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凌峰问道:“不知是去哪里?”
赵兰若笑道:“成都!”
雁凌峰心头一颤,连忙问道:“你去成都做什么?”
“明知故问!自然是送你了!”赵郡主喜笑颜开,全不理会身旁众人,话音未落便扑到雁凌峰面前,伸手一点他额头,笑道:“爹从未这么好过,不仅没有责怪我,还答应让我送你到成都!”
雁凌峰见她如此亲昵,诚然哭笑不得,心中虽是感动,却禁不住劝道:“赵姑娘,你这又是何必!蜀川路途艰险,何况......还有灵波教......”
赵郡主笑道:“灵波教又怎样!我堂堂重阳王府郡主,还怕他不成!再说了,上官家还要娶我做媳妇,我先去一趟四川,正好看一看他家世如何,正是两全其美!”
雁凌峰见她说话间眉飞色舞,仿佛天真无忧,可一阵酸楚感觉却袭上心尖,正要劝她婚姻之事要慎重三思,可转念一想,人家既有婚约在先,自己又如何越俎代庖,胡乱建议,只好作罢。
众人自重阳王府启程,直奔成都而去。这一行人前后共分三路,第一路是三名探报,先行五十里,做探报之用,沿路留下标识,将路途、打尖住宿之所全部挑选妥当。
梅雨寒、刘百熊、楚关雄、赵郡主与雁凌峰五人紧随其后,而第三路人马则后行二十里,由重阳王府北方玄武七侍卫担当。
雁凌峰从赵郡主口中得知这等排场,竟觉得受宠若惊,料想重阳王之所以有如此缜密细致的安排,不单是为了押送自己,想必多半是出于保护郡主安危。
出了京兆府进入利州路,一路上并无风波,只有赵郡主屡次施展伎俩,想将梅雨寒、刘百熊二人灌醉,私自放走雁凌峰,可梅雨寒老谋深算,处处小心谨慎,赵郡主屡试之下无功而返,只好偃旗息鼓,打消了念头。
雁凌峰得赵郡主悉心照料,感激之余,心中越发觉得歉疚,常见她金枝玉叶之身,夜里竟为自己换洗衣物,一双葱白玉手不出几日便磨起了茧子,却是乐此不疲,用心之极。雁凌峰每次劝她不通,便只好领下这份盛情,待日后再报。
雁凌峰得赵郡主与楚关雄左右照顾,纵使身无绵力,蜀道难行,这一路上也并未遭受多少苦难。
他与楚关雄朝夕相处,总觉得面对他坦诚质朴的憨厚性情,自己明知他身世之谜却并未坦然相告,心中难免觉得愧疚,可又想司空玄所言无不道理,若因自己一时冲动,毁了楚兄弟如今的安宁日子,岂不是好心办了坏事,到时便追悔莫及了。
雁凌峰斟酌至此,便对此事三缄其口,讳莫如深,这一路翻山越岭,渡江走险,眼看便要出了利州路,进入梓州路,离着成都已不足五百里路程。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山歌嘹亮,回响在蜀山绝壁之中,幽然悲怆。诗人李白这首《蜀道难》是为送别友人由长安入蜀所作,时回轮转,想必当初所走路途与雁凌峰一行人相差无多。若问蜀道之难,妇孺儿郎皆可歌咏此诗,其路途如何艰辛,在此便不多作赘述。
众人出京兆府后,南下秦岭,经洋州、兴元府入蜀,过了大安军、利州后,直抵剑阁。山高水远,一路徐行,崇山峻岭间,众人不止一次听到连天险峰下有人歌咏此诗,和着山川回响,其声可裂金石,虽不见歌咏之人,可身临蜀境,但见山川河谷环绕左右,飞湍瀑流激**千里,气势跌宕起伏,与诗中意境神形俱合,险也如此,常令人望而却步,可风景如画,又称得上“天下山水尽在蜀川”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