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和尚一声狞笑,高声道:“你找他做什么?哈,你不会就是那个名叫李钲的小子吧,我可正要找你!”
李钲心中一愣,道:“大师这话什么意思?”
那和尚道:“什么意思,先束手就擒我就告诉你什么意思!”长剑骤发,一股劲风倏地便横扫过来。
此人正是晋王新近才收的党羽,乃是天竺游僧,名叫竺海修,乃是天竺那烂陀寺的剑法高手,可惜他运道不好,投到晋王门下后,第一次出手便碰见了李钲。
他是在李钲师兄弟离开京师的第三天才到晋王府,听晋王说起“李钲”这三个字便切齿痛恨,便有心在晋王面前拔个头筹。
也正他晚来三天,是以之前并未见过李钲。但在晋王那里他看过李钲的图形画像,故此大致认得李钲。
但他自天竺而来,到了京师,被晋王十分看重,身上娇骄二气甚重, 根本不把李钲放在眼中,不料劈面几招,已觉极难化解。
吃了一惊,不敢大意,长剑呼呼风响,剑光笼罩全身,李钲剑法虽已极高,却也攻不进去。
两人转瞬之间,拼了三五十招,竺海修先是以守为攻,后是以攻对攻,双方功力悉敌,杀了个难分难解,竺海修抢攻了三五十招,仍然占不了半点便宜。
只觉敌人剑法神妙之极,无可捉摸; 本来他想想在晋王面前立个大功,谁曾想对方手段,远非自己所想,心中暗暗吃惊。
但见李钲剑光转处,疾如雷霆,每一剑刺来,都似有千钧之力,久战下去,只怕吃亏,连连长啸,想是招呼同伴,唰唰几剑,猛攻而上。
叮叮当当,猛可里但见李钲剑尖晃动不休,忽左忽右,似上似下,若前若后,剑势飘忽不定,当下急退一步,展开天竺剑法,剑光如团,护着身躯,兼顾巨细,不论对方如何变招,都能对付得了。
哪料李钲剑锋一颤,倏地点到他的“笑腰穴”上,竺海修猝不及防,被李钲的紫微剑剑尖点了一下,全身顿时又麻又痒,大声狂笑起来。
李钲仗剑闯进,倏地一条人影飞也似来到,那人也是晋王分拨来阴山的武林高手,名叫连城岳,充做竺海修的副手,一对蛇头判官笔左右倏展,一笔护身,一笔袭敌。
连城岳的武功虽然不及竺海修,但保定府连城世家点穴功夫颇有独到之处,李钲想在片刻之间将他击败,却是力所不能。
两人缠斗了十多招,猛听竺海修连声怒吼,飞跑进去,自己解穴。
李钲心中暗暗好笑又颇为吃惊。
原来笑腰穴乃人身麻穴之一,在软腰末端,如被点中,必然狂笑不休,全身绵软无力。
哪知竺海修吃了李钲一记点穴,狂笑之下居然还能纵步如飞,功力果然非同小可!
转眼之间,竺海修运气解了穴道,飞身赶来,怒吼如雷,和连城岳一道合力联攻李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