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王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多日前下的大雪已经消融,早晨,道路上结了冰,冻得很硬,到中午,冰水就融化,道路泥泞。镐京城里热闹非凡,商旅繁忙,人声喧嚣,茶馆酒肆都是客人。在过去的十多天里,天下诸侯从天南海北齐聚镐京,最北有来自阴山的燕侯,最南有来自应龙泽的楚子,最西有来自鱼国的鱼伯,最东有来自东海海滨的齐侯。
周成王十月开始,镐京城就进入诸侯朝觐时间,东郊的阶地是东方各国诸侯进入国都的第一站,甚是热闹,来自东方各诸侯国的国君均要在此地接受天子使者的接待。阶地搭建了一座帷宫,帷宫门朝西开,帷宫内部建了一座方坛,帷宫由天子亲卫把守,任何闲杂人员不能靠近。
周成王十一月十八日辰时,天蒙蒙亮,楚子熊易就带着要送给天子使者的礼物,穿着皮弁服来到镐京城郊的帷宫里等候。这是他出任楚国国君以来第一次朝觐天子,周公旦创制的“周礼”极为严格,一丝一毫都不能有差错,来帷宫之前,他将“周礼·朝觐礼”一篇反反复复地看了几遍,又和夏少阳进行了一番模拟练习,夏少阳扮作天子使者。
巳时一刻,天子使者邹生驾马车抵达了帷宫,他的马车后面又跟着三驾马车,依“周礼”,迎接公爵是九驾、迎接侯爵伯爵是七驾、迎接子爵是五驾、迎接男爵是两驾。楚子熊易出帷宫迎接,邹生也穿着皮弁服,下了车,熊易向邹生拜了两拜。邹生拿着天子璧玉走进帷宫,熊易跟在后面,又向邹生行三次拱手礼,邹生走上帷宫里的方坛,熊易也跟着走上方坛,邹生拿出天子诏书进行宣读,熊易跪下接听,听完天子诏书,熊易跪拜稽首,走下方坛,向方坛跪拜稽首,再走上方坛,邹生便将天子璧玉交给熊易。交完璧玉后,邹生就向左转身,熊易又把璧玉送还给了邹生,邹生将璧玉拿在手里,熊易走下方坛,再向方坛跪拜稽首。邹生下了方坛,出了帷宫,要离开,熊易连忙上前阻止,邹生再次进入帷宫,走上方坛,熊易跟着他也走上了方坛,将自己的“爵几”交给邹生,再向“爵几”行跪拜礼,邹生则将“爵几”放下,回拜熊易。二人相互拜完,熊易将要送给使者的礼物交给邹生,表示对使者的敬意,邹生向熊易拜了两拜,接受礼物,熊易也向邹生拜了两拜。
邹生命侍从将礼物搬到一辆马车上,邹生上了一辆马车,熊易也上了一辆马车,邹生要带着他入朝。马车穿过东城,来到北城,最后来到一处馆驿,在馆驿门口停下,邹生先下马车,熊易也跟着下了马车。
“叔舅,你顺命,到天子的治所朝觐,天子赐给叔舅馆舍,请叔舅在馆舍休息,以解舟车之乏。”邹生说。
“谢天子——!臣的奏疏,请使者代呈天子!”熊易说。
周天子对同姓大国诸侯称“伯父”,对异姓大国诸侯称“伯舅”,对同姓小国诸侯称“叔父”,对异姓小国诸侯称“叔舅”。馆驿是专门供各国诸侯居住的,有两排房子,东边一排,西边一排,周国姬姓诸侯居住于东侧房屋,周国异姓诸侯居住于西侧房屋,熊易跟随使者来到自己的房间,房间不大,装饰也比较简单,有桌子、有火炉、有书简、有床铺。
周成王十一月二十四日巳时,天子使者、上大夫姬言来到馆驿,馆驿中的众诸侯出门迎接。姬言传天子诏令,“周成王十一月二十六日,诸位伯父、伯舅、叔父、叔舅应依循周礼,朝觐天子,请到王宫朝拜天子!”,众诸侯向姬言跪拜稽首。
周成王十一月二十六日辰时,众诸侯皆穿裨衣,戴冠冕,带着装饰有丝垫的圭玉,坐着悬挂有龙旗的墨色车子,先来到祢庙,将要送给天子的礼物放到祢庙里,然后乘车去王宫朝觐。
修葺一新的镐京王宫气势雄伟,王宫坐北朝南,南门为正门,左部为周国太庙,供奉周国历代祖先,右部为社稷坛,天子每年都要在此坛祭拜社稷。从正门进入,穿过三道宫门,有五排大殿,第一排的大殿为太殿,置存天子九鼎,象征天子的最高地位,第二排的大殿是中太殿,天子在此殿召见大臣、接待使节,第三排的大殿为后太殿,是天子的寝宫,第四排的大殿为女殿,是天子妃嫔的寝处,第五排的大殿为黑殿,殿中置存各诸侯国的贡礼。
巳时,众诸侯抵达王宫大门前,从车上下来,在周公旦、召公奭两位公爵的主持下,排成了两竖列,每个诸侯身边均站着一个上介官,上介官擎着诸侯国的国旗。在周公旦、召公奭的带领下,众诸侯自南门进入王宫,过了三道大门,再穿过第一排的太殿,来到中太殿。中太殿前的广场上,左右排列着用土筑成的六座神坛,每座神坛方圆九十六尺,高四尺,天神、地神、东神、南神、西神、北神,六位神明的木刻神像,分别置到了神坛上,每个神像约四尺见方,都涂了颜色,天神像为玄色、地神像为黄色、东神像为青色、南神像为赤色,西神像为白色,北神像为黑色,每个神像上都装饰了玉,天神像装饰了圭、地神像装饰了璧、东神像装饰了圭、南神像装饰了璋、西神像装饰了琥、北神像装饰了璜。
上介官擎国旗,排成四列,到各自指定的位置站定,众诸侯跟着上介官到本国国旗处,肃立。众诸侯排成四列,依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从前向后,依次排开,鲁周公、燕召公、魏毕公、鄞井公四位排在第一列,后排又有毛公、虞公、虢公、宋公,再后排有唐侯、齐侯、管侯、蔡侯,再后排有卫侯、滕侯、陈侯、随侯,再后排是蓟侯、康侯、邓侯、荀侯,第九排往后是杞伯、陶伯、曹伯、成伯,第十排是霍伯、徵伯、过伯、夷伯,第三十一排往后是吴子、栗子、邾子、楚子,第三十四排有羊男、许男、英男、赵男,末排有南男、笱男。
众诸侯站定,摈礼官传四次命,“天子到——!”
天子姬诵乘龙车从司马门入宫,车身挂太常旗,旗上画有日、月、升龙、降龙的图案。穿过三道宫门,抵至太殿。姬诵下车,步行穿过太殿,从九鼎前走过,穿过列队整齐的众诸侯,在中太殿门前站定。天子姬诵,十三岁登基,创制周礼,平定商奄,营建洛邑,宅兹中国,今,年二十,穿衮衣,戴冠冕,英姿勃发,年富力强。进入中太殿,中太殿内摆放着一面屏风,屏风上绣着斧状的图案,屏风左右是玉几,姬诵站到屏风前面。
这时间,啬夫官进入中太殿,向天子禀报,鲁侯旦、燕侯奭等一百三十六位诸侯请求觐见天子,姬诵说:“不是外人,众伯父、伯舅、叔父、叔舅来看我,让他们进来!”
啬夫官走出殿外,宣天子诏令,天子有令,宣:鲁国侯姬旦、燕国侯姬奭、毕国公姬高、虢国公姬仲……唐国侯姬虞、齐国侯姜尚……杞国伯夏姒扬、曹国伯姬振铎、陶国伯妫癸、成国伯姬武……吴国子姬太、邾国子曹安、楚国子芈熊易、莒国子姜某……羊国男姬圭、许国男姜术、英国男妫化,共一百三十六位诸侯觐见。
众诸侯依序,进入中太殿,从前往后,一百余位诸侯排开。大殿建筑之时,大周仅三十余诸侯,殿内空间绰绰有余,后来又陆陆续续封了一百余位诸侯,至今,有一百三十六位诸侯,大殿空间就不够了,自第二十五排,就排到了大殿门外。正是辰时,寒风凛冽,众诸侯都穿着爵位礼服,很单薄,殿内放有火炉,稍暖和,殿外则清清冷冷,排到殿外的诸侯,虽冻得瑟瑟发抖,但都毕恭毕敬。
众诸侯行拜礼,要行拜礼,自然要留足空间,前面的诸侯往后退,后面的诸侯退得更多,楚子芈熊易退到了大殿外的台阶上,才勉强可以跪下。跪到地上,众诸侯将手中的圭玉放到地上,向天子姬诵行三拜九叩大礼,拜毕,鲁侯旦代表诸侯向天子陈明来意,言明此次朝觐的原因、目的。陈述毕,鲁侯将圭玉呈送给天子,天子接受了鲁侯的圭玉,众诸侯再次朝拜天子,退出大殿,从西阶下殿。一觐见完毕。
从西阶退出大殿,众诸侯回到原来的位置,站定,面向大殿,再行拜礼。拜毕起身,众人排成两队,从东阶进殿,第二次朝拜天子,行三拜九叩大礼。拜毕,鲁侯代表众诸侯向天子进献贡品,将一份记载有各诸侯国贡品的礼单,呈送天子,天子接受诸侯贡品,众诸侯再次跪地稽首,退出大殿,从西阶下殿。二觐见完毕。
从西阶退出大殿,众诸侯回到原来的位置,站定,面向大殿,再行拜礼。天子出殿,站在廊下,太宰侍立右侧。由礼官驾,载有诸侯贡品的马车,依序穿过三道宫门,每辆马车上悬挂一面诸侯国国旗。太宰宣读礼单,马车依序从天子面经过,从旁门进入到后殿,最后存放到王宫第五排的后大殿中。
礼品点数完毕,天子回到大殿中,众诸侯均**右臂,行拜礼。鲁侯代表众诸侯,呈上记有自己功过的奏书,交给摈礼官,请求摈礼官转告天子,“臣等要报告自己所做的事,听从陛下的处理!”。摈礼官将帛书呈递天子,天子召见众诸侯进殿,众诸侯再次排成两队从东阶进殿,第三次行三拜九叩大礼。天子姬诵说:“众伯父、伯舅、叔父、叔舅,没有做有过失的事,回去用心治理你的邦国吧!”。众诸侯行拜礼,拜毕,从西阶退出大殿,穿好衣服,回到原来的位置站定。三觐见完毕。
天子从殿中出来,从中阶走下,来到众诸侯身边,一一慰问各诸侯。慰问毕,天子回到中太殿上,摈礼官站在大殿门口宣“请进殿!”,众诸侯再次排成两队进殿,向天子行三拜九叩大礼,拜毕,众诸侯从西阶退出大殿,觐礼结束。
觐礼毕,众诸侯乘车回到馆驿。此次诸侯会盟比往届隆重得多,有多项大活动要举行,祭天礼、燕礼、大射礼,需三天时间。
周成王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巳时,艳阳高照,天子姬诵率众诸侯来到镐京城的南郊,南郊建起一座圜丘,圜丘有三级台阶,天子亲卫看守。
午时,姬诵着衮服,头戴十二旒冠冕,手持镇圭,腰间插大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众诸侯侍立其后。乐师奏响祭天鼓乐,姬诵命令庖夫宰杀太牢,宰杀完毕,礼官将太牢、璧玉、玉圭、缯帛等祭品放到柴垛之上,姬诵上前,点燃了柴草,柴草升起浓烟,直达云霄,使天帝闻得气味,此为“燔燎”。乐师再次奏响礼乐,天子姬诵亲定的礼官,戴面具走上圜丘,这位礼官将作为天帝的化身,受天子君臣朝拜,被称为“尸”,“尸”坐到天帝的神位上,他的前面陈列着璧玉、鼎、簋等器皿,盛放着祭品。姬诵命礼官抬上,用簋盛放的太牢的鲜血,礼官将簋放定后,姬诵率众诸侯行拜礼。拜毕,礼官抬着全牲、大羹、铏羹上圜丘,将祭品摆放到祭位,天子姬诵走上圜丘向天帝献上第一爵酒,此酒较为清澈,献酒完毕,姬诵领众诸侯行一拜礼。拜毕,姬诵走下圜丘,礼官抬着稻、黍、稷、麦、粟走上圜丘,将祭品摆放到祭位,天子姬诵再次走上圜丘向天帝献上第二爵酒,此酒稍混浊,献酒毕,姬诵领众诸侯行二拜礼。拜毕,姬诵走下圜丘,停了片刻,再次走上圜丘,向天帝献上第三爵酒,此酒再混浊一点。就这样,姬诵要向天帝由清到浊献上五爵酒,称“五齐”,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緹齐,五曰沉齐。姬诵献上五爵酒,天帝端出三爵酒,赐给姬诵,作为答谢,称为酢,姬诵饮毕酒,乐师奏舞曲《云门》,天子姬诵和众诸侯齐舞《云门》。
周成王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隆重的燕礼,在周王宫第三排的后太殿中举行,后太殿是专成用于举行宴饮的大殿。
丑时,王宫的礼官开始布置当日燕礼所需的一切用具。后太殿坐北朝南,殿门在大殿的南侧,门之下又有台阶,王宫的膳宰官在后太殿的东侧,为群臣准备饮食,王宫的乐师,为燕礼布置好钟磬乐器。在后太殿东阶的东南方向对着东边屋檐滴水的地方,放置了用于洗手的洗,盛酒的罍在洗的东边,盛放酒器的篚在洗的西边,盛饭食的篚在洗的北边。后太殿的内部有两根楹柱,用于支撑大殿,司宫官在东楹柱的西边放了两个盛酒的方壶,方壶的南边,放置了两个天子使用的酒器瓦大,还有盛放祭品的丰,还有遮盖东西用的粗葛幂和细麻幂。在后太殿的里面,司宫官为众宾客设置了席位,殿正中央放置了禁。
一切准备就绪,巳时,天子姬诵进入大殿,大殿最里部有五级台阶,台阶上有一处高堂,堂上是天子的席位,姬诵登堂就席,面朝南,幕人引三公九卿、各公侯从门的右侧进入,面朝东就坐,大夫、各伯子男从左侧进入,面朝西就坐。众诸侯坐定,天子下堂,先向三公九卿、各公侯爵行揖礼,后向大夫、各伯子男爵行揖礼。众臣起身回礼。
射人官上殿,向天子姬诵请命:“大王,请任命本次宴会的主宾”,姬诵回答:“任命虢公姬仲伯父为主宾”。射人官来到姬仲面前,将天子的命令转达姬仲,姬仲起身上前,推辞道:“臣不敏,不堪担任主宾,请大王另行任命”,射人官又将姬仲的话转告天子,姬诵再次任命姬仲为主宾,姬仲来到殿前,接受任命。主宾姬仲出了大殿,站到殿门外,面朝东站立。
幕人于此时来到东阶下,命拿瓦大、盖巾和进献食物的幕人进殿,拿盖巾的人从西阶登殿,站在方壶的南面,膳宰官则向诸位公卿诸侯进献美食。
幕人引主宾姬仲进殿,主宾姬仲进殿之后,来到天子堂前,天子姬诵走下一级台阶,向主宾拱手行礼。行完礼,天子姬诵再次登堂就席,主宾姬仲也从西阶登上堂,坐在天子的右边,面朝南。主宾坐定,宰夫官姬黍从西阶登上堂,代表天子主持燕礼,并向主宾姬仲行两次拜礼,主宾姬仲回礼。行完礼,主人姬黍下堂,来到洗边,面朝西北洗手,洗完手,又坐下拿喝酒用的觚来洗涮,主宾姬仲下堂,来到洗边,稍稍走上前,对姬黍说:“谢洗觚”,姬黍把觚放到篚中,说:“这是应当做的”。主宾姬仲重新登堂,主人姬黍也拿着觚登堂就坐,主宾姬仲再次向主人姬黍拜谢洗觚,主人则将觚放到主宾的右侧回拜。这时间,捧酒罍的礼官上了堂,拿下酒罍上的幂,主人姬黍拿起酒罍,向爵里斟满了酒,礼官再把幂盖到酒罍上,主人姬黍端起酒爵向主宾姬仲进献美酒,主宾姬仲走上前接受美酒,回到原位,主人姬黍为送上的美酒行拜礼。
<!--PAGE 5-->
膳宰官走上堂向主宾姬仲献上脯、醢,主宾姬仲从座位上站起,膳宰官又将盛有牲畜肉骨的俎板放到了主宾姬仲面前的桌子上。主宾姬仲坐下,左手举着酒爵,右手端着脯、醢,他先将酒爵放到了俎板上的祭物的右边,又站起来,拿起俎板上的畜肺,尝了一下,就又把畜肺和脯、醢放到了俎板上,然后擦了一下手,拿起酒爵,进行祭酒。祭完酒,坐下喝酒,喝完酒,他把酒爵放下,向主人姬黍拜谢,说:“此酒味道鲜美”。
主宾姬仲拿着空酒爵下了堂,来到洗的南边坐下,将爵放下,拿起觚,进行洗觚。主人姬黍也下了堂,主宾姬仲站起来稍稍上前,感谢主人姬黍下堂,主人回谢。主宾姬仲又坐下洗觚,将觚放到了篚里,洗涮完毕,他站起,到台阶处,拱手向主人姬黍行礼,然后登堂,主人拜谢主宾洗觚,主宾回拜。这时间,捧酒罍的礼官上了堂,拿下酒罍上的幂,主宾姬仲拿起酒罍,向爵里斟满了酒,礼官再把幂盖到酒罍上,主宾姬仲端起酒爵向主人姬黍进献美酒,主人姬黍走上前接受酒爵,然后回到原位,主宾姬仲为送上的酒爵行拜礼。膳宰官走上堂向主人姬黍献上脯、醢,主人姬黍从座位上站起,膳宰官又将盛有牲畜肉骨的俎板放到了主人姬黍的桌上,主人姬黍坐下,左手举着酒爵,右手端着脯、醢,他先将酒爵放到了俎板上祭物的右边,又站起来,拿起俎板上的畜肺,尝了一下,就又把畜肺和脯、醢放到了俎板上,然后擦了一下手,拿起酒爵,坐下来祭酒,但不尝酒、也不拜酒,也不说“此酒味道鲜美”,直接喝完爵中的酒,然后放下酒爵,向主宾行拜礼,主宾回拜。
主人姬黍拜毕,拿着空酒爵下堂,放到篚中,开始洗手,然后又拿起象觚进行清洗。洗完了象觚,主人姬黍拿着象觚上堂,在觚里斟满美酒,面朝东北进献给天子姬诵,天子姬诵拜谢并接受象觚。主人姬黍再从东阶下堂,面朝北,向献上的象觚,行拜礼。幕人向天子姬诵献上脯、醢,膳宰官将盛有牲畜肉骨的俎板放到了天子姬诵的桌上,天子也向主宾和主人一样进行祭酒,天子站着喝完爵中的酒,然后坐下,放下爵,向主人行拜礼,并拿着爵站起,将爵交给主人姬黍,主人姬黍回拜,接受爵,下堂,将爵放到篚中。
小臣官在东阶,向天子请命,请求天子任命献爵的人,天子命毕公姬高和随侯姬康为献爵人。姬高和姬康在东阶,向天子姬诵行两次稽首礼,天子回拜两次。二人来到洗的南边,面朝西,姬高先上前洗手、洗角觯,姬康后上前洗手、洗角觯。洗完角觯,二人来到西楹柱边的方壶处,从方壶中斟酒,斟完了酒,二人又来到东阶,放下角觯,向天子行两次稽首礼,然后拿起角觯站起,天子回拜两次。姬高和姬康坐下,宫士向二人献上脯、醢,膳宰官将盛有牲畜肉骨的俎板放到了二人的桌上,二人也像主宾一样进行祭酒,喝完了角觯中的酒,站起,走到阶前,放下角觯,向天子行两次稽首礼,天子回拜两次。二人站起,拿着角觯来到洗的南边等候。
<!--PAGE 6-->
小臣官请天子任命献觯的人,天子命令“一起进献”,姬高和姬康便将角觯放到了篚中,又从篚拿出象觯,进行清洗。洗完了象觯,二人登堂斟酒,斟完酒,依序将象觯献给天子,并下到东阶下,向天子行两次稽首礼,天子回拜两次。天子拿起二位伯父所献上的象觯,站起来,要用它酬答主宾姬仲,主宾姬仲下堂,在西阶行两次拜礼,表示感谢。拜毕,主宾再次登堂,向天子行稽首礼,天子放下象觯,回礼两次,然后拿起象觯站起,喝完了象觯中的酒,将空象觯交给主宾,主宾下堂,将象觯放到了篚中,又换新觯来洗涮。这时间天子命令道“不用换,不用洗”,主宾便直接登堂向象觯斟满美酒,并站在西阶上,向众公卿诸侯敬酒,射人官让姬高和姬康登堂,接受敬酒,二人走上前,主宾将觯放到二人右边,并向二人行拜礼,二人回拜,并拿着觯站起。
主人姬黍下堂洗觯,并从方壶中斟酒,从西阶献给诸侯代表鲁侯旦,司宫官为鲁侯旦在殿上铺上双重席子,放置在主宾的左边,鲁侯旦登堂,拜谢并接受酒觯,主人为献上的酒觯行拜礼。鲁侯旦辞让双重席子,司宫官撤掉双重席子,此时,膳宰官献上脯、醢,鲁侯旦坐到席上,左手拿酒爵,右手端脯、醢,进行祭酒。祭毕,鲁侯旦拿着酒爵站起,来到西阶,坐下,喝完爵中酒,放下爵,朝主人行拜礼,主人回拜,鲁侯旦回到原位。射人官又引众公卿诸侯登堂,鲁侯旦向众公卿诸侯一一敬酒,众公卿诸侯饮毕,回到原位。
在大殿西阶稍东的地方,设有乐工席,乐正官先登殿,面朝北站在席位的西边,小臣官引诸乐工进殿。小臣官拿着鼓和瑟,乐工从西阶登殿,面朝北坐。乐工唱了《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歌,唱完了歌,主人姬黍下堂洗觚斟酒,献给诸乐工,乐正官站起来,接受酒觚,主人在西阶上为送上的觚行拜礼。膳宰官献上脯、醢,乐正官坐到席上,左手拿酒爵,右手端脯、醢,进行祭酒,祭完酒,乐正官拿着酒爵站起,来到西阶坐下,喝完爵中酒,乐正官将空酒爵拿给主人,主人接过空酒爵,下堂,放到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