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庸好生纳罕:看这情形,这小子最初学剑时,似是中规中矩,但后来剑法之上却有了和他师父不同的修养之境。
毫无疑问,他的师父明月神尼剑法乃是天下一等,这小子虽然懂得师门的剑法多,剑力的精纯却似乎不在他师父明月神尼之下,这是什么道理?真是奇哉怪也!
他毕竟是武学大行家,虽然不是猜得全中,也已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原来明月神尼去世前曾对李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他将来秉承自己一生所授开宗立派。
而开宗立派要在武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一门别出心栽、独立于别派之外的剑法来支撑门面。
而李钲在师父去世后的四年中将“以气驭剑”的剑术最高境界练得炉火纯青,心法的奥妙,却是李钲靠着从前师父的指点和自己的天赋异禀苦思冥想参悟出来的。
以邵自庸的混元剑法和他在剑法上的造诣,本来不难和李钲斗个旗鼓相当,但因为李钲练了“以气驭剑”的心法剑术,在剑法修为已早在邵自庸之上不止一筹,果然过了十招之后,又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在了邵自庸的面前。
李钲的师父明月神尼的剑法自成一家,明月神尼年轻时云游四海,广采博纳,集天下数十家剑法名门的精华剑招加上自己师门剑法独创须弥大悲神剑。
剑法的原理和其他各派都大不相同。明月神尼两个弟子中,大弟子纳兰离开师门早,李钲还在呀呀学语时,纳兰已做到了大理寺巡捕衙门的副总捕头。
所以得明月神尼剑法衣钵奥妙的,就只李钲一人而己。邵自庸年年都会来看望明月神尼,明月神尼也常常把自己的剑法心得拿出来和他一起讨论利弊。
须弥大悲神剑法他不可谓不熟,但为什么此刻李钲的剑法他竟似全然陌生一样呢?
大抵还是他低估了李钲的天赋、李钲在继承师门剑法的同时,已有了自己自创的招数的缘故。
当邵自庸发现自己的情势全然不妙,唰唰唰连环三剑,着力抢攻,剑势宛如惊涛骇浪,一个浪头接着一个浪头,向李钲反击过去。
剑力刚中寓柔,混元剑法中带着三四分须弥大悲神剑法,凌厉无极。但饶是他见多识广,一时竟看不透李钲的剑势是如何变化出来。
李钲那些看上去极“古怪”的招数,他急切间竟是难以破解,二十招一过,就给李钲杀得手忙脚乱了。
但见李钲的剑势忽快忽慢,光影如山,剑光如练,好像水中涟漪慢慢一圈一圈**漾开去,邵自庸风樯阵马一般的混元剑法如此凌厉的攻击,就在李钲这样舒缓的剑势下给一一化解了。
这一下连老江湖邵自庸也自料不及,原来这一套解数名为“天山惊涛”,乃是明月神尼赏观连绵不绝的天山山势悟解出来的。
以剑理而论,是最能化解对方的凌厉剑招的,全部剑招只有一招八式,无须运引内力,对方无论如何凌厉的攻势,也能被他好整以暇,轻易化解。
邵自庸凌厉的攻势受挫,自知自己剑法和明月神尼的独门剑法相去甚远,只好纯以混元剑法自保,横竖李钲他是打不过了,李钲也不会轻易伤他,他正好一面试探,一面细观,以求寻得李钲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