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日,杨茗那边先有了消息,原来,那布料是上等之物,只有京城一些达官贵人才会穿,此物乃是进贡之品!每年上贡有限,所以能穿上此衣服的人极少。
杨茗不由点了点头,如此说来,此事还真的和朝廷有关系。
那弟子将此布料的详细信息都写在一张纸上,双手递给了杨茗。
“好的,你们做事越来越让人放心了,我青城有你们这些能干的弟子,实是大幸,等事情了结了,回到青城,我自会向大师兄禀明,给你们记上一功!”。
“六师兄过奖了,此事是我青城大事,你的仇,也就是我们青城的仇,此仇不报,我青城弟子在江湖中行走,也会抬不起头来,只要查出此人,相信,掌门就算倾尽我青城全力,也不会放过此人!”。
这弟子如此一说,倒是让杨茗心里感到安慰,原来,青城上下都如此爱护自己。
“你先下去吧,兄弟之情,我就不再多讲了!”,他上前抱了一下那个弟子。
杨茗看着那弟子递过来的那张纸,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让他慢慢的思索,希望从这些字中,看出那个人的真面目。
他静静的坐了下来,拿着那张纸,几乎能将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背下来了,闭上眼睛,思索着,脑中不断出现各种的设想。
等吴心那边的结果出来了,自己定会综合一下,每一种可能性,自己都要去尝试着去调查,不会放过任何一种可能性。
这一日,杨茗一直紧锁着眉头,思忖着。
吴心也同样,坐着想一会,又会站起来动一下,一会抱着头思考,一会又会四下走着,嘴里还不时的念念有词,有些完全将自己融入到了这场思考中。
夜深了,这二人还在想着各自的事情,那窗外的月光射下来,映在二人脸色,那冷峻的脸更显得严酷。
风也大了,他们依然没有丝毫的困意,不时,会拿出一只笔,写着什么,而吴心则不时会从随身的包袱中拿出几本书,拼命的翻着,想从那书中找到些什么。
一个新消息传来,让人的心更是振奋,杨茗觉得自己离这件事的真相越来越近了,原来,藤园那日还有一位幸存者,此人因为家有事,向赵周吴请假回乡,这一去,就是几个月,这日,他回来后,让那几位青城弟子发现,将他带了过来。
这人或许能够提供些可靠的线索,或者能帮助自己打开一些思路。
杨茗让人将他带了过来,恐此人有诈,便想试探了几句,“你真是藤园之人,今日才回来的吗?”。
那人点了点头,“我是赵员外远房亲戚,幸得他收留,才活了下来,前段时间,我祖坟要迁移,所以便回去了,只因路途遥远,且到了那里以后,正遇到水灾,便耽误了下来,才将此事处理完,便立即回来了,没想到这里却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杨茗点点头,“你知道我是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