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是个假道士-第19章 碧山锦树明秋霁(4)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 碧山锦树明秋霁(4)(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莫说是寻常的声音,就算是影像和意念,想要赶上光的速度,也是着实艰难的。故而灵均老道并不晓得他的老朋友曾经感知到了他的到来,出来相见,倒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待得灵均老道了却西南之事,回转中原大地之时,自然是要经过青城山,少不得要被灌下几杯水酒的。

而如今西南这边,情况也是远远超出了望舒的预料,却是熊道人在接受长生丹药之后,原本垂垂老朽的身子便是返老还童,不复先前那般老迈模样,精神状态却是极好,在南诏灭国之后,他以一己之力,生生将巍宝山经营得有声有色,丝毫不输给那些年深日久的福地洞天所在。

人的寿元衰竭,不单纯是变现在肉身变老,头发变白,牙齿脱落和皮肤起皱几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寿元将尽之人,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都与年轻人不尽相同,虽是多了几分沉稳,却又少了些许锐意,自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陈老道当年赐予熊道人的丹药,乃是从昆仑山那边流传出来的延寿神物,是五位昆仑祖师为帮助陈老道延寿,专门采集玉髓精华,求得西王母的桃叶两片,着实花费了不少功夫,才勉强炼制而成。以陈老道当时坐太阴炼形死关的状态,在要紧关头,服下这一枚丹药,都能向天夺寿,延寿数百年;一旦这丹药给熊道人服下,却是叫他不曾修炼任何神通法术之身,生生得了匹敌寻常修士的千年寿元。

生死不再困扰熊道人,已经衰朽将死的肉身也是得到逆转,却是以熊道人几乎堪破大道的道德修为,一时间便是放开了手脚。

南诏灭国之后,西南之地也是出现过几番动乱,历经大长和、大天兴、大义三朝动乱,整个西南都是水深火热一片,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都失去了南诏王时代的诸多支持,一时风雨飘摇,大不如前,甚至可以说是自身难保。

熊道人在这一连串的变故之中,把握天时,顺应天意,不争不抢,安心固守山门,寻常遇上荒年,还不时亲自下山,指点百姓们服食各种野菜果腹,帮助不少原本因该死在饥荒战乱之中的乌蛮人挺过了当时的艰难岁月。

在那一段混乱的日子里,位于南诏西方的吐蕃也是遭遇了几百年来都未曾遇上的浩劫,却是苯教与密宗之间争执不休,演变为高人斗法和凡俗械斗,又是赤松德赞引入密宗进入吐蕃,伤害了依附于苯教的一部分贵族势力,为吐蕃的分裂和衰落埋下了祸根,却是在南诏灭国之时,吐蕃本土境内也是开始乱象频生,不少密宗大能者,不忍见流血漂橹之景,却是纷纷来到西南,站稳脚跟。

没有灵均老道和吕道长的神通,单靠熊道人和三位妖王,显然是不能与吐蕃密宗的一众大能者争夺西南道统,熊道人对此倒也是十分看得开,着实秉承不贪不杀,不争不抢的理念,安心在巍宝山洞天之中传道修行,彻底放弃了拉拢西南皇室,转而安心经营巍宝山洞天。

已经发生的事情,从来就不会被忘记。从南诏开国时期起,到得南诏王朝覆灭,道门众人在西南一方的所作所为,都是在百姓们口耳相传之中,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百姓们识得好歹,晓得是非,眼看着道门不再像先前那般活跃,反倒是暗合了他们躲避西南战乱的心思,叫他们心生向往。

熊道人固守不出之后,西南一带的道门信仰却是不曾衰弱分毫,反而是愈发深入民心,又是从官面上转入了民间百姓之中,一时间也是有不少人慕道上山,纷纷请求拜在熊道人的坐下。熊道人眼见这般场景,自是顺水推舟,秉承着灵宝天尊有教无类的思想,管他上山来的是避祸还是躲灾,是求一口饱饭还是真心想要修行,都是一应地将前来的百姓收入门墙,给他们提供吃喝,又是每日三次,为他们讲述玄妙道理。

熊道人讲道的本事,灵均老道和吕道长都是自愧不如的,却是一众百姓上山之后,日里听闻熊道人用各种方法,讲述大道玄妙,竟是个个都听得津津有味,人人都心中若有所得,原本那些道心并不是十分坚定,只不过是想上山来逃避山下战乱的百姓,在上山之后两三个月,竟是个个都有了虔诚信仰之念,懂得了忠孝节义和清静无为的道理,一个个开了道心,却是心悦诚服地拜入了熊道人的门下,成了他的弟子。

几十年过去,熊道人在巍宝山的道统逐渐发扬壮大,徒子徒孙也是越来越多,又是因着三清观小小一间,难以容纳日益庞大的道士队伍,熊道人又是率领着一众徒子徒孙,亲自操劳,手提肩扛,从山下运来砂石土方,围绕着三清观范围之内,又在山上修建了不少道观起来,到得今时今日,竟是已经成了气候规模,整个巍宝山的道观数量,比起三山五岳也是不遑多让了。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