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和大师兄联手斩杀了上主一尊化身,倒也诚如大师兄之前的判断,那上主虽是本身正体不曾受到牵连伤害,始终还是失去了重要的力量仪仗。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上主又是销声匿迹,不知道躲到哪里去做什么准备去了。
吕道长这边,在收走了一部分火宋的天子龙气之后,便动身赶往了残余的赵氏宗族所在之处,将天子龙气的气数附着在一名年仅二十余岁的年轻热身上,使他能够延续火宋国祚,维持这一段气数不致消亡。
金兵这一次南下入侵,俘虏火宋徽钦二帝的同时,也是掳走了赵氏宗族和一众朝中大臣,汴梁城被攻破的那一瞬间,整个火宋就已经算是灭国,全靠着吕道长收走了天子龙气,不叫天下万民的心意归了金人侵略者所有,才保住了火宋不曾彻底覆灭,却也是无法挽回一个时代的终结。
次年,金兵撤离汴梁城,立张邦昌为楚皇帝。这张邦昌原是火宋一朝的大臣,进士出身,本身受儒家礼教教导,深通圣人道德箴言,原是因着他在火宋与金国交战之中,一力主和,几番与金人往来,才叫金人对其格外高看一眼,立他做了个傀儡皇帝,所谓的“楚国”,其实不过是金国的藩属而已。
被宣召为皇帝之后,张邦昌一应地恪守礼数,不上正殿,不称为皇,只当自己是个监国的大臣,从不曾承认了“楚皇帝”的名头。在位数十天后,张邦昌得以南下应天府,见到了徽宗皇帝之子,钦宗皇帝之弟,火宋的九王赵构,阐明了自己的无奈,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又是一力要将江山大统,重新还给火宋赵氏一族。
这九王赵构,便是当日吕道长南下之时所见到的那位年轻人,却是得到天子龙气在身之后,赵构本身便是有了王朝的气数在身。在于张邦昌相见之后,赵构即在应天府登基为皇,重续火宋国祚,改年号为建炎,册封张邦昌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又擢为太傅。
赵构的登基坐殿,使得火宋国运再得延绵,却是相比起之前的情况,火宋实际所掌握的国土已经缩减不少,只掌握了原本火宋靠南的一部分江山国土,后人为做区分,将其一朝成为“南宋”,与金兵南下,攻破汴梁之后实质上灭亡的“北宋”形成对应。
而张邦昌重归南宋赵构麾下之后,虽是得了封赏,却始终是受了金人册封皇帝,身份着实尴尬,又是受到一众朝臣的排挤迫害,情况着实艰难,难以维系自身。不久之后,张邦昌便被人告发其玷污宫人,随后在宰相李纲的大力推动之下,几番遭贬,直至软禁,最终潭州城天宁寺的平楚楼上,仰天长叹,自缢身亡。
原本张邦昌受金人宣召为皇,乃是被金人以屠城作为要挟才不得以而登基,在位期间并不曾有逾越丝毫礼制的举动,始终还是将自己当作了火宋的臣子一般恪守己身。然而中原大地,从来礼教森严,这种被异族拥立的皇帝,身份从来都是十分尴尬的。赵构本身登基坐殿之后,对张邦昌也是着实疑心不减,又是心中多少有些隔阂,最终导致了张邦昌被排挤陷害,直至自杀。
张邦昌的死,似乎为南宋的历史,奠定了某种不太吉祥的根基。
当然,凡尘俗世之中的一切,道门一方的高人就不是十分关心了。吕道长在将天子龙气托付给赵构之后,就已经注定了赵构能够登基坐殿,延续火宋百年国祚法统,至于说百年期满之前,南宋皇帝们要做出什么样的举动,那就不是吕道长所能干涉和插手的,却是天数早已注定,百年之后,南宋始终还是要在浩劫之中灭亡。
自从知道了上一次,望舒与上主正面交锋而平安归来之后,道门的一众高人们便是在虚无梦境之中,与望舒交流此事不下数十次,时常有高人大能向望舒讨教当时的细节,甚至同一个人能够在一天之内反复来求教两次,望舒一时间不堪其扰,又是晓得诸位高人大能们的用心之处,只得强忍着耐心解答,着实也是过了一段苦日子。
事实上这些道门高人,谁也不是坊间传闲话的那等长舌妇人,之所以要一次次弄清楚此事之中的细节,就是为着将来有朝一日,自己对上上主的时候,能够多一分经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又是望舒原本可以施展精神投影,却是当心上主借着投影联系降临,故而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只得靠着一张嘴反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