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登基,民间欢腾一片,处处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舞龙社戏都不在话下。而此时此刻的皇城里,却是红白交加,气氛着实阴郁。
先皇驾崩,皇长子、二子和四子都是有希望坐上龙椅。三位皇子之中,皇长子为长为嫡,名正言顺,又是有着后宫皇后支持,有万俟诚和陈寿两位宰相撑腰,便有朝中大半臣子倒向了皇长子一方,枢密院甚至已经拟定了皇长子登基的诏书,准备昭告天下。
然而就在四天之前,皇长子莫名在寝宫中气绝身亡,其死状与大行皇帝一般无二,便是令得朝野震动,文武大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又是怀疑宫中闹鬼,才连续导致了两位真龙天子驾崩,又是查不出任何端倪。
皇长子猝死,万俟诚和陈寿,连带着东宫皇后便是气急发疯,砍下了十几个太医的头颅,也不能弄清楚皇长子和大行皇帝莫名身死的原因,便叫他们先前的一切算计都是落在了空处,把握中原天下的黄粱美梦一时破灭。
能做皇后的,能做宰相的,便个个都不是寻常人物,也不是常人所能揣摩。皇长子莫名身死,一众人都是来不及悲痛哀伤,便一时将目光盯向了牙牙学语的皇七子,一夜间就叫皇七子的生母暴毙身亡,只想着将这失了父母的无知小儿作为傀儡,扶上皇位,再以太后和宰相摄政监国,独揽天下大权。
然而就在皇长子暴毙的第二天一早,姜映明等一行人便是堪堪踏入了皇城;而与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京兆府十万大军戒严京城的消息。一时间,局势陡然逆转,便叫姜映明一方占了天时地利人和,恩威并施之下更有老宰相寇淮安的暗中支持,顷刻间便扭转了朝堂之中的风向,使得墙头草一样的大臣们纷纷转为支持皇二子,便只求自己能够平平安安,熬到新君登基时候,别不小心撞上了京兆大军的刀枪剑戟,白白葬送了大好头颅。
又过一日,因邦泥定夏大军压境,北边杨重贵大军防线告急,真到了国不可一日无君的时候,又有姜映明和龙虎真人不小心推倒了政事堂中的大柱,砸断了两位誓死支持七皇子的朝臣的大腿,才叫得文官武将知道了风头跟局势,一夜之间就将皇二子捧到了龙椅上坐好,随即便有数百份诏书快马加鞭,奔往各处,昭告天下新皇登基的消息。
登基加冕仪式完成,朝臣们穿着厚重的礼服朝服从朱雀门鱼贯而出。姜映明和龙虎真人挺胸抬头走在臣工打头,身边两丈地内挤满了涌上前恭贺的官员。便是方才在金殿之上,新登基的皇帝御口亲封姜映明为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封龙虎真人为“紫绶护国天师”,并封不曾到场的轩辕鸿为“东海镇海将军”,位同三品。与此同时,皇帝也下令释放了茅山老道和朱阳道人,依旧礼待。
今日之后,正道三家的掌门真正踏入了朝廷的权力核心,便是再遇上宰相仗势欺人,凭借他们三人的官阶,也可以一笑置之,漠然无视了。
新帝登基首日,便册封文武官员,这在本朝乃至于前朝,都是十分罕见的情况。文武官员们都晓得姜映明等人拥护新帝登基有功,却不理解皇帝为何这般厚待他们,竟连几日时间都等不及,非要在加冕仪式之后就直接宣诏加封三人,自是叫这些朝臣心中惴惴,对三人愈发显出巴结,甚至将黑着脸的陈寿和万俟诚两位宰相都冷落在一边不顾。
姜映明等人只谦和回话,态度着实亲近,比起三天前率兵戒严京城时不可同日而语,自也没有人敢提起他们无诏进京,擅自调动京兆大军的罪过——成王败寇,他们这会儿正是朝中炙手可热的红人,拥立新帝的功臣,谁发了失心疯敢提这事儿?
好容易应付了一众朝臣,姜映明与龙虎真人脱身到了皇城外一处小巷之中,敲响了某道烟熏火燎,看上去着实腌臜的小门,随着开门那天聋地哑的老汉在窄巷中转了半天,这才进了一处偏僻院落,推开门就见寇淮安端坐院中,看样子正等着两人到来。
一见寇淮安当面,姜映明当即拜倒,口尊“座师”,态度恭敬谦和;龙虎真人则是碍于天师身份,本身象征神权,不能向陛下的臣子下跪,却也着实躬身行礼,抱拳拱手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