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唐僧几人也已到了皇宫前,奏请面见车迟国国王,那国王听说有东土大唐来的和尚求见,便说道
“这和尚也是没处寻死,来我这里找死来了,那巡捕的官员,既在我车迟国见了和尚,怎么不将他拿下”
一旁的太师闻言道
“起奏陛下,这东土大唐乃是南赡部洲之中华大国,到此已不下万里之遥,想来这几人是有些手段的,望陛下将几人召来验过通关文牒便放行吧,也可与他们结个善缘”
却说这太师此言,也是有自己的心思在里面的,这车迟国中敬道灭佛,是以一有异域和尚出现必被那三位国师擒拿,而眼下这几个和尚能进入皇宫,他心中便有思量,应是那三位国师没有把我把握拿下几人,想借陛下之手行事,但他偏不随人愿。
国王闻言也觉得他说的在理,便让侍卫将唐僧等人宣入殿。
唐僧三人并排进入,面见了车迟国的国王,手中捧着通关文书递与了左右,让他们转交给国王
国王展开文书,正欲观看,又有黄门官来奏说是三位国师来了,那国王闻言忙收起文书,下了龙椅,让近侍在御前准备绣墩,自己则去迎接那三位国师去了,见那国师摇摇摆摆的往里走来,国王忙伸手去拉过正中的虎力大仙开口道
“国师,今日怎有暇来我这金銮殿啊”
三人坐上绣墩,而后对着国王道
“因有一事奏与陛下,所以来了”
“何事还需劳国师亲自过来”
那虎力大仙看了眼唐僧,而后开口说道
“正是为这几个和尚而来,他们在东门外放了五百余囚僧,我等正欲出手擒拿,他们却到了这皇宫”
国王闻言大怒,下旨诛杀唐僧等人
却见一旁的太师出言劝慰道
“陛下,想来这唐朝来的法师见了僧人受罚,心中不忍,是以才会放了他们,所谓不知者不罪,此事罪不至死”
国王听的此言,心中也有些犹豫。此时又有黄门官来奏
“陛下,门外有许多乡绅求见”
国王既命人将他们宣至殿前,便见数十名乡绅拜倒与地,对着国王磕头道
“万岁,今年一春无雨,我等害怕到了夏时干荒,特来奏请国师大人,求他为我们祈一场甘雨,普救黎明”
国王点头应允,而后又对着唐僧说道
“你道我为何敬道灭佛,只因当年我车迟国大旱,僧人未求来一滴雨,幸得国师天降,求来甘霖,拯救万民。”
悟空闻言笑道
“小和尚也略晓的祈雨手段,话说你你西牛贺州司雨的敖闰还是我身旁这位敖烈的亲爹哩”
敖烈见众人都看向了自己,只对着众人微笑点头
那国王闻言便道
“好,你等原来冒犯了国师,本该治你们之罪,不过朕今日姑且恕你,你们可敢于我国师赌胜求雨么?若求得一场甘雨,朕便恕你之罪,倒换官文,放你们西去。若无雨就将你们推赴刑场,以正典型”
悟空闻言点头应下,国王便命人打扫坛场,并让左右摆驾道
“寡人亲上五凤楼观看”
唐僧几人亦跟着圣架前往,到了五凤楼,那三个道士陪国王坐在楼上,太师等一众官员立于身后,唐僧几人亦站入他们队形中,少顷已官员上前来报
“坛场一应器物皆已备齐,请国师大人登坛”
便见那虎力大仙对着国王躬了躬身,便向那坛场而去,却见悟空上前一步,拦住了他,说道
“先生哪里去”
“自是登坛求雨”
“你这道士,也不晓得让让我这远来的僧人先上,也罢,也罢,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先生先去,不过必须在陛下面前先说清楚”
虎力大仙面露不解,问道
“说什么”
“我与你都上坛求雨,倒时雨来了,谁知道是你求来的还是我求来的。我们先讲好怎么区分,免得到时候平添口舌”
大仙道“我这一上坛,只看我的令牌为号:一声令牌响风来,二声响云起,三声响雷闪齐鸣,四声响雨至,五声响云散雨收”
悟空闻言笑道
“妙极,妙极,那你先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