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一十四年七月二十五日。
荆州各军团联军从水道乘坐湘州军准备的战船,全面进入湘州,抵达五溪郡。
五溪城。
浩浩****地从武陵、大庸而来的大军在城下会师,旌旗蔽空,飘摇着数十杆战旗,其中最亮眼的,乃是红纹金底书写着“武陵”“大庸”二字。两军皆有20多旗在城前会师,操练军阵,军容肃穆,不管怎么说,气势如虹,倒像是一支精锐。城门大开,五溪郡知府司明启和主将萧策并肩骑行而来,大庸军主将谭克和武陵军主将赵康对视一眼,牵着辔头,御马走去。
“司大人,我部大庸军23旗来此会盟。”谭克抱拳道。
赵康也抱拳:“我部武陵军21旗俱已归位。”
司明启看着他们身后声势赫赫的数万大军,心满意足,满面红光道:“好,不错,不错,此番会师,定扬我湘西军威,有二位将军前来助阵,收复失地指日可待啊。”
他是发自肺腑的高兴,武陵和大庸属于边境郡城,算是湘西极北之地,战事爆发,五溪必定第一个沦陷。鹤城、宝庆都完全沦陷了,倘若五溪沦陷,等待他司明启的结局,要么被敌军俘获,要么为保持贵族体面自缢城头,这都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这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武陵、大庸的援军等来了。
“司大人,守土抗战,湘州男儿皆有责任,先前若非府君大人没有军令,我家知府大人不敢发兵,大人特命末将向您报以诚挚的歉意。”赵康笑道。
“诶,赵将军,你我皆食大凉君禄,自然知晓军令如山的道理,无需道歉。”司明启虽然面上不在意,但心里却冷笑,心想什么狗屁军令如山,无非是不想出兵罢了。湘西六郡各自为政,自古来往不算密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皆是抱着守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态度罢了,此番若非是州牧下令,恐怕谁也不愿意出兵。
赵康干笑。
“走,我早已命人备好宴席,二位将军,随我入城,痛饮三大杯。”司明启大笑。
几人正要动身,却是忽然,一军士策马从军阵中冲来,行至司明启身前,翻身下马,单膝跪下,恭恭敬敬道:“启禀大人,荆州军到。”
“嗯?这么快?”司明启眉头一挑,心里不甚欢喜,现在正是用兵之际,甭管以前有多少隔阂,只要愿意出兵援助他,那就是盟友,便笑道:“二位将军,既然荆州援军来了,不妨先等等?”
“当然,司大人乃是五溪郡守,一切都听司大人的。”赵康笑道。
谭克附和。
五溪主将萧策忽而开口:“大人,荆州军……可都是叛军啊,这股叛军十分骁勇,竟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全面控制了荆州。”
司明启也眯起眼,“的确,不容小觑。”
“恕末将多嘴,府君大人此番,恐有些引狼入室了,咱们湘西北三郡,现在总兵力也不过十余万,听说府君大人签署的盟约,可是要求荆州叛军出兵十五万……这……”赵康故作担忧。
司明启长叹一口气,“是啊,这倒是个严肃的问题,荆州叛军要是‘鸠占鹊巢’,恐我军很是被动。”
赵康压低声音,赔笑道:“大人,既然荆州军赴湘作战,这还不是咱们的主场?只需略施小计,排挤、针对、利用,对抗益州军的同时再消耗荆州军,咱们尽力保存实力,岂不美哉?”
司明启刚要附和,又一军士策马冲来,“报——启禀大人,荆州军到。”
果然。
下一刻,黄沙漫天,军阵外出现大量士兵,扛着一红底黑纹的大旗,上书“荆州军”三字,还有不少小旗,诸如“江城”“夷陵”“襄阳”“鄂州”“槐荫”等,总共二十二杆大旗。这次荆州军出兵22旗,皆是从荆州各郡抽出的精锐部队。
大军气势恢宏,让人无法忽视。
军阵竟自动让开一条路。
谭克、赵康皆面色铁青,咬着牙。
荆州军一来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这是狠狠地在打谭克和赵康的脸。
前方,忽见大军前一白衣青年,手持一杆红缨宝枪,**是一匹乌黑锃亮的宝驹,里飞沙。此人十分年轻,气质出尘,一看就是上位者。
白衣……
天下何人配白衣?
荆湘大地,谁不知道江城出了一名少年英雄,师承张之鹿,硬撼邓无始,三箭定夷陵……这一桩桩英勇事迹,可都是名满荆湘,享誉南北。甚至,更有传言此人乃是中州岐山四大武宗之首的林氏嫡系,是威震天下的兵马大元帅林破军的幼子。想不到荆州援军的主将,竟让荆州军的统帅亲征,这实在令人震撼。
司明启、萧策、谭克、赵康皆愣在当场。
似乎,面对这位年轻统帅,他们都黯然失色了许多。
终于,那白衣者徐徐策马而来,不曾下马,俊朗笑道:“荆州军主将,林孤生,见过司大人。”
司明启赶忙换上笑意,看了一眼林孤生身后的两万大军,如释重负,索性荆州军并没有出兵十五万,“早闻荆州军政府出了一位了不得的少年英杰,传承至枪圣,出身林氏,一手枪法出神入化,无数次亲征作战,皆是以少胜多的战绩,更是半年全线控制荆州,今日一见,传闻果真并未掺假,林大帅不愧是百年一遇的人中龙凤。”
“大人过誉,此番和杨世伯结盟,依照盟约,本应出兵十五万,但路途遥远,战火急弦,战船有限,便分批而来,还望大人海涵。”
司明启干笑:“当然,当然。将军一路颠簸,请,下官早已备好酒宴,为将军接风洗尘。”
“哈哈哈,好,大人请。”
“将军请。”
待二人并肩骑行进入了城门,赵康和谭克对视一眼,皆是神色难看,咬牙切齿。
城内,郡守府。
司明启端坐主位,林孤生和萧策坐客席首位第一左右,谭克和赵康坐客席次座左右,还有许多五溪、武陵、大庸的将领,连曹顺和周琼也有位次。早已有人送来了烤全羊,新鲜瓜果和酒水,殿内有十几名身段曼妙面容姣好的舞姬行舞。有酒有肉有女人,纸醉金迷,酒池肉林,林孤生不得不感慨司明启好会享受,大敌当前不思御敌,却还这般铺张浪费的款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却是一军士慌慌张张进来。
“慌什么,毛毛躁躁的,何事?”司明启皱眉。
那军士单膝跪下,恭敬道:“大人,据城外探子来报,五溪以南二十里龙水口,发现益州军先锋部队。”
“什么?”司明启脸色难看,冷冷道:“咱们联军刚会盟,益州军就迫不及待攻过来了?真是找死!”
赵康开口道:“大人,依我看,让探子再探,看看益州军来了多少兵马,再做打算不迟。”
司明启颔首,摆摆手:“再探。”
“遵命。”
萧策察言观色,向四座敬酒道:“大人,诸位将军,眼下敌军来势汹汹,咱们联军初步会盟,当然要选举出一名统领全军的盟主,倘若意见不统一,军令就无法贯彻,战争如何取胜?”
赵康邪魅笑道:“我附和。”
“我没有异议。”
“……”
许多来自三郡的将领纷纷附和。
萧策大笑,顺势道:“这里是五溪,论官职,当属我家郡守司大人为首;论学识,司大人乃是太安三十七年的进士,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如若有司大人指挥战事,定能收复失地。”
“附议。”
“我没异议。”
“……”
四下嘈杂。
曹顺和周琼脸色难看,冷哼了一声,但见林孤生并无异样,便也没搭腔。
“林将军,你是客,你觉得呢?”萧策看向林孤生,后者不动声色,平淡道:“客随主便。”
“好,爽快,既然都无异议,那我等就拥护司大人为联军盟主。”萧策起身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