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缓缓点了一下头,道:“算,也不算。你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太过渺小,如果把你放进江湖,你的力量也许可以无限放大,所以你和你第一位夫人的事发之后,朕立刻批准了大理寺报上来的奏折,将你开革。你还记得你的最后一个案子吗?就是山东济南王谋反的案子?济南王其实并未谋反,但他手下的谋士,却正是‘孔雀会’的人。”
纳兰心中不解:“是‘铁背龙王’王孟瞻?王孟瞻这个人武功是高了,未必有掀起一场滔天巨浪的本事——皇上从哪里来的证据证明这个王孟瞻是‘孔雀会’的人?”
唐太宗淡淡一笑道:“不需格外找证据,这个谋士在济南王麾下四年,为济南王出谋划策,济南王必会将他当作心腹看待,天长日久,两人之间自然就会无话不谈。”
“济南王的雄心勃勃满朝文武无人不知,这个谋士必会将他看作奇货可居而秘密禀告‘孔雀会’总坛。这个‘心腹’只怕做梦也想不到,济南王才是朕派出去侦察‘孔雀会’的‘卧底’。”
“他见济南王视他为心腹,自会让他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劝说济南王拥兵自重,固有一方,甚至兵临城下,威胁京师,逼朕退位,‘孔雀会’才将济南视为东山再起的大本营。”
“这样,‘孔雀会’掌握了一个‘反王’和济南驻军三十三万,就具备了初步纵党夺权的能力。”
“而朕在他们自认为果实快要成熟之际,派你侦办济南王‘谋反’一案,并将王孟瞻一举格杀,实是杀了‘孔雀会’一个回马枪,令他们不得不再次寻找合适的‘合伙人’”
“果然如朕所料,他们下一个目标不是一个诸侯王,而是朕和朕的皇族子孙。因为他们觉得找诸侯王合作还不如直接找皇帝合作,这样一劳永逸,两个天底下势力最大的群体联合一处,还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住他们的行事?”
“这样一来,他们操纵王朝的目的达到,王朝因为他们的插手而稳固江山的目的也指日可待,可谓两全其美。”
纳兰越听越心惊,道:“只可惜了一位雄才伟略的济南王。”
太宗淡淡道:“朕除了在玄武门事变时杀过自己的兄弟,从未乱杀过一个好人,何况济南王还是朕的左膀右臂?他并未如外界所知被朕赐死,相反反而活得好好的。”
纳兰大吃一惊道:“臣刚才还在后悔因臣未名其中缘故而错杀好人!”
太宗道:“你没有错杀好人,相反,你顺着朕的思路把案子办完,其实是个有功之臣。”
纳兰道:“那济南王如今在何处?”
太宗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已见过他了。”
纳兰背心一阵发凉,蓦地转身。
门边站着的,乃是一位老太监。
“……济南王?!”
“正是本藩。”老太监一改尖锐的嗓音,露出了浑厚之极的男人音色。
纳兰站起身来,双膝跪倒叩头道:“臣纳兰万死。”
老太监淡淡一笑,将他扶起:“我们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纳兰言重了。”
太宗道:“委屈了你这么多年,朕心中实在过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