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的声音有些颤颤,他向巧儿伸出手似乎想要离她近哪怕一点点,然而他连手都在不停地发抖,这样过了一会儿,他好像回过了神,林书转过身去,一脚踏了进门中,把门合上
一道门,两处相离
药巧儿莫名其妙……
她上前踹了一记府门,里面没有应声,正当她抬起脚准备再来一次时,一个声音从她背后响起,“你……堵在我家门口干什么?”
闻人嗣是万般不解,"你到底在做什么?"
药巧儿颇为不屑地撇撇嘴,打量着闻人嗣,“你比闻人书那家伙好多了,起码是应该会笑的……”
这话引得闻人嗣一阵低呼,“你怎么直呼父亲名讳,这可是大不敬!”
“又不是我父亲……”,药巧儿再度踢了一脚大门
门里
听叶看着林书架好门上的横木,背靠着门瘫坐下来,想起多年前他们兄弟的那句话
“你……还是我的大哥吗?”
听叶又问他,“家主,听叶……还能叫你做‘大哥’吗?”
林书愣了一下,隔了多年,从二十岁后就再没笑过的他,终于又轻轻笑了,他靠着紧闭的大门,背对着药巧儿在那边的踢门声,一边笑一边流下泪来,“小言想,大哥又怎么会不同意呢?”
听叶明明该厌憎他的,事实上曾经不止一次想过要亲手结果他的性命,却总是在最后关头下不去手,想过他会端着这闻人家主的架子,呵斥自己逾越礼法,冒犯主上,想过他会一言不发地起身拍拍衣上的尘土,与自己擦肩而过,想过千种可能,而万万没想到他会笑着答应,自己骗自己说:就算他同意了,自己也不会叫!
隔着不过一丈,一丈十尺,一尺十寸,隔的却早已远远过了百寸光阴,这边站着的是把凌厉的飞刀,那边坐着的是柄虚弱的佩剑
从前的某一年,大雪纷飞,闻人龙把手放在跪到地上的闻人息小小的肩上,叹息着,“九幽历代,刀剑从来不和……”
更早时,那些人都还是稚童,闻人风坐在院里,闻人龙对着破风常常练刀的那面墙,画出了一个同样的圆,他跳起来,手里拿着最后一把飞刀,兴冲冲地大叫,“哥,你看阿龙厉不厉害?”
闻人风从埋头苦读里抬头,像以后的林书那样笑着对他的二弟说,“嗯,二弟当然厉害……”
初冬的风声很大,大到足以把一切都湮没殆尽……
“大……大哥……”
像是林中村还没被世人遗忘,像是他们幼时,故事才刚刚开始的那年夏天,书塾里,林言被心急的林仙催着来找他们,林巧儿和林封在拼力气,他踹开书塾的后门——那扇门真没用,他一脚就踹飞了,后来爹赔给向叔叔那扇也没用,火一烧就化灰了,记得他那时很大声地喊,“大哥,小语儿,我来了!”
除了那个林封外,其他三个人都很惊喜,林言觉得自己那会就像一个救世主,被恶鬼恐惧,被凡人崇拜,得意得不得了……
“诶……我在……”,林书的泪在地上结作一层薄薄的冰,“我们家天下第二的小言……”
这天发生了太多事情
听叶好像回到了几十年前——那时他还很小,不过十五岁
林书……不,是闻人书关着自己,在下林观那间后屋里——如今是在闻人府的书房
那时门开当晚,大哥试图自杀,棣叔用假寐换了他的蛇毒
银杏树静静地傍着墙根,一如既往
听叶抑制不住内心不详的预感,春兰在门口一个劲地拍门,他喊到,“兰姨,让开!”
春兰退开了,脸上写满了慌乱,的确,她也想到了什么
听叶两指夹起一叶飞刀——即使已经这么久了,他还能记得听儿当年教他的那些,心如止水,心如止水……
飞刀破开门上的木格,卡在上面——他没用全力,否则飞刀破门而入,伤到家主就……
“伤到就伤到吧!他本就是该死之人!”,他在心里对自己说
他伸手进去打开门鞘,推门入室,日光明媚照入随衣院的一片阴暗中,听叶站在门边,春兰在他身后——刀主没发话她也不敢轻举妄动
听叶看到林书背对着他们,坐在一张椅子上,躲在阴暗处,很安静……
“你曾让我不要娶妾,只对你一心一意地好,你还让我不要杀人伤人惹是生非,我都没做到,巧儿你要是还在的话,我……我又有何面目见你……”
听叶上前,见闻人书膝上放着一个已开的木盒,手中紧紧抓着一条红丝带,那丝带像被血染过似的,刺目的鲜红,闻人书抓着它的那只手,像被抽尽血液,燃尽骨肉一样,露出白花花的骷髅来,听叶想拉开那条丝带,刚刚碰到,食指顿时如浴火焚烧一般,痛得他立马缩回手来,食指上也破了个漆黑的口子,血流如注,但不到一会就不流了,听叶运气于经脉间,脉络也是完好无损,他摇摇头,等了半天
等什么呢……
挥手让月季把家主的尸身抬出,叮嘱他们不要触碰那根丝带
他累了……很累很累……
人这一生活的太累了……
闻人嗣呆呆地站在阶下,看着父亲的尸身被抬入棺中,瞥见那条红丝带时,转哀为怒,冲上前去,幸被春兰拦下,他哭咽着道,“叶叔叔,叶叔叔,娘亲死后都不能和爹爹葬在一起,这条丝带凭什么!凭什么!”
听叶让春兰盖好棺,拉着闻人嗣出去,“小嗣乖,乖……”
闻人嗣仍在哭闹,不停地问道,“为什么?为什么?”
听叶也不知可以说是为了什么
想了好久,他答道,“也许是为了……无巧不成书吧……”
人有五识六根七窍,独我四识五根五窍
我看着你种下一颗相思豆,你望着我写下一封青云书,等到阅遍千帆,再历万舟,恍然,原来已经这样远了……
后史编注:
1)闻人书,洛城人,九幽剑出世以来第二十二任主人,九幽为天下第一剑,这位剑主却因眼疾,不得习剑,本是暴殄天物,然而却恰恰因不用此剑,不沾其凶神之气,为历代第一位得无病终老,安享晚年之剑主(注:听叶瞒下了闻人书中毒而死的事实)
2)书习药,尤擅把脉之术,素有“求医问药,北往药山,南寻林书”之名,一生救人无数,九幽从未出鞘,死后四方曾受其恩的民众,南北约十余城,皆自发为其戴孝,白衣加身,有童谣言曰:南来北往半月余,花不见红柳不绿,客问夏尽何复冬,却道一卷失春秋(此处“卷”暗指闻人书的“书”,“失春秋”本意指书卷中的篇章遗失,“春秋”可泛指史书各朝代,此处也指春秋两季,暗指闻人书去世;“冬”至时白雪茫茫,暗指“戴孝”)
<!--PAGE 5-->
3)书之刀奴名听叶,为人谦逊稳重,遇事沉着不惊,尤善骑射,堪称一代良刀,于孝乾元年,即闻人书逝世后第四年辞世,实是主仆情深
4)书之结发人秋菊,于守灵时哀痛过度,竟连四日不愿进食,终死于棺前,然因其原为府上仆侍,地位低微,不得为妻之故,纵闻人书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死后却不得同穴,时人叹之,后载史谓“无得秋菊入画,他乡风光猗柅,亦失提笔之心,奈何白纸透干,芳菲随而散”,更有人依此事著书,为名作传后世,题名曰:《画菊》
5)书善诗词歌赋,怀人诗《思巧》传世余四十三篇,据考究,巧儿即为秋菊闺名
6)《毒经》中天下第二毒为焚骨,因毒性刚烈,触碰时疼痛难已,极易被发觉,触水即灭,且须得一刻钟才真正见效,屈居第二
7)惠城断魂第二年,即孝乾元年,其子闻人嗣年满二十,于第二十一次择剑会上继位,同年,药山第二十五辈大长老药巧儿自缢而死,留有一子,为二十六辈大长老元武之徒,从师姓,名孤雪
四,大盗偷天
五,施慧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