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灵均老道这般说,众人也就没有死缠烂打,也是在场都是高人,陈老道在前说话,他们一直交头接耳,也是有些不太尊重。
而其实陈老道所说的事情,望舒他们一早就是知道的,却是先前师徒几人离开三清观的时候,灵均老道与熊道人说过类似的话语。要论神通法术,灵均老道还远远不是陈老道的对手;可要说占卜未来,这一仙一凡却是不相伯仲,水平相当。陈老道能够把握到的事情,灵均老道先前也已经把握到,甚至还只晓得更多一些。
果不其然,陈老道随即便是说道:“如今灵均师徒四人已经回转中原,其在南诏一甲子的功果已经圆满。因果已然了断,自是不好再度纠缠,待得那大能者转世之身出现,老道却是有意将其派往南诏,巩固南诏道统气数。”
在场众人之中,也有还不知道此事的,听得陈老道这般说,一时大声道:“祖师高见!可如今灵均他们离开了南诏,又是谁人在看守三清观道统呢?”
陈老道微微一笑,说道:“这就是因果奇妙了。灵均为泰山之会离开,却有一个已经受过此等盛会的替他。如今南诏的道统,乃是熊明泽在看顾。”
人群中顿时出现一片骚乱之声,那边已经冷着脸坐下去的如霜道姑一时更是差点站起来详询,又是被她师祖一把拉住,听得有人说道:“陈祖师,那熊道人是被逐出了道门的,又是没有丝毫法力在身,以他的身份和能力,怕是当不得这南诏道统的大任吧?数十年前,我等联手布下的法理天堑,如今也是一甲子之期将满,一旦天堑消失,吐蕃高人势必涌入南诏,却是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大能者前去接替。”
陈老道点点头,正要说话,又听另外一人说道:“那南诏传国至今,已经有三位人王帝主,极盛之时已过,即将由盛转衰。值此变革之际,留熊道人在南诏,只怕不妥!”
陈老道一时无奈,只得由着众人先行说完。道门之中,虽是规矩森严,却不似俗世有阶级礼教,成仙又如何,还不是道门弟子,却是受到尊重是一说,身份平等又是另外一说。规矩之下,一众教宗都可以质询祖师,陈老道仙人之身,却也不能强力堵住悠悠众口。
好半天过去,芦棚中的喧嚣才稍稍平息些许,陈老道又是说道:“诸位道友,稍安勿躁。当年我等布下法理天堑,原就是算定一甲子内当有继任之人。熊道人虽是不通法术,却懂得不少道理,加上当年驻他出道门之事,老道深觉不妥,已经同意请他回归。如今南诏即将归唐,两国再结友好,一切乱局,至少都可以撑到顺利交接那一天。况且也只有叫熊道人看守,南诏的道统才有机会避过一场浩劫,得以保留。”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阵沉默,随即纷纷推算因果,一时间好多人脸上都是露出了各式各样的神情,有难以置信,有无法接受,却无一人对此再有异议,默许了熊道人看守三清观的事实。
在随后,陈老道便又说了些关于李唐气数的些许话语,归纳起来的大意便是道门如今的主要任务,还是要在百年之内衰败李唐的气数,为着天下选定新的主宰,把握大势,才能在数百年后,大劫降临之时,掌握更多的先机,不至于落得道统断绝的下场。
望舒他们是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听陈老道说起这些事情,感觉自然与私下商议之时颇有些不同,又是一路听来,只觉得道门所面对的劫数之多,简直是不可胜数,几乎是每一步踏出,都面临着账户多选择和挑战,却是感觉修士比凡人要操心的太多,多少又觉得有些无力。
此番众人齐聚,其实也就是为了说说这些事情。大能转世之时,其实很多高人都已经提前预知到,只是从程序上,还是要有这样一个场合,教大家坐在一起,一同知晓此事,才合乎规矩,不至于招来其余的麻烦。
泰山蓬玄洞天的一众修士,对这么多高人前来泰山也是表示了十足的热情,在陈老道宣布众人可以自行离去之后,便有不少修士走上前来,与诸多高人说上几句话语,或是请教问题,或是讨论道理,就像是学童见了师长一般,十分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