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战的联盟势力进退两难,进吧,损失惨重也不见得能打的下来,退吧,身后原本属于自己的城池内的灵脉都已经被抽取到附近的十几座大城了,放弃这些城池后,他们就没有几座可以修炼的城池了,到时候比现在还要惨。
联盟一方,两百多合体期,五百万高阶修士,竟然被一座小城六十万人逼的快要山穷水尽了,这是战前所有人万万没有想到的结局。
就这么僵持着,时不时开一战,对于雷脉城的人来说是最好的结局,他们在城内有足够的修炼资源,并没有强烈的动机去收复原有的城池,现在一边修炼一边利用联盟来磨练,就是一种最快的修炼方法,而且就算是占领几座城池也守不住。
而联盟一方却是骑虎难下,明明自已一方有着绝对的优势,可是这个优势在对方的战略之下,硬是无法转化为战果,反而将这么大的一支队伍死拖在此处,日渐消耗。
这种战况维持了十年,十年间雷脉城由六十万高阶修士,变成两百八十万,不是城内的低阶修士晋升的快,而是联盟一方的很多家族实在是撑不住了,借着开战的时候直接倒戈投降了。
不仅是修为较低的化神期投降,就连出窍期,甚至合体期都要求投靠雷脉城。
对于这样的要求,即墨当然是来者不拒,此消彼长的道理还是懂得的。
最新投靠的势力全部按照原来附属势力的标准要求和支持,主要是合体期必须对天道发誓效忠无极宗,效忠即墨,有此条件,才会接受投靠的势力。
还没有投靠的多数是此次行动的发起者,别人可以投降,他们却不可以,私下里开始后悔当初利欲熏心,怎么会做出如此行径,最起码先将对方的实力弄清楚再做计划,可是现在悔之晚矣!
即墨也没有派人去劝降,联盟剩余的人就是无极宗的陪练,不停地陪着无极宗的弟子成长,而他们却是遭到无休止的压榨,被无极宗的弟子轮番**。
再往后,联盟开始有家族势力带人逃跑了,也有的家族都合体期愿意冒险一试去无极宗探探口风,看对方能不能收留自己的家族。
对于此,即墨采取既往不咎的原则,再次招降了近百万人,如此一来,联盟的人剩下的连一百万都没有了,合体期更是少的只剩下几十个。
雷脉城并没有反攻,联盟却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笑话,最后在极度耻辱的感觉中全部投降,以求以后可以安心修炼。
这场闹剧,前后十多年,最后以牺牲近百万高阶修者为代价结束,使得中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无极宗成为中土所有势力的领袖,掌控着中土的一切。
在即墨的帮助下,所有的城池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一切如旧,唯一不同的是由百家争雄变成一家独大的格局。
而这个中土的新掌控者,不过是个化神期的年轻家伙。
中土的统一,使得战乱减少,各个家族再次发展起来,整体实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经过十几年的战斗磨练,使得很多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年轻一代的翘楚。
而这些青年一代又将即墨视为自己的偶像,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统一中土对即墨来说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他原本没有这种想法,他只想踏着这些人的阻拦提升修为,包括自己的手下,可是无巧不巧,偏偏经过几次战斗后都成了自己人了,连个练手的对象都没有了,尤其是对特战队的训练坏处太多。
此处距离中土以外的地方又非常遥远,距离最近的东胜神州来往一趟也要数年时间,其实中土也算是东胜神州的地界,只是离得太远,反而觉得中土是隔离于东胜神州之外的地方。
于是,即墨将目光瞄准东岛附近的海域,那里倒是还有数不尽的练手对象。
距离海域最近的城池就是月光城,以及东岛的防御工事。
即墨决定在东岛于中土的海域之间开辟一条安全的水上通道,这就需要清理附近海域的海族。
由于两地相距百万余里,处于中间的虚空岛刚好可以当作中转之地。
即墨的想法就是从东岛于中土平行的两端各自修建一道巨大的水上长城,一直延伸到中土,这样中间方圆百万里的水域就成为人族的内海,在内海上设立几座海上基地,修建出类似航母的舰船,以后就可以横行大海了。
每条水上长城长百万里,宽百里,高百丈,是十足的两条水上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