后,一众百姓们又是有些舍不得,却是西南多山多水,交通不便,没有神通法力的老百姓很多一辈子都没有翻过一座山出去。这些怪人虽然衣着言行招人讨厌,却也着实带了了许多新鲜的见闻,能够排解百姓们的无聊与寂寞。
人世间的事情就是如此,却是相聚离别,自有缘分,喜欢也好,讨厌也罢,一切有聚有散,才是人道流转,最终留下的,只有流传于口的各种传说和故事,任凭时光变迁,岁月更迭,依旧代代相传,经久不散。
第二天一早,众人便在灵均老道的呼唤之下,来到了三清观某个虚空的正殿之中。
由于女娲陵出现之时,三清天尊的法理一时离开了南诏,先前神坛之上的法理神像,原本还有无处不在,不受空间影响,唯一独立的特性,此刻也没有了。却是这一片被单独划分出来的正殿空间里,一切都有,唯独神坛上缺了三清神像,却是以灵均老道的法力,不足以逾越圣人的相力,凝聚三清圣象。
众人对此早已习惯,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不知道此刻女娲陵已经重归虚无,先前离开的三清天尊法理是否会重新降临。不过这等事情,凡人修士是无法把握的,却是三清天尊,自有神威,众人既不知道他们先前为何离开,也不知道他们事后会否归来。
灵均老道召集众人,则是因为道门那边已经传来了意思,却是冯元清等人的师门长辈即将降临在三清观之中。因着几人的师门长辈,都是一方福地洞天的实际掌控之人,至少都是一方教宗的身份,灵均老道也不敢太过怠慢道友,也是早早准备,叫来众人,一道迎接。
这其中,熊道人也一起在场,只是望舒尚未苏醒,不在此间。
眼下这片虚空之内,灵均老道已经在大殿正中准备了一道凌空漂浮的符篆,却是先前女娲陵出现之时,道门上百位教宗降临也没有的。冯元清等人一看见那道符篆,心中就是一喜,却是虽然不知道符篆的具体作用,却也已经感觉到其上浩大磅礴的虚空之力。
元神显化,原是不需要太过高明的虚空法门引导的,此刻灵均老道布置下这般恐怖的虚空符篆,只能证明众人的师门长辈只怕不是元神显化,而是要肉身降临。因着元神乃是心念能量,不受物质世界的规律束缚;肉身却是真实不虚的物质,难以像元神那般随意往来,故而才需要灵均老道借助福地洞天的虚空之力,作为接引些许。
这一切的情况,其实也是在众人的预料之中。先前冯元清等人来时,乃是千里迢迢,耗费时光,沿途赶路而来,乃是他们当时不过是道门弟子,虽是仙缘浓厚,重要性也只能说是一般,自己赶路前来,倒也不算是委屈。如今众人身负圣人传承,个个都是比一位教宗都要重要的存在,却是中原道门的教宗级别高手,几百位还是有的,身负圣人传承的人物,却是只有在场六人和昏迷不醒的望舒。
因着冯元清等人的重要性发生变化,道门自是不可能叫他们结伴赶路回转,而是不惜代价,叫众人的师门长辈肉身降临在三清观中,以便带着众人,直接破开虚空回转,避免路上可能出现的一切麻烦,却是外道修士之中,也还有不少未曾赶来西南的,在一旁虎视眈眈。面对圣人的传承,可能牵动整个道门气数的要紧道理,道门自然是不惜代价,也要保得几人平安。
就在众人齐聚之后片刻,就见灵均老道悬挂在大殿正中的符篆一时散发出淡淡青光,随即便有一道细入微尘的虚空裂缝打开,从中飞出五道凝聚成一小团的符篆来。这五团符篆一时出现在三清观中,便是弥漫开来,演化成五座气息浩大的符篆阵法,一时弥漫在虚空之中,连同着灵均老道的虚空符篆一道,爆发出空间风暴一般的虚空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