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天人师这样的人物,做起事情来总是雷厉风行;也正是这雷厉风行的性子,才叫他从普罗大众中脱颖而出,有了今时今日的身份和地位。
开年正月初五,一众人马便从明行山浩浩****启程,朝着东边的镔铁之国开拔,凡几百人,仪仗甚至要比上一次为萧太后贺寿还要盛大,除了几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以及随从的下人之外,更有一大批人更在天人师的仪仗之后,沿途押运某些十分要紧的东西,看上去分量着实沉重,拖着整个队伍的脚程都慢了下来。
等到众人抵达盛京的时候,已经是正月将尽,天人师也不拖延,直接交代随从将辛苦运来的货物与禁军交接,自己便是领着座下弟子和灵渊赤珠进宫,却是他方外之人的身份,免去了许多繁文缛节,进皇宫直如会自己的寺庙一般,连个通禀问话的人都没有。
显然天人师时常行走于盛京皇宫,就是灵渊跟着他只觉得轻车熟路,老和尚甚至都不曾过问萧太后身在何处,直接就是领着众人穿过两道宫门,直入后宫之中,绕过几个园子,顺利来到了萧太后垂帘治国的乾明殿前,才见禁军首领耶律清不知从哪儿冒出来,见怪不怪地对天人师行了礼数,道:“大师还请稍后,太后正与朝臣相商。”
这事儿要是搁在中原朝廷,就是足够叫文官们群情鼎沸的,才是皇宫内院,礼法森严,除却皇帝本人之外,再有身份的朝臣也不可能踏足后宫一步;只为着维持宫中正常运转,每年都要有不知道多少可怜人被阉割了送进宫中,便是皇权至高无上,人命原本不算什么。
镔铁之国则是因为不受中原礼教约束,萧太后又是实质上执掌着整个国家,经常需要在后宫会见朝臣,便也就没有这么多的规矩。也因此,中原文人曾经不知一次对镔铁之国的蛮夷习俗表达过不满,也以其为反例时常向皇帝进言,只当镔铁之国尚未开化,言语间总要将镔铁之国贬得禽兽一般。
然而一甲子来,在萧太后的执掌之下,盛京的皇宫就真维持了礼教和规矩,并不曾有任何不妥的风声传出,宫中一切女眷尽皆洁身自好,连血肉带精神都奉献给了国家和太后,打根上就没有一丝一毫的逾矩心思,便也真井井有条,叫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如此,才有男人在后宫随意行走,天人师和虚皇这样的高人能够光明正大地出现,一路走来也不曾受了任何阻拦。灵渊对此自然是大开眼界,也着实佩服萧太后的统御功夫,这会儿站在天人师的身后,也不觉得有什么尴尬和不妥。
不过片刻,就看见一位老朽不堪,胡子雪白几乎垂到胸口的老臣屁股朝前,唯唯诺诺地倒退着从大殿中走出,瞧他的脸色似乎是受了莫大的惊吓,原本满布皱纹的脸上一丝血色也没有,看得天人师也是皱了皱眉头,转头朝耶律清问道:“老衲瞧这位大人的样子,太后的心情似乎并不太好;若是今日太后疲惫,老衲可以另寻时候拜见。”
耶律清似乎是晓得天人师来的原因,也能够理解他丢失经卷之后畏惧萧太后的心思,这会儿只淡淡一笑就是摇头,道:“无妨,大师既然来了,就总要拜见了太后才好。原是这两日国中不太安定,有失德女子假扮僧尼招摇撞骗,令太后心中不喜,故召见几位大人训话,与大师无关。”
天人师闻言微微点头,也是叹道:“便是当世末法,魔王波旬的徒子徒孙出世,假冒僧尼,诋毁佛法。老衲虽非释迦一脉,却也不忍见僧尼受苦,自会向太后进言,求太后明察,莫要错伤好人。”
耶律清闻言冷笑,似乎是嘲讽天人师不自量力,才是他如今自身难保,还要去管这等闲事,就有些不妥。然则天人师对此毫无表示,只迈步向前就领着众人朝乾明殿走去。还不曾走进殿中,就听得萧太后满含怒意的声音隐约传来,听她道:“将那些寡廉鲜耻的妇人,不守规矩的婆子,有一个算一个,尽数拿了,枭首示众,剥皮拆骨,以正风气才是!”
有听见有男人的声音低沉响起,似乎是在劝萧太后网开一面,只是那人的中气明显不如萧太后充盈,说话声低低切切叫人听不分明,才叫灵渊心中隐隐觉得害怕,原是没有见过萧太后大发雷霆的样子,明知道她就是无生老母,还是下意识将其当成慈祥的老太太,认识上就有些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