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龙恳切说道:“大师,我不是迫你,我们只是欲明真相,不想古月禅师枉死而已。……”话未说完,释湛已是眼皮阖下,寂然不动,东海龙一探他的鼻息,已断气了。
东海龙双手一摊,喟然叹道:“费了如许心力,还是得不出结果。”蓬莱魔女道:“也不是全无结果,古月禅师被害的内幕,已是逐层揭开了。”东海龙道:“可惜那真凶还是隐在幕后!”
他们将竺迪罗与释湛所透露的零星片段拼凑起来,大致可以描画出一个事实的轮廓,那不知名的凶手利用释湛与老禅师的交情,派他到古月庵卧底,事先却不让他知道要他作甚,临时才叫竺迪罗代传命令,送来毒粉,叫他下毒,杀害庵中僧众,嫁祸于武林天骄。想是刚在下毒之后,华谷涵追踪那个黑影,已是来到了古月庵,释湛不敢便走,只好诈死,随即又是东海龙与蓬莱魔女等人相继进庵,可惜对他的诈死都未觉察。
释湛不敢违背主人命令,又不愿杀害老友。他自以为想出了个“两全其美”之法,待到众人走了,他便立即去找竺迪罗,以助他活擒蓬莱魔女作交换条件,向他讨取解药,哪知早在他诈死的时候,他的主人已以闭穴断脉的绝顶功夫,取了古月禅师的性命!
蓬莱魔女说道:“从这些事实看来,给华谷涵从太师府中追出来的那条黑影,与庵中窜出的那条黑影,都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这位释湛大师的主人了。”东海龙道:“不错,这个人可能是精于改容易貌之术,扮成武林天骄的模样,非常相像,以致连华大侠这等精明的人,也上了他的当。但这个人既非武林天骄,咱们却是添了一个真正的劲敌了!”
蓬莱魔女虽然也感到有了这么厉害的一个对手,实是堪忧,但武林天骄的疑凶之嫌,可以洗脱,她心上的一块大石头却是可以放下来了。
耿照叹道:“我道那番僧有那么风雅,会得午夜**舟?原来他是给释湛作接应的。可惜柳女侠在湖滨交手之时,未知他的来意,手下留情。”
蓬莱魔女道:“这番僧万里远来,潜入江南,想来还不会就走,咱们以后再搜查他的踪迹吧。释湛已死,要知道谁是他的主人,只有着落在这番僧身上了。唉,可惜这些事实,不能让华谷涵知道。”言今及此,不觉黯然。
这时已是天光大白。东海龙道:“咱们可应该走了。”
蓬莱魔女点点头,正要动身,东海龙忽又说道:“柳女侠,你等一等,你还不能这样就走!”
蓬莱魔女怔了一怔,愕然问道:“什么事?”东海龙笑道:“你这身装束,如何去得?”要知临安乃是南宋的京都,不比冀北平原可以由江湖人物驰骋。蓬莱魔女一个美貌女子,背插拂尘,腰悬长剑,一到市区,定然惹人注目,只怕大人小孩都要围上来看她,如何还能访友?蓬莱魔女苦笑道:“这倒是我的疏忽了。只是如今仓猝之间,哪里去找男子的衣裳更换?”东海龙想了一想,说道:“有了,华大侠的房间里想必还有他的衣服留下,你就暂且借用一套吧。他是住在方丈室后进东首的第一间房间。”蓬莱魔女粉脸微红,笑道:“也只好如此了。”
<!--PAGE 9-->
东海龙道:“这位释湛大师自杀殉友,虽然一时糊涂,也还算得是个义气深重的汉子,我给他收殓,等你们换装。”
蓬莱魔女进了华谷涵的房间,只见桌子上铺着一张纸,纸上墨沈犹新,写有几行诗句,“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江鱼朔雁长相忆,秦树嵩云自不知。”这是李义山一首赠别友人的诗,本是一首七律,但华谷涵只写了前面四句,就匆匆离开了。
蓬莱魔女看了这四句诗,不觉心头怅触,想道:“这本是李义山写给他的一个‘同年’的,(科举时代,同榜考中的士子互称同年。)他与那位同年,彼此欣慕对方的才名,结成知己,分手之时,依依不舍,故作此诗,华谷涵别的诗句不写,只写李义山这半首诗,看来真是含有深意。他与武林天骄齐名,‘芳桂当年各一枝’,莫非就是隐含此意?但‘江鱼朔雁长相忆,秦树崇云自不知。’不但只是伤别,还有一片迷茫怅惘的心情,这又似乎是对我而言了。”
蓬莱魔女想到华谷涵与檀羽冲本可以成为好友,事实上他们从前也是彼此互相钦佩的,想不到如今竟忽而成了敌人,而自己插足其间,只怕也是造成他们变成仇敌原因之一。蓬莱魔女思念及此,也不觉怅怅惘惘,悲从中来,难以断绝。
朝阳已开始透进窗户了,蓬莱魔女瞿然一惊,心道:“水流花落,各自随缘,只有任它将来如何变化吧。此地不宜久留,我是应该快些换装走了。”她选了一件长衫,披在身上,虽然嫌长了一些,衫角沾地,也还勉强可以相就。再找一方巾,盖在头上,遮过了头发,结成当时儒生所常戴的头巾,装束好了,把拂尘藏在宽袍大袖之中,揽镜自照,已变成了一个俊俏的书生。蓬莱魔女走出大雄宝殿,东海龙亦已把释湛的尸体装好棺材了。东海龙笑道:“好,别人只会把你当作谁家的贵介儿郎,绝不会想到你是个纵横冀北的女侠了。咱们走吧!”
三人离开古月庵,来到湖边,湖上已有游人。蓬莱魔女眼尖,一眼望去,一只画舫中有一个胖胖的歌女,正是昨晚给竺迪罗唱曲的那个女子。蓬莱魔女道:“照弟快走,别要给她认出了咱们。”耿照笑道:“昨晚星月朦胧,她在湖中,谅也看不清楚,何况你又换了装?”话虽如此,小心为上,一行三众,还是加快脚步。但在湖滨,白日青天,虽然加快脚步,却也不便施展轻功。
那只画舫中有三个官员模样的人,其中一个道:“我点一首前科状元公于湖先生的西江月。”南宋词风极盛,客人点唱,都是选些时人所作的新词。那歌女轻启珠唇,娇声呖呖地唱道:“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PAGE 10-->
耿照道:“看来似是三个外地来的不甚得意的小官。点这阕词发发牢骚,故示高雅。”
蓬莱魔女叹道:“金虏南侵在即,他们竟还有如此闲逸的心情,想要随遇而安,以‘世路而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自鸣得意!张于湖有许多佳词,《六州歌头》中的‘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忧民忧国,足以振奋人心,他们却不点唱。”耿照笑道:“这些‘雅’得俗不可耐的官员,但知醉生梦死,管他作甚?”众人加快脚步,那只小船也划到湖心,去得远了。但蓬莱魔女把眼望去,那三个官员立在船头,似乎还在朝着岸上看来。蓬莱魔女却也不放在心上。
走过了白堤,东海龙道:“我要回去向丐帮的李帮主报告消息,不能陪你们去见辛将军了。”原来东海龙就住在临安南丐帮的总舵之内,昨晚华谷涵夜探太师府,东海龙来古月庵探听结果,这件事情是告诉了李帮主的。故而东海龙要赶着回去,怕他等得心焦。蓬莱魔女道:“既然如此,你把辛将军的地址给我。咱们再约个地方见面。”东海龙沉吟半晌,说道:“李帮主古道热肠,本是个值得结识的汉子。但你以北五省绿林盟主的身份,潜入江南,却不方便到丐帮总舵,与一大群化子见面。这样吧,明日一早,你到六和塔脚下等我,我带李帮主来与你会见。六和塔在钱塘江边,月轮山上,远远就能望见,最易记认。”
说定之后,蓬莱魔女向东海龙要了辛将军的地址,便即分手。她改了男子装束,与耿照一同进城,果然没有惹出什么麻烦。辛弃疾在一条比较偏僻的横街,租了一间破落户的屋子。他们按址寻找,不多一会,也就找到了。正是:
公义私情两愁绝,武林奇女入京都。
欲知他们会见辛弃疾之后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三册完)
梁羽生先生简介
梁羽生(1924-2009) ,本名陈文统,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香港开创新派武侠小说,大受欢迎,风行全球华人社会超过半世纪。
梁羽生出生于书香门第,毕业于岭南大学经济系;曾任职于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先生博闻多见,对历史颇有研究,文学根底深厚,尤其在中国古典诗词、对联方面造诣很深。由1954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开始连载发表,至1983年间,共创作了三十五部经典武侠小说。其中,《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七剑下天山》等是他代表作,更多次搬上影视荧幕。
先生晚年旅居澳洲,他给自己写的挽联“笑看云霄飘一羽,曾经沧海慨平生”正代表一代武侠小说宗师著述浩瀚,萍踪侠影,永留万千读者心间。
<!--PAGE 11-->
1. 龙虎斗京华
2. 草莽龙蛇传
3. 塞外奇侠传
4. 七剑下天山
5. 江湖三女侠
6. 白发魔女传
7. 萍踪侠影录
8. 冰川天女传
9. 还剑奇情录
10.散花女侠
11.女帝奇英传
12.联剑风云录
13.云海玉弓缘
14.冰魄寒光剑
15.大唐游侠传
16.冰河洗剑录
17.龙凤宝钗缘
18.狂侠天骄魔女
19.风雷震九州
20.慧剑心魔
21.飞凤潜龙
22.侠骨丹心
23.瀚海雄风
24.鸣镝风云录
25.游剑江湖
26.风云雷电
27.牧野流星
28.广陵剑
29.绝塞传烽录
30.剑网尘丝
31.弹指惊雷
32.武林天骄
33.幻剑灵旗
34.武当一剑
故事简介
小说以宋金两国在采石矶的战斗为历史背景,描述了生活在金人统治地区的侠女“蓬莱魔女”柳清瑶,与武林旷世奇才狂侠“笑傲乾坤”华涵谷、以及金国贵族的“武林天骄”檀羽冲之间的三角感情和爱国故事。表达了宋金两国人民追求和平、反对暴政的美好愿望。
主角:华谷涵、檀羽冲、柳清瑶
前集:《飞凤潜龙》《武林天骄》
续篇:《鸣镝风云录》
目 录
<!--PAG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