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剑青龙传-第183章:洛阳龙脉在东方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3章:洛阳龙脉在东方(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武林义军战绩不佳,主要还是因为唐天朔是个自以为是的脓包,没有领导军队的能力。而“龙脉”这个故事,兴许可以麻痹到他,使他察觉不到自己的无能。

鬼王得到九天玄晶石,仔细端详起来:这晶石,颜色金黄,形状规则整齐,晶体无瑕透亮,仿佛凝固住的一汪清水,不含半分杂质。

作为晶石,它确实是够漂亮的,简直就是一种天然的艺术品。很难让人联想到,它竟是江湖上铸造神兵宝器的第一原材料。

“如此宝物,真是不似凡间之品啊。不知孙止错能拿它来做什么。”鬼王心说。

可惜鬼王不通铸剑炼铁之术,不然,或许他会拿出一部分晶石,为自己打一把上好的武器。

鬼王不知,他所取来的玄武泉水、纯阳至炎、雪木沉香、九天玄晶,最后都会到魔君的手上。魔君现在,只差最后一样:玄商音土。

至于魔君要这些东西是打算做什么,也只有魔君和孙止错知道。

武林义军之内,唐天朔正翻看着陈辅望的信件,看完之后,不无失望地将手中书信一扔。

陈辅望是大唐之臣,于大唐版图西南方的银龙口处拥兵五万,但是,从阎罗府围逼长安开始,到天妖宫占据东南一带,陈辅望都没有表示过偏向任何一方的意思。他没有带兵来为大唐解围,亦没有投靠阎罗府或天妖宫,更没有推波助澜,出兵攻打何处。甚至偏安一隅,未动一兵一卒。

这样的手段,不难看穿他的目的。他在观望,谁能赢,他才帮谁。

唐天朔一直在招纳陈辅望归顺武林义军,他与陈辅望一方,已经通过几十封书信,凭借义军军威威吓时有,许诺高官厚禄时亦有,但陈辅望一直是顾左右而言他。任凭他唐天朔威逼利诱,陈辅望不为所动。

“唐老弟,陈辅望说了什么?”一旁的范安适拾起唐天朔掷下的信件,不用看也知道,陈辅望定是还没有归顺的意思,否则唐天朔,也不至于这般心乱如麻。

“陈辅望又在给我们打哈哈!”唐天朔回答,“他有五万大军驻守在银龙口,若是不能解决陈辅望这个问题,南方的天妖宫,我们根本就不敢全力交锋啊!”

唐天朔说得没错,陈辅望这拨势力,只能是要么收了他,要么灭了他。否则必然是一大威胁,武林义军南下讨伐天妖宫时,他陈辅望要是因为什么,突然出兵,到了那个时候,武林义军便会腹背受敌。

范安适又道:“唐老弟啊,稍安勿躁。既然陈辅望这个奸贼一直在躲躲闪闪,我们又何必一定要先解决他呢?北方的阎罗府也是一大威胁,闹得可比南方的天妖宫还凶,我们就先集中力量对付他们吧!”

唐天朔本想说,他六次北伐,皆是失败,但话到嘴边,却又咽回去。他与范安适,同为一军将领,他不能提这些丢脸的事,容易让范安适看不起。

范安适的龙武军和神策军,倒是很少听说有吃败仗。这一点,令唐天朔着实羡慕。

唐天朔忍不住问:“范统领,你的龙武军和神策军常胜不败,是否有什么诀窍?能不能指点小弟一二?”

范安适笑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岂有不败的诀窍?是唐老弟的武林义军挡掉敌方的主力,龙武军和神策军才能这么轻松啊!说到底,一切还是仰仗唐老弟!”

唐天朔听过这话,心中便舒服许多。

最近武林义军与北方阎罗府相斗,武林义军暂获几场小胜。这七场小胜,五场都是来自常念君所统领的“青牛”、“朝凤”、“苍龙”三支小队。

“常队长,总将领请你过府一叙。”有兵员前来通知。

“知道了,我马上过去。”常念君立即动身前往主将营。

主将营之内,都是武林义军中的大将,他们正襟危坐,表情严肃。诸多将领之中,还有几个是常念君的顶头上司,虽然还不熟识,但常念君听闻过他们的大名。

常念君经人引领,穿过两旁的众大将,主将营的末端中央,正是等他过来的唐天朔。

“常队长,欢迎欢迎。”唐天朔从座位上起身相迎。

“请问总将领有何指示?”常念君身体半躬,行拱手礼。

唐天朔道:“如今天下大乱,这仗是非打不可。至于怎么打,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常念君忙道:“在座的各位将军,有哪个不比常念君见多识广?何必要我来班门弄斧呢?”

唐天朔说:“那不行!我就是要听一听你有什么见解。你听好,你今天只管畅所欲言。说得好,军中会给你奖赏;说不好,我也不会加以惩罚。”

常念君见推脱不掉,只好说:“好吧,总将领想听常念君从何处讲起?”

唐天朔一指墙上的大地图,说:“这地图上面,标记着大唐、阎罗府、天妖宫,以及还在观望的第四方势力。武林义军站在大唐这一方,正打算对敌对的各大势力逐个击破,你来说一下,要优先进攻哪里。”

如今群雄割据的地图上,有个别地方拥兵自重,分散各地,单论一处军力,断不及大唐、阎罗府、天妖宫强大,但又不能完全忽视其作用,这些地方,被武林义军统称为“第四方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陈辅望就是第四方势力中的代表。

常念君略一犹豫,试探着说:“我的意见是,现在该做的不是逐个击破,而是相互牵制。”

主将营内的几名大将面面相觑:逐个击破,是唐天朔所制定的战略,此前军中并无什么人异议。毕竟,武林义军也无其他选择。

常念君的回答,出乎唐天朔意料之外,唐天朔只好追问道:“既然你说该相互牵制,而不是逐个击破,那就讲讲这其中的道理。”

常念君继续说:“如今阎罗府、天妖宫皆是大唐大敌,第四方势力亦是怀有不臣之心。大唐若是对这三方采用逐个击破的方式,无疑是将这三方均并入了敌人之列。这样,大唐一次就要对抗三个敌人,这还只是最好的结果。”

坐在一旁的一位大将忍不住发问:“难道还有更差的结果?”

常念君继续说:“有的。大唐若是对这三方逼得太紧,那到了必要的时候,这三方一定会选择联手,大唐无疑是势单力孤。到了那时,大唐该考虑的不是如何进攻,而是怎么防守。这便是最差的结果。不论是最好的结果,还是最差的结果,还是在最好与最差中间,都不是最优的选择。”

若是武林义军有足够的兵力,哪怕他们三方联手也不足为惧,反而能将之一网打尽,那的确可以像唐天朔所决定的那样,只管逐个击破便是。但眼下这三方皆是强敌,对付三个中的任意一个都不容易,一旦他们联手,那只怕大唐危矣。

常念君又说:“一旦这三方势力利益一致,便会结盟。但当利益不一致时,他们也彼此都是敌人。故我们该考虑的不是逐个击破,而是相互牵制。我们应该制造这三方之间的矛盾,或用阎罗府打天妖宫,或用天妖宫打第四方势力……等他们打得三方俱伤,大唐再出兵不迟。”

众将军相互递起眼色,这常念君,果真是有大才,相互牵制这一战略,的确比逐个击破高明得多。

常念君又讲到一个关键问题:“还有第四方势力,虽然它是四大势力中最弱小的,但是能起到的作用,可是不小。可以说,他们是‘与友则友胜,与敌则敌胜’。我们要在相互牵制中尽量拉拢他们,而不是在逐个击破中,将他们越推越远。不然,逼不得已时,他们或许还会投敌,为我们增加攻敌的难度。”

唐天朔提问:“那等他们相互制衡,局势稳定之后。我们又该怎么做?”

常念君道:“到了那个时候,我的建议是,优先出兵讨回南方失地。”

营中一位大将说:“常队长,你可能还不了解情况,西南方有个陈辅望拥兵自重。若是我军南下,一旦天妖宫买通陈辅望,他完全有可能出兵偷袭我军,届时,陈辅望和天妖宫两面夹击,我军就危险了!”

常念君回答:“这位将军,其实陈辅望一事,我是了解的。他确实是一大威胁,可是南方,不得不尽快收复。”

<!--PAGE 5-->

“为什么?”唐天朔问。

常念君解释道:“行军打仗,颇费花销。而南方正是赋税丰厚之地,不把这里讨回来,我们就没有足够的军费供给长期的作战。”

“那要打南方的天妖宫,就不得不解决陈辅望的问题。”唐天朔说。

<!--PAGE 6-->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