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眼神一跳,本能地追了上去。
那是个身穿青衣道袍的挺拔少年,除了个子更高了一些,那种感觉与四年前一模一样。她的心怦怦直跳:是他吗?
穿过宽阔的庭院,她来到宽广的修武坛。武当弟子在晚饭后会来到这练武修身,此时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哪还能见到那个熟悉的影子?她呆呆地立在那里,脑中空白一片。这时有胆大的少年走过来:“师妹,找人吗?”
她低下了头:“没有……许是我认错。”转身便轻轻地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她只默默念着:“易哥哥,你究竟在哪里,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此时的易知难来到阿玖的房间前,敲响了门。
“请进。”
他开门进去,看到她正在收拾行装。她见他来,两个人同声说了一句:
“我要走了。”
易知难挑了眉:“你要下山?”
“嗯。”她轻轻点头,“连日叨扰,已万分过意不去。如今身体已无大碍,实在不该再给你们添麻烦。”
易知难微低了头:“那你,接下来去哪?”
她放空了视线:“带上小注子,先回老家吧。”
“你要回突厥?”
“不,”她否认,“家园已毁,我在那里已经无所依靠……可能会去江南吧。”
她言辞闪烁,似乎不太想透露自己的行踪。他理解她一个逃难寡母的难处,也不追问,只问:“那我还能再见到你吗?”
她低头:“也许会吧。”
两相默默,易知难委婉开口:“玖姑娘,我有件事想拜托你。”
“请讲。”
他从怀中拿出一枚精巧的竹哨,递给她:“如果你……有了灵公主的下落,可否将她的消息放入这个竹哨,设法送到我手上。我见到这个哨子,千山万水也会赶到她身边的。”
她素来淡漠的眼神,忽然多了一丝难得的柔和,伸手将那哨子收下了:“会的。”
“谢谢你。”
“你呢,刚刚说你也要走,去哪里?”她问。
“噢,少林。”他说,“少林做东调和武当与峨眉的仇怨,师父亲自出马,我会随行。”
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气氛又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他不主动离开,她也没说要休息,就那么互相望来望去,气氛有点微妙。
这时,一个稚嫩的童声响起:“我说,你俩差不多了吧。”
易知难低头一看,小雨注正炯炯地盯着他。
“小兄弟——”他俯下身来,“这些天在山上过得开心吗?”
他点点头:“开心。”
“那以后再来好不好?”
他却仰脸看向娘,说道:“娘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易知难笑了,刮了刮他的鼻子:“以后的日子,要保护好娘,知道吗?”
他拍着胸脯说:“我会的。”
易知难站起来,终于说:“不早了,你收拾吧。明日如果我有时间,会来送你的。”
她偏过头:“不用送了……终须一别。”
他知道她的脾气是说一不二的执拗,此时也不再坚持:“那好吧……有缘再见。”
“再见。”
他走了。屋子里凭空多了一丝寂寥。
她一声不吭地收拾行装。她本来身无一物,只是张大娘给了她两件旧衣裳,还有给雨注缝的两身衫子,都被她裹进了包袱。小雨注忽然爬到**,看着她的眼睛:“娘~你是不是喜欢那个哥哥?”
她停了停,低眉道:“我不会再喜欢任何人。”
“哦……”他小心翼翼地问,“那你喜欢我吗?”
“并不。”
“并?”他抬头,含起了一根手指,“并不喜欢我,那你喜欢我好不好啊?”
“……我为什么要喜欢你?”
他一板一眼地说:“因为、因为我很乖啊,我很可爱啊,我还很谦虚啊。”
她系好了包袱,拂了拂手:“嗯,你这么厉害,你咋不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