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火尖枪吞吐着烈火,将乾坤圈映得通红。圈上淋漓鲜血,登时干涸,化作袅袅血烟,弥散在西岐黄昏之中。
哪吒站在城墙之上,问杨戬:“截教门人众多,其中有很多都成仙已久,他们自然应当知道天命难违,可为何还有这么多截教门人不知轻重,一波波前来西岐送死?”
杨戬眼神复杂地看着哪吒,沉吟一番,才道:“原因有二。其一,便是因你而起……”
哪吒皱眉:“因我而起?”
“不错。”杨戬笑道,“你前世为太乙真人座下灵珠子,闯下无数大祸,最后一件便是在封神榜将出之时,失手杀死了一名截教门人,还和她师父石矶大战了一场。两教虽然屡有暗斗,但下手如此不知轻重之事,也是极为少有,因此天尊降旨,罚你转世投胎……”
“我既已一命相抵了,你为何还要把这烂账算在我头上?”哪吒愤愤道。
“且听我说。”杨戬失笑,“你难道忘了几年前又杀了石矶及其弟子之事了?”
哪吒闻言一怔,杨戬又道:“你的所为乃是两教恩怨爆发之始,而封神榜初出之时,天尊破天荒收了两位弟子入玉虚宫,你可知是谁吗?”
“其一不是姜师叔吗?至于另一位,听说叫什么申公豹,是吗?”
“不错。”杨戬点头道,“姜师叔智计无双,于修仙一途却可称愚鲁,而那申公豹天资卓绝,一向自视甚高。天尊将封神大事交与姜师叔,申公豹自然心中不平。后来他二人之间生了一场摩擦,申公豹认为天尊偏帮姜师叔,便叛教而出,专行逆天而为之事。这些随商军前来伐我西岐的,不知有多少便是被申公豹巧舌如簧给说动的。长此以往,恐怕师叔命中三十六路兵伐西岐,定要应验啦!”
“莫说是三十六路,便是来了三百六十路,我也定叫他们有来无回!”哪吒冷笑一声,“你守北城,我去东城巡视一番。”
那个时候的哪吒,还只是因为白莲而对这时局产生了一丝怀疑,尚且不知,三十六路征讨西岐的兵马,究竟是如何成行的。正如千年后的猴子,不知八十一难是由谁来安排。他心中想的只是握紧手中尖枪,将阻在身前的人,一并杀死。直到,杀死那个用谎言误导他顶替杀劫,并且夺走了他心跳的道人。
风火轮嗡嗡作响,仿佛飞火流星,划破西岐喧嚣的黄昏。
这个一身杀气的哪吒,还是十绝阵前与他立誓要一起活到封神结局的少年吗?杨戬有些疑惑,随即便又释然,联想起他前半生与前世所为,或许此时此刻消失在他眼前的,才是真正的哪吒,真正的灵珠子吧。
杨戬赤手空拳,但他肩上担负着的是整座西岐城的安危。在他身后,西岐城无论高低贵贱、强弱老幼,尽在吕岳瘟毒之下,倒地呻吟不止。
夕阳在远去的哪吒身后,投出最后一抹血红的残光。
今夜,只有身负玄功的杨戬与莲花化身的哪吒,联手守护这座历经战火洗礼的城池。而这不过是过去无数次法力肆虐的大战微不足道的一个缩影而已。
2
自己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厌倦这一切的呢?或许是白莲第一次在他心中低语,抑或最后一次时,哪吒有些记不清了。
当他踏上风火轮,身披混天绫,手握火尖枪、乾坤圈,冲在疲倦的西岐军士最前面时,所想的就只剩下冲进从天边席卷至城下的商军阵中,杀死所有挡在他前行路上,命中注定的神鬼。截教门人光怪陆离的容貌、扮相,他早已见怪不怪,层出不穷的奇异法术,他也照单收了不少,他脑海中想的只有杀戮,手上在做的也只有杀戮。郑伦、吕岳、羽翼仙、殷洪、殷郊全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李奇、庞弘、张山、李锦全被他亲手送上封神榜留名。
他在血与火的厮杀之中,肆意释放着自己与生俱来的强大力量。
但杨戬不同。杨戬与哪吒的不同,在于他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人,不同寻常之事。
及至纣王三十五年,三十六路兵马俱被击退,姜子牙欲于三月十五日在金台拜将,正式从西岐出兵,讨伐无道商纣。十四日晚,杨戬来哪吒院中时,哪吒正在月光下,仔细擦拭着火尖枪上每道激战所留的细纹。他擦得很认真,就像是抚摸过情人娇美的胴体一般,全神贯注,细致轻柔。
杨戬面色凝重,轻声问道:“你可听说过西方教?”
哪吒头也不抬道:“前些日子,你变作孕妇,缚住那爱食人肉的一气仙马元,文殊师伯本要杀他,不是有个西方教的二教主准提圣人出现,说封神榜上无他名讳,师伯称赞了他一句‘莲花现象,舍利元光’,便让准提轻易收走了马元吗?这不都是你亲眼所见告知于我,怎么今日却又问我?”
“你再想想,还有谁干过同样的事情?”杨戬似有所指。
哪吒忽然握紧火尖枪,抬起头来:“你是说……燃灯?”
“是啊,燃灯老师收了那羽翼仙,又收了马善,封神榜上名数已定,他们收走几个截教的,咱们就得出力多杀几个,有名无名他们怎知?”
“哼!”哪吒冷哼一声,“走几个,再杀回来便是了,你又何必如此在意?”
杨戬欲言又止,顿了一顿,道:“希望是我多虑了。”
“你怕是有三个脑袋也不够想这堆破事的,还不如在两军阵前捡件称手的兵刃,多杀几人来得稳当。”哪吒又取下乾坤圈慢慢擦拭起来,直到杨戬转身,院门“吱呀”一声关上,他也不曾抬头。但他的心里却并不平静,只因杨戬提到了燃灯,叫他又想起前日里再度见到的李靖。
自己还恨他吗?
哪吒心情有些复杂。孤魂千里随风飘摇的凄惨,永远是他心中诸多痛苦中最为难忘之一,那些旧事交织缠绕,化作心中莲火的燃料。哪吒摸了摸胸口,白莲之心在红莲业火中安静地旋转,白莲消散在红沙阵之后,他的胸中就再也没有了能够跳动的莲心。
业火燃烧着他内心的所有痛苦,将他变成封神战场上最为嗜杀的战神。
乾坤圈被混天绫映出一圈红光,照得哪吒面堂发亮,真正的大战还远未到来。
3
七死三灾之命多已应验,三十六路征伐也遭平定。
终于,在纣王三十五年三月十五日这一天,姜子牙于岐山上金台而拜诸将。元始天尊亲至芦篷饯别,十二金仙在旁陪侍。火尖枪被哪吒紧紧握在手中,眼望金台之上,众位金仙皆对门下弟子嘱咐再三。
哪吒一转身,就见太乙真人已站在了他的身后。纵然心中有千般疑惑、愤懑,哪吒终究颔首,开口叫了一声:“师父。”
太乙真人把他的神情收进眼底,伸手递给他一个宝囊,说道:“大军此去,凶险万分,务必小心行事。”
哪吒低头打开宝囊一看,却见金光洞中所有宝物几乎都在其中。再抬头时,半空响起鹤唳、呦呦鹿鸣,众仙皆已飘然而去,太乙、燃灯皆已不见。他将火尖枪戳在地上,听姜尚在台上朗声道:“哪吒,为我大军先行官!”
“杨戬,为我大军头运督粮官!”
三军于大周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开拔,数十万兵马披坚执锐,扬起周家天子旗,从西岐城出发,直赴五关,征讨无道殷纣。
大抵改天换日之征,即便已过千重险,仍需历尽万般劫。大军开拔时日不久,还未至五关前,便有一队成汤兵马驻扎金鸡岭上,将大军拦住。
哪吒率领着后军至金鸡岭时,见前军不走,便入帅帐中,见众将齐聚,姜尚皱眉道:“敌将孔宣背放五色光华,我等实在难以力敌,还好今日哪吒赶来,只待今夜劫营,必能一击溃敌。”
哪吒心中疑惑,前军有黄天化、雷震子等诸多门人,居然拿那孔宣无法,但他还是领命整军备战。到这夜二更时分,三军齐出,哪吒一骑当先,不顾万军拦阻,破了一路的营门,也不管身后兵马,直至中军帐前,一声怒喝令敌军胆寒:“孔宣速速前来受死!”
十绝阵之后,哪吒屡屡在西岐城外大开杀戒,威名早在成汤营中传遍。而那孔宣独坐阵中,见哪吒来了也丝毫不为所动,只是大笑道:“大胆哪吒,今夜劫营,定叫你葬身于此!”
自从白莲息声,那红莲业火便在哪吒心中烧得肆无忌惮,手中诸般法宝仿佛渴血一般,不知已往封神榜上送去了多少神魂。哪吒眼中燃着炽热的红莲,不顾攒射而来的千重利箭,风火轮在半空尖啸,不过眨眼便到了孔宣面前。
孔宣一挥袍袖,卷起风云激**,两军将士无一能入战圈之中。
这绝对是自己下山以来遇到的最强对手!
哪吒浑身燃烧起一团红莲状的烈火,悍然攻向孔宣蓄积在半空之中、磅礴的五行之力。孔宣站在战圈正中,乾坤圈飞在乾坤之中,破碎千重,火尖枪喷吐血红之火,刺至孔宣胸前三寸。
那是一层天下至柔的水,却将哪吒心头最烈的火裹上冰凉,让哪吒觉得似乎戳在了世间最坚硬的盾上。胜负生死,往往只在这三寸之间,此前对战之中,哪吒能进三尺,因此能够屡屡得胜。但今日莫说三寸,便连短短一厘,也如同万重山岳一般遥远。
青、黄、赤、白、黑,五色光芒在孔宣身后氤氲成形,仿佛尾羽一般根根树立。自二人交手以来,一直是孔宣落于下风,但此时神光齐聚,孔宣怒喝一声:“破!”那三寸至柔之水便冲破红焰,磅礴巨力直袭之下,竟连风火轮也无法助哪吒稳住身形,任由他翻出百丈。束发的红色头带断作蝴蝶,翩然飞落。
晶莹剔透的水滴从天空落下,哪吒浴血而立,浑身湿透。
他不喜欢雨,不喜欢在铺天盖地而来的雨中深深的无助。
大周的军队杀至中军,雷震子震动双翅,轰鸣的霹雳将夜空照得亮如白昼。孔宣背后黄光大盛,直奔雷震子而来。雨水早停,但哪吒心头的红莲却已经熄灭,他在漫天而来的白光中无所遁形,只能强行挣扎。
“我一定要变得更强!”在昏迷之前,哪吒想。
只有强者,才能实现心中所想,无所束缚。
“黄天化死了。”杨戬帮哪吒解去身上的束缚,雷震子闻言惊呼一声。哮天犬被五色神光收服之后,也被五花大绑着,在一旁呜咽。
杨戬又道:“黄飞虎等诸多将领,亦死在了孔宣手中。”
“孔宣是何来头,竟这般厉害,此番又是谁出手制住的他?”哪吒才问道。
“我借来云中子师叔的照妖鉴照他,才知道他原来是只孔雀得道。后来燃灯老师携大鹏而至,联手将他击败,最后和大鹏一样,归降了燃灯。”
听到燃灯的战果,哪吒瞳孔猛然一缩。
4
没了孔宣兵马的阻拦,西岐大军越过金鸡岭,再度开拔讨伐朝歌。此去共有三路可行,向中须过汜水关、界牌关、穿云关、临潼关、潼关五关,向北则有佳梦关,向南有青龙关。
姜尚说,哪吒是一柄能够刺穿敌心的剑。剑有两刃,不光伤人,也会伤己。所以哪吒成了不领兵的先锋,孤身一人冲破汜水城门,在城中大开杀戒。是夜,汜水关血流成河,天未亮,城已破。
在浓浓的黑夜之后,刺破天际的第一抹光,并非东来红日,而是来自百里之外的界牌关前。
前前后后上百名弟子死亡之后,一早就勒令门人闭门清修的通天教主,终于无法安坐碧游宫中。
哪吒踏着风火轮飞上天空,远远看向界牌关。关楼在扭曲的晨曦之中朦胧不清,四把杀气凛冽的剑悬在界牌关前的一座大阵之上。
“诛仙剑!”哪吒看清当先的那把剑上所刻之字,一道惊人剑意透过那把剑从他身上急掠而过。
哪吒心惊肉跳,浑身被冷汗浸透:“这是圣人级别的阵法!”
5
哪吒站在芦篷外,此时他距离芦篷内的燃灯道人不过咫尺之遥。那俊秀的面容被心中业火烧得扭曲,一只手探入豹皮囊里,另一只手却死死按着。莫说燃灯身边还有十二位师伯、师叔,即便只是燃灯道人一人,面对这样一个无限接近圣人的角色,他也绝非对手。
西岐雨夜之中,燃灯道人杀气凌厉的眼神,仿佛早将哪吒浑身看透,刺穿留在他心底的伤痕,直到此时亦未痊愈。没有完全的把握,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因为,自己还有同等重要的事情未完成。
诛仙剑阵摆在界牌关外,单只看了一眼,哪吒便感受到那四把剑上的杀气,更比十绝阵强上千百倍不止。他从未见过那几位天地至尊出手,而或许在这里,他能亲眼看到,那些能够创造天地的神通,又具有何种毁天灭地的能力。
哪吒静静地看着燃灯道人携十二金仙步出芦篷,刚刚放松的手,又紧紧握在火尖枪上。
燃灯道人明香引道,朗声天地:“恭迎天尊驾临!”
十二金仙随声齐喊:“恭迎天尊驾临!”
众声回**,再看半空中仙乐齐鸣,异香缥缈,元始天尊坐九龙沉香辇从天空而降,随飘飘烟香入了芦篷。
杨戬站在哪吒身边,皱眉道:“为何方才显露杀气?”
哪吒回首见是他,道:“哦,有吗?或许是为诛仙阵所激吧。”
杨戬才放松了些,道:“那诛仙剑阵,东有诛仙剑,南有戮仙剑,西有陷仙剑,北有绝仙剑。四剑皆凶,为天地间一等一的大杀器。想来即便是天尊要破,也绝非易事。”
哪吒点点头,道:“圣人相斗,想必天地齐毁了,也打不出个结果来。”
待次日天明,阐教三代齐聚,满门皆到诛仙阵前,却见那边截教早摆好阵势严阵以待。通天教主骑奎牛,身后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四大弟子法力通玄,金光仙、乌云仙、毗芦仙、灵牙仙、虬首仙、金箍仙、长耳定光仙亦全为得道之仙。
元始天尊乘辇上前,缓缓道:“当日当时,我三人共立封神榜之时,你所说之言如何就忘记了?我阐教门人代周伐纣,乃是天命如此。今日今时,贤弟又为何摆此恶阵拦阻?”
通天教主闻言冷笑:“助不成仙道者为神?你且说赵公明、三霄等,哪一个不成仙道?若念情谊,又为何纵容门下加害于他等?我勒令门下闭门不出,然截教教众无数,总有未断尘缘者在商为官,眼见无数同门惨遭屠戮,又怎能袖手旁观?如若公平行事也就罢了,可你教下不过死了几条杂鱼,若我截教对此熟视无睹,又入的什么门,修的什么仙?”
<!--PAGE 5-->
元始天尊面不改色,只摇头叹息:“何苦执迷……”
通天教主一声冷哼,声如利剑劈空,一时天地变色,吓得元始天尊身后满门皆惊。
“执不执迷,入我阵来,以四剑问心便知!”说罢,通天教主一挥袍袖,卷散风云,**奎牛足下腾空,便入了诛仙阵。
元始天尊虽喜怒不形于色,却不待众人答话,九龙沉香辇腾空而起,便跟在通天教主身后进了那诛仙剑阵。
“你觉得天尊能破此阵吗?”杨戬低声问道。
哪吒苦笑道:“圣人之威,能开天辟地,亦能毁天灭地,破不破阵,岂是你我能够得知的?”
杨戬面沉似水,点头道:“是啊,静观其变便是。”
诛仙剑阵仅仅四剑悬空,便叫这些阐教门下的顶尖弟子感受到无穷的压迫力,那不仅是绝对实力上的差距,更是独立面对天地之时,不由得顿生沧海一粟的渺小无力。
无论是哪吒还是杨戬,都从不缺乏勇气,但面对这样一座圣人级别的巨阵时,无疑只有同样领悟了天地万物最深奥秘的圣人,才有可能破除。
勇气能轻而易举地成就一个人,更能轻而易举便毁灭一个人。
从一开始,杨戬就明白这个道理。而封神大战背后的奥秘,也只会在杨戬这种人眼中展露全景。至于哪吒……
哪吒站在杨戬身边,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人形烈火,向四周散发着滚滚热浪。那像是无声的宣言,宣告他再也不会被迷惑,再也不会退却,但这里显然并不是属于他的战场。
6
当太上老君骑青牛落在芦篷之外时,芦篷里的阐教众仙并无一个发觉他的到来。
哪吒百无聊赖地坐在一棵树下,一抬头,才突然发现眼前多了这么一个奇怪的老头儿。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只觉得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或许久居山间,才使身上几乎没有半点儿凡尘俗世的烟火气。忽然仙乐齐鸣,异香阵阵,九龙沉香辇缓缓飞出芦篷,元始天尊在辇上起身,稽首道:“恭迎道兄!”
哪吒心中一惊,连忙俯首向老君一拜:“弟子哪吒见过老君!”
老君随元始天尊入了芦篷,没过多久,就听见界牌关内灵宝大法师连敲玉磬,召集门人。哪吒飞起看时,除却通天教主尚未现身,其余截教门人早已摆开了阵势,正望着芦篷之上的老君、元始二圣冲天的云气窃窃私语。
道门三位圣人,竟齐聚在这小小的界牌关下。
风定,云停,大军难行。
通天教主原本期望老君此来能在阐截二教之间斡旋一番,为自己门人主持一番公道,但老君初来便入西岐芦篷之中,此番当着两军之面,竟与元始天尊一样的说辞。截教门人一味受欺,如今通天教主又接连受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之气,即便圣人也蓦地心头火起。
<!--PAGE 6-->
杨戬竖起耳朵听三位教主阵前之语,方听到些大而无当之辞,听得不明就里时,就见通天教主愤然道:“你二人既然联手欺我,若有本事,便一道进诛仙阵来与我见个分晓!”
哪吒“嘿嘿”笑道:“我看这诛仙阵声势骇人,天尊一人都未讨得好去,若无二人联手,恐怕还真难拿下。”
却听青牛哞叫,老君抚须笑道:“不必拿言语激我,我这便来探探诛仙阵之虚实。”
哪吒在阵外观望,老君一入阵中,那四口宝剑便骤放毫光,揽四方杀伐之气,使天色为之一暗。一时间,狂风突起,雷霆闪耀,陷仙剑受召入阵,圣人的磅礴法力随即便在阵中骤然爆发,却无声消逝,竟无分毫逸散出阵。两教门人不知阵中状况如何,即便得道金仙亦心焦不已,不能自持。
青牛与奎牛在阵中遥遥相望,老君与通天,一个持扁拐,一个握陷仙剑,在陷仙门下激战。陷仙剑乃大凶之器,却无法伤害老君分毫。扁拐非利器,却含天道至理,起落不偏不倚,不可躲避。二人如同初学剑法的学童一般,直来直去,通天教主借阵法之利,虽不落下风,场面上却极不好看。老君扁拐高高举起,缓缓落下,却叫他无从躲避,片刻之间已然吃了三拐,又受老君言语奚落,通天教主不由得大怒道:“称你几声道兄,你也莫欺人太甚!”
通天教主在阵中把手一招,阵外众人便见另外三口剑疾刺阵中,随即便有三团清气从阵中升起,在九天之上化开来,现出了三位道人。那上清、玉清、太清三位道人各穿红、黄、紫三色道服,仗剑笑曰:“李道兄,吾等前来助你!”
三清道人入阵相助老君,正对上通天教主诛仙四剑,一时间横云万里,双方竟相持不下。截教门中大弟子多宝道人见通天以一敌四,当即飞剑而来,直取老君。老君轻笑一声,多宝之剑竟不能近身,老君祭起风火蒲团将之卷起,又召出几个黄巾力士将多宝道人卷往桃园。
通天心急,却不得脱身。又过一盏茶工夫,只闻三声清响,老君骑青牛纵身出了剑阵,而通天教主身在阵中,久久未出。
诛仙、陷仙、戮仙、绝仙四口宝剑,重又悬在空中,单凭凛冽剑光,便足以震慑天下。
哪吒低声道:“就连老君也不能胜之吗?”
夜色临至,哪吒靠着芦篷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与众弟子皆在篷内,燃灯匆匆从他身边走过,并未看他一眼。他侧过头,看见元始天尊说道:“道兄今日探阵,占得上风,待明日我二人一齐出马,定然手到擒来。”
太上老君微微摇头:“今日我使出一气化三清之法,虽然打了他几扁拐,却无法伤及他分毫,更遑论破那诛仙剑阵。剑阵四眼,入一门则其余三剑顷刻杀至,着实难以应付。”
<!--PAGE 7-->
元始天尊又道:“你我二人各入一门,燃灯道友入一门,再叫一弟子入阵,可能破阵否?”
太上老君斜眼望了燃灯道人一眼:“道友可认为,除了你我,其余门人还有能接那诛仙一剑者?”
元始天尊沉思不语,燃灯道人受圣人一瞥,顿生局促,欲出之言又在口中咀嚼了一番,见老君不再看他,才对两位圣人说道:“此前征战之时,曾有西方二教主名曰准提道人的,度化了几位有缘之人前往西方。此人虽不修仙道,却有诸般法相化身,约莫也有圣人之能,与其闲谈间,得知他还有一位师兄,同在西方极乐。如今诛仙剑阵需四圣才可破,何不命人前往西方,去找西方教求援?”
太上老君忽然道:“燃灯道友初入东土之时,应当便是从西而来的吧……”
圣人威压无与伦比,燃灯道人额上涔涔汗起,慌忙道:“燃灯当初不过在东西交界蕞尔之地,修了数万年无为小道而已。直至二位老师教导,才知天道无涯,以窥至理。”
哪吒闻言,心中疑惑,才知这位在阐教之中地位特殊,在封神之中最为积极的燃灯道人,原来并非阐教本来之人。而从老君态度来看,似乎,燃灯还与那神秘的极乐西方之教有些关联……
元始天尊何等护短,燃灯入教以来,始终殚精竭虑相助于他,玉帝将封神榜交于玉虚宫后,亦是燃灯出谋划策,方才使诸多得意弟子至今无损,此时老君出言多有怀疑燃灯之意,他便拦道:“天已降命,而事在人为。为今之计,乃是尽快破阵,否则大军寸步难行,何年何月才能伐到朝歌去?”
见元始出言相护,老君便不发一语。
元始只当老君默许,便问燃灯:“既然如此,你便挑选一人前往西方求援,迎西方道友前来助阵。”
燃灯点头称是,二位圣人一人骑牛,一人乘辇,出了芦篷,便不见了踪影。十二金仙这才在燃灯身边议论纷纷。
哪吒正欲入芦篷去寻太乙真人,却听燃灯道人忽然指着他,对太乙真人道:“迎接二位西方圣人之事,恐怕为太乙道友门下的哪吒最为合适。”
哪吒闻言一怔,眼望太乙真人,就见师父抚须笑道:“哪吒风火轮轻快,理应他去。”
而燃灯道人嘴角的隐隐笑意,在哪吒看来似乎并不寻常。
在他以诛灭心魔为名,蛊惑自己杀死白莲的那晚,应当就是挂着这样的笑。
“我一定会杀了你,但不是现在。”他囊中有兵器,心中怀恨意。只是,那恨足以毁灭自己,器却难以手刃仇敌。
7
东方崇道尊神,三教之内,无论人妖精灵,个个论道参玄,以体悟天道,期望修仙成神,长生不老。
西方教远在渺渺西方,十万八千里之外,因此,哪吒对那教一无所知,只在征战之际,听闻杨戬提过几句:“今日准提前来,度了某某有缘之人,前往西方。”
<!--PAGE 8-->
风火轮呜呜疾转,穿过千重云翳,越过万重山脉,载着哪吒飞翔在这片因未知而显得神秘至极的土地上空。
出发之时,燃灯并未指明西方教究竟在何处,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当哪吒踏足西土之后,心中茫然却忽然消失,只觉得此地景致似曾相识。正不知去往何处时,哪吒突然听到阵阵梵音自天际缥缈而来。
他飞在天上,远远望见灵山,仿佛天地间一粒沙土,在尘世飘浮。但不过眨眼工夫,灵山便突然巍峨耸立于面前,似昆仑一般,单看一眼,便生出此山无法逾越之感。
金蝉子身穿素色长袍,早已静候在山门以里的凌云仙渡之前,见哪吒落了地,才双手合十,问道:“道友来自何处?”
哪吒不知他做的什么礼,打个稽首,道:“自西岐而来。”
金蝉子又问道:“所来灵山为何?”
“奉我阐教天尊之命,前来拜见西方二位教主。”哪吒嫌恶了一路,匆匆将燃灯所授书信交到金蝉子手上。
金蝉子见信上写着燃灯之名,拊掌笑道:“准提祖师命我在此等候,既是阐教道友,便与我一道过八德池,往七宝林去见二位祖师便是。”
“这金蝉子性情变得好快啊。”哪吒心中嘀咕着,跟在金蝉子身后,乘舟渡往灵山深处。下船之后,金蝉子分明只往前踏了一步,但二人身边景致却骤然生变,芥子须弥,只在须臾。须臾之后,便有一汪净水现在眼前,澄清透明,毫无尘垢。
金蝉子合十道:“道友须在此八德池中涤净尘垢,方可入七宝林。”
“这又是什么规矩?”哪吒凝神打量着,心中却惊讶不已,又细细打量着眼前碧水。池中上百片硕大的莲叶平铺开来,仿佛圆桌一般,却并无一朵绽开的莲花。
“灵山乃沙门圣地,自然有沙门的规矩。”金蝉子却背过身去,笑道,“放心,我不偷看!”
哪吒也不脱道服,就步入水中。水没过膝,又淹过口鼻。置身在八德池里,就像是与世隔绝了一般,但当年在魔礼红的混元珍珠伞中所见到的景象,却忽然在他脑海之中涌现。而胸中平息了无数时日的白莲子,似乎也有了些许躁动。
“这里就是白莲曾经置身之处吗?”哪吒抚摸着心口,在水中喃喃,就在此时,他忽然看到不远处的池底闪过三道血红的光芒。他迈步往前,从池底的淤泥中将那发光之物捞了出来,擦洗干净之后,原来是三颗色泽饱满、玲珑剔透的火红莲子。而在莲子上方只有同出一脉的并蒂莲梗,一红一白,极为奇怪。
哪吒正好奇时,金蝉子却在池边叫道:“可以了,可以了,意思一下就好了,道友要是淹死在这儿,可就不好了。”
“你也是修道有成的,见过哪个修仙的在水里淹死过?”哪吒心中虽有疑惑,却还是收好了三枚红莲子,跃出池水。
<!--PAGE 9-->
金蝉子嘻嘻笑道:“有心者自然无碍,无心者处处死地。”
哪吒心中一凛,正要追问他何意,金蝉子却又往前踏了一步。
此步须弥,一步既入七宝林。
哪吒看着这里,方知七宝为何物:金银铺地,琉璃做瓦,砗磲、玛瑙为装饰,珍珠、珊瑚放毫光。遍地七宝,因此称作七宝林。
八德池边尚无人影,此时七宝林中却已聚集西方教徒无数。更有马元、孔宣等曾在西岐拔刀相向的,此时列坐在旁,却面无表情,像是未认出哪吒一般。
哪吒看这四方怪异景象,分明是初临此地,却隐隐感觉熟悉。但端坐正中的接引道人,却将他从无边而莫名的回忆之中拉回到现实里。
“这位阐教道友,来此为何?”
哪吒这才回过神来,忙道:“哪吒奉掌教天尊之命,恭请二位教主前往界牌关,共破诛仙阵。”
金蝉子随即将燃灯所写信笺交到接引面前。
“哪吒?”接引道人面色忽然一冷,两旁亦有梵音阵起,议论纷纷。
准提则问道:“你是谁家弟子?”
哪吒低头答道:“乃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门下。”
准提闻言一笑:“你师尊可曾说过,为何要给你起这个名字?”
哪吒据实回答:“弟子不知。”
“你且随金蝉子退下,明日我二人便往界牌关去助阵。”接引道人正要问话,准提却抢先给了哪吒答复。
“是。”哪吒拱手一拜。
眼见四周皆散,不待接引相问,准提便笑道:“师兄可还记得当初玉帝因何找到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