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据点据说有二十多个,这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个。
此外还有五个大的兵团在分布在后方,每个兵团有百万人,做为后方力量,及时支援这些据点,那一个据点战斗吃紧,他们就支援那一个据点,同时如果有据点被团灭,他们要抽出人马补充防线。
根据情报,距离他们最近的一波入侵队伍大约在万里之外,预计三天后到达,据点内已经在紧张备战了。
即墨他们出动的话都是以五千人为单位一起行动的,他自己带的人都是经过长期历练的,不管是团战还是独斗,都有不同的阵法支持,如果和其它人混在一起的话反而会减弱战力。
因此即墨安排自己的两千人独自成阵,处于队伍的前方,其他三千人负责断后,其实就是负责消灭即墨他们遗漏的少量兵马,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初次战斗中积累经验,并且减少伤亡。
当然即墨他们同样是处于正规队伍的身后,崇阳将军还是照顾这些新人的,这里的每一个人通过历炼后都会成为和正规队伍一样的老兵,保护他们就是保护将来的老兵。
三天后,前方来了近五十万队伍,敌众我寡下,只能距城而守,利用防御阵法,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即墨他们负责帮助一个万人大队防御一段城墙。
其实城墙的阵法只是能起到一个消耗对方法力的作用,因为元婴期都可以长时间在空中停留,因此城墙的作用几乎没有,只是阵法的载体。
随着敌人的到来,双方在城头你来我往的法术不停向对方丢去,也同时防御对方的法术攻击,即墨他们仗着阵法的防御效果,只需攻击就行,而对方却是要分出一部分人拦截城内的法术攻击。
经过一天这样的消耗战,敌人有三成的人法力耗尽,退出战场去恢复法力去了,而即墨这方的防御大阵也缓缓破灭,双方人嘛终于杀在一起,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近战。
即墨带着队伍跟在前面的万人大队后边负责他们身后的安全,他们则奋力向敌人杀去。
高空中是出窍期修者的战场,化神期在这样的大战中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是和元婴期在一起的。
从战场态势上看,防守这方明显的士气高涨,攻击犀利,而对方却有兵力优势,可以将受伤乏力的战士换到后方。
双方不停有人死伤,即墨他们负责将伤者救治后送往后方,同时截杀溜到队伍身后的敌人。
整个战场的十几支队伍中,即墨他们是配合最好的,也是伤亡最少的,前面的队伍可以完全放心地将后方交给即墨他们这支支援的队伍,把精力放在前方的战场。
其它的队伍配合上要差一些,正规部队必须分出人手对后方进行保护,甚至还得分兵保护这些支援的人,因此战斗力大大减弱。
即墨所在的这支正规部队在伤亡近千人的情况下,战胜身前的对手,穿透了这个方向敌人的包围,然后从两侧杀向临近的敌人。
致使原本就优势不大的他们,陷入两面夹攻的局面。
队伍很快就乱不成军,开始溃败。
地方的指挥官看到这一幕后赶紧鸣金收兵,下令撤退。
守城的队伍追出五百余里,斩杀无数。
见对方逃远后,这才回去打扫战场。
这场战斗,让据点内的队伍士气大振,对方来了五十万人,只逃走十几万人,已经无力进攻了,而守城一方,只损失了两万人。
事后崇阳将军对即墨他们这边的队伍进行了表彰,正是这个方向的突破才让整个战场扭转局势。
而这个万人大队的队长也把即墨他们默契的配合列为胜仗的关键,至此,即墨他们开始进入战场高层的眼内,许多大队都希望能和即墨他们的队伍配合,不仅可以取得军功,而且还能减少伤亡。
即墨将战场上的经验总结后向全军做了经验分享,希望再以后的战斗中可以都用的上。
其实说到底,还是实力的问题,即墨他们这支支援的队伍比那些正规队伍的战斗力都强,自然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