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王庭-第一章 萍水相逢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萍水相逢(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它位于都城雍阳城之北,两地相距不到百里,是若在一个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日子,走上郡城外的小山头便能大致望见那雍阳城的依稀轮廓了。

萍水郡城不大,也就十来条主要商街;萍水郡城不小,算上来来往往的流动人口,总人口也该有小十来万。

要说原因的话,也许是因为这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无论是去往雍阳还是自雍阳往北而行,都不出意外地会在这萍水郡落脚歇息。无论是想兴风作浪之人,亦或是寻求仕途之辈,甚至整个江湖的三教九流,都可于这小郡城中来瞥见一角。尤其是在每三年一次的会试时,没钱在雍阳城下榻的穷酸书生们,便都会挤到这座不大不小的郡城之中——倒是指不定这其中哪个寒门子弟,以后就成了国之栋梁了呢。

有白衣一袭,正缓缓地于城中的铺石道上步行而去。

雍华国国风奢靡,国中无论男女皆多打扮,好敷粉。因此,像他这样总是一袭白衣的素雅书生,其实不算多见——当然,囊中羞涩的白秀才其实也无啥银子用来打扮就是了。

当看到几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出现在街道的那端时,白衣便熟练地走到了街道的两旁,为那些鲜衣怒马的贵胄们让了路。

他信步走着,不时与那些街边小铺的老板们打着招呼。卖猪肉的刘佬头、做糕点的王师傅、弄些红粉胭脂的彭姑娘、售些清雅茶具的孔举人、卖些绣花武具的孙老弟、织些平常衣物的李裁缝……而他们一见到白衣,也会自然而然地唤上一声‘白秀才’,说些‘又从店里跑出来忙里偷闲啦?’、‘小心被掌柜扣工钱’什么的。彼此间亲昵无忌的模样,倒也难看出这白衣其实是个刚来萍水郡城没多少年的外乡人士。

萍水相逢,未必不是善缘一桩。

拐过街角,白衫止步于一扇挂着大红灯笼的门楼之前。

抬头望去,那红底金字的匾额上,赫然写着‘虹鲤馆’三个大字。

话说啊,这不大地萍水郡里有两块金字招牌——其中的头块,便是这座不算很是奢侈的三层酒楼了。其一楼设四人小桌八张、六人方桌六张、八人长桌两张;二楼设两人雅座十张、一人独座若干;三楼则是有普通厢房十间、二等厢房三间、上等厢房一间。

无一日不客入盈满。

想来想去,其原因该大致有三。

一是这虹鲤馆有一道红烧鲤鱼做得可谓是色香味俱全,且菜名顺耳,唤‘跃龙门’,那些住不了雍都酒楼的穷酸书生总会花些碎银来讨个好彩头,而不为功名所困之徒也总会点一份来解解馋。

二算是一的果。那些曾在这虹鲤馆品尝过跃龙门的穷酸书生千千万,其中难免有二三十人后来当了雍阳的大官。这其中不免有一些大官又做了这酒楼的回头客,便是久而久之,酒楼名声鹤起,弄得本郡太守御史也会常常出入其中。甚至有传言说,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相国,也曾经微服私访过这虹鲤馆。

至于其三,倒有些不好明说……它是说啊,这虹鲤馆的女掌柜,年轻时是名女侠仙子,曾在闯**江湖时,与那年少好游侠的先帝有过一段不知真假的风流往事。甚至据说两人在行侠仗义时,还一同被称为‘萍水侠侣’来着……但后来,那说书先生是如此说得,在先帝被点为世子之后,这虹鲤馆的女掌柜不愿做那笼中雀,与三千妃子一同共侍一夫;却也无法狠下心来,一走了之。所以,最后她拿了全部的盘缠,在这距离天下首都雍阳城不到百里之地开了这家‘虹鲤馆’。这般一说,那道色香味俱全地‘跃龙门’,又何尝不是给这掌柜做给自己的呢?

只可惜,那说书先生还说,直到先帝被谥号‘厚’字,他也再没有来过一次这萍水郡。

想到这,白衣不免于心中轻轻哀叹了一声。

哎,倘若我是那先帝,也没必要做这般绝情不是?我肯定会——

“白秀才!你又死哪儿去了?!”

一声清亮厉语倏然冲入了她的耳畔之中。

白秀才冷不防地打了个哆嗦,赶忙回过神来,看向了那不知何时站在了店门口的女子。

女子左手支在腰间,右手捏着把绣花薄扇,颇有几分端庄而大气的意味。

她身高不高,大概也就不到五尺,一米过半多些。她身形不胖,身上穿了件稍显宽松的齐胸襦裙,显得有几分缥缈——不过那胸口倒是山峦起伏,看得出是实打实的。

其容颜虽算不得倾国倾城,但也肯定算得上是端庄标致,尤其是在看出她并未敷粉打扮之后,便更是如此。

只可惜……

今年今日今时的她,其实已经四十有——

“白秀才!你聋啦?!”

白衣顿时浑身一抖。

可没等他回过神来,那女子便已箭步走下台阶——没有寻常女子的婀娜身段,只有侠士行事的大开大合。

然后,一把揪住了他的耳朵。

这可苦了比她足足高出了一个头的白秀才。

“哎!哎哎!掌柜的、掌柜的!游大掌柜!疼!疼!轻点!哎哎!”

“好啊,你还知道疼啊?这大中午的满是客人的时候,你小子不算账,又跑哪里去偷懒了?!”

“哎哎、不,哎、掌柜我也是身不由己啊,我——”

“还不赶紧给我去算账!”

不等话音落下,掌柜便一边揪着他的耳朵,一边快步朝那账台走去。

“哎!明白明白!我自己能走!掌柜快松手!哎、痛!”

但她显然是对他的求饶置若罔闻。就见她这般拎着他的耳朵,于众目睽睽之下,自酒楼的一楼厅堂之中穿梭而过。

那些赶京赴考的穷酸士子皆是目瞪口呆,但常来的本地郡人都已经见怪不怪了,无非是多笑上两句“白秀才,又偷懒啦?”,便继续喝酒吃肉去了。

而在将他一路踉踉跄跄带到至账台后,掌柜的才松开了手,瞪了他一眼,转身上了二楼,去伺候那些能坐得起雅座的贵客了。

可怜的白秀才也只好一边揉着自己那火辣辣的耳朵,一边抬起头,冲着那正站在账台之后的小不点,无奈一笑。

那小不点,是个水灵灵的小姑娘,约莫六七岁的模样。听掌柜的说,她是个被人遗弃在酒楼门口的襁褓婴儿,被店里的小二擅作主张,抱了回来。掌柜的没有办法,便只好将之养在酒楼中,取名‘小鲤’来着……直到店里的小二某天晚上喝高了偷偷告诉白秀才,这‘小鲤’其实是某天下着滂沱大雨的夜里,掌柜自己抱回家的——是不是被人遗弃的孤儿一说,他也不清楚。

小鲤一岁不到就叫了掌柜‘娘’,后来好不容易才在掌柜的苦口婆心下改正成了‘姨’——但自从后来他把店小二叫做‘叔’后,掌柜的便后悔了。小鲤两岁时还不会走路,但却在三岁生日那天突然一路小跑,登上了酒楼的最高楼,让众人是又惊又喜。也就自那以后,小鲤便开始给酒楼打打下手,做些端茶送水之类的简单活儿。那些客官贵人们在见到这么一个水灵的女孩儿后无一不笑脸相迎,甚至还远比他们在庙堂上做得那些笑脸真诚许多——不说虚的,就说实的,那老郡守自从见过这踉踉跄跄努力端盘子的小鲤后,每次吃饭结账时都会多给不少碎银子来着——也是自打那以后,掌柜的对老郡守的笑脸,倒也是真诚了很多。

四岁时,白秀才教小鲤读书学子、算盘算数,她也是一点即通——这不,白秀才刚才跑出去偷懒的时候,这小不点便自告奋勇屁颠屁颠跑来算账了。

想到这,他望着那个正眨着大眼睛、用眼神在邀功的小不点,微微一笑,轻轻抚摸了下她的脑袋,道:“做得好,去休息吧。”

小鲤嬉笑着点点头,脸上的两个酒窝若隐若现。

在目送这小不点一蹦一跳走上楼梯后,白秀才坐回了那张不算太舒服、但着实令他倍感亲切的硬木椅上,低头瞥了眼那厚重的账本。

是刹那间,目瞪口呆,呆若木鸡。

一顿六百五十文的饭钱,客人给了一两银子,这小不点找了客人四百五十文。

他心中一慌,连忙翻了翻那本账木。

他不在的时候,小鲤一共算了十五账,其中算错了八账,亏了五百四十七文钱。

白秀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一点即通,不代表融会贯通啊。

<!--PAGE 5-->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