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龙记-第十二章 搏败成胜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搏败成胜(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时值凛冬,气候潮湿而阴冷,寒风彻骨,河上冒着水汽,云雾缭绕,迷迷茫茫,看不清方向。岸上的草木,茂盛依旧,并没有衰败凋零,高的耸入天空,矮的密密丛丛,形成两道屏障,犹如两道大山,将河裹挟其中。檀溪正处于枯水期,水位降低,流速缓慢。

顺着河道,漂流一天多时间,熊易率领的三千楚军,从檀溪绕进了汉水河,从汉水河开到了樊城。镇守樊城的褚国北庶长褚郸,此时正在璋宜国,围攻应城,一个月前,他亲率一万大军,从樊城出发,渡檀溪,千里奔袭郢城,只留下心腹褚代和一支不足千人的军队。

汉水河上,距离樊城还有百里之遥,有褚国烽火台,每处烽火台,都有褚兵看护。楚国大军压境,褚兵远远望见,迅速点燃烽火,擂响战鼓,吹响号角,沿河的烽火一座连着一座的点燃,江上冒起了浓烟。消息迅速传入樊城,樊城大夫褚代火速召集大军,有两千人,驾五十艘战船,出城迎敌。

两军在汉水河上搦战,熊易指挥大军,排开大船,通过水枪、长戈、弓箭,对垒褚兵。褚国不愧为应龙泽上的巨富,虽然主力战船不在,但留守的战船仍十分豪华,巨大无比,比楚国战船强得多,而且军队训练有素,虽然人少,但都作战勇猛,褚军很快占据了上风,压制住楚军。熊易眼见情况不妙,连忙祭出白面猿猴木客,木客擂起战鼓,唱起军乐,歌声高亢激昂,催人,身体顿时生出百倍的力气,楚军士气骤然高涨,如灌了神,换了人一般,勇猛无比。新生的楚军迅速扭转战局,直杀得褚军丢盔卸甲,夺船奔逃。

熊易指挥大军登陆,一举占领了樊城。大军上岸,众楚卒,如猛狼入了羊圈,对樊城进行一番大扫**,烧杀**掠,不过半日,一座繁华的樊城,火光四起,满目疮痍。在这蛮夷之地,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他们占领樊城,樊城全民就沦为楚人的奴隶,士卒们纷纷拿着抢来的财货,赶着虏获的奴隶,来到熊易面前邀功。熊易眼见樊城毁灭在楚国大军手中,连忙下令,命令众人停止抢掠杀戮,将楚卒召集到樊城渡口,当初,周成王将他封到楚地,给了他三个任务,镇边守疆、开疆拓土、宣化文明,如今正是向蛮人宣扬华夏文明的时刻。熊易参照周国军纪,在樊城渡口,向大军约法,严肃军纪,不得抢夺掳掠、不得滥杀妄杀、保护所占城市,并以仁义天道教化众人,要做文明之师。

众军在樊城大吃了一顿,丢下樊城,直接驾船奔赴宝康,占领褚都宝康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从樊城到褚都宝康要走三天时间,败下阵来的樊城大夫褚代,率残兵驾快船,昼夜不停地赶赴褚军前线,他要将将周军降临和樊城被占的消息传递给国君褚龙和北庶长褚郸。

另一边,褚国十万大军围攻璋宜国剩下的几座城,在猛烈的进攻中,璋宜是一大片陆地,河流湖泊都很少,也很小。同商业繁荣的褚国不同,这里农桑发达,城里城外,连区成片,都被开垦成了农田,璋宜国人中,有八成都是从事农桑,粮食充足,人口也比较多,因此兵源充足。璋宜军皆来自农民,他们擅长陆战,而不擅长水战,因此,在褚国大军攻入璋宜国之后,进展就变缓了许多。褚龙定下的计策是要速战速决,三十天内统一应龙国,他为了这三十天的行动,筹备了十年,他没有时间耗下去,一方面,军队出动太多,粮食供应困难,另一方面,夜长梦多,等到邓国、随国等大周诸侯朝觐回来,必然会趁机进攻空虚的褚国,他将面临两面夹击,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同前几天不同,这几天,任凭褚军挑衅,璋宜军就是紧闭城门,粮食一天天的减少,天气也逐渐寒冷起来,炭火也不足了,褚龙心急如火,吃不下饭,觉也睡不安稳,连连下命强攻,但几波攻击下来,都被璋宜国给杀了回来,而且损失惨重,士气受到很大的影响。

褚龙坐在大帐,同军中将领商量对策,如何破解当前困境。

“大王,我们已经连续进攻了二十五天,将士们都很疲惫,厌战情绪越来越严重,我们得赶快拿下这六座城啊,如果不能在这一皮之气泄掉之前,征服璋宜,再往后,我们的处境就危险了!”褚国太师褚酉说。

“孤怎不晓得,那夏无宜闭门不战,实在是令人气恼!”褚龙说。

“大王——”

“——哪位将军有好的对策,拿下这六座城,孤重重有赏,到时间璋宜国国侯的位置就是他的!”

褚龙注视着众人,众人相互环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冥思苦想,面露喜色,又摇了摇头,恢复愁容。

“大王,臣有一计,可破夏无宜!”大帐里,排在最末的中士姜缪说。

“——快说!姜卿,有何妙计,快说——!”

“大王,臣闻,商汤伐夏之时,连破十五城,困于鹅城,久攻不下,鹅城将军叔衍紧闭城门,任商军挑战,就是不出。伊尹献计,商军丢盔弃甲,佯装撤退,拔寨,后撤九十里,叔衍认为商军锋芒已过,率军追击,堕入商军彀中,此所谓,以退为进。那夏无宜闭门不战,确是击中我们的软肋,他知道我们时间有限,不能久拖,他正是在拖延时间,等邓国、随国的国君回国,他知道,到那时,我们是一定要回撤的。臣想,我们何不先来个以退为进,向城里放出消息,随君、邓君已经返国,先往后撤,让出几个城,那夏无宜必然以为我们要回防,定然率大军出来追击,那时,我们将他诱入彀中,再将他们一举诛灭!”

“好!就照你说的办!”

众人正在讨论如何破敌,突然水师大夫进了大帐,有重要消息禀报。

“大王,不好了!不好了!洞矶湖战船失火,损伤近半!”

“什么!——战船失火!怎么回事?”

“大王,前日夜,洞矶湖一百二十三艘主力战船失火,烧毁殆尽,看守战船的中士来报,当夜湖上起了大风,引燃了船帆,相连的多艘战船都失了火,中士们拼死救援,救回了三百多艘,十二名水师兵卒在救火中阵亡了!”

“孤多次下死令,防火向来是战船的头等大事,水师从来失火,是不是有人纵火?”

“臣一得到消息,便赶来禀告,具体情况还要到现场调查!”

“你即刻赶往洞矶湖,调查战船失火之事,另外着成赉來大夫,抓紧时间打制战船,将损失战船悉数补上。”

“是——”

水师大夫刚出大帐,大夫褚代又冲了进来。

“大王,不好了,不好了!”

“褚代,孤不是命你驻守樊城吗?怎么了?”

“大王,不好了!随国、邓国、楚国、周国四国联军,袭击了樊城——”

“——什么?他们回来了?这——这怎么可能!”

“大王,确实是,汉水河上有不计其数的战船,绵延几十里,鼓声震天。”

“这——怎么可能!才二十多天时间,他们怎么回来那么快!”

“大王,周国诸侯联军正进攻宝康!要赶快回去救援呐!”

“褚洞!孤命你亲率五千精兵,营救宝康——”

“——大王,臣以为此时断然不能回去,我们要乘胜追击,灭掉夏无宜,一旦回兵,定然陷入两面作战,此次出征就前功尽弃了!”太师褚酉说。

“——大王,臣以为要马上回军,营救宝康,否则,宝康不保!我们的粮道也难保!不用东庶长亲自回去,臣请命率领三千精兵回援宝康!”大夫褚徵说。

“大王,臣以为太师说得有理,此时绝不能回兵,我们要一举拿下璋宜,有了璋宜作为后盾,不愁日后夺不回宝康!此时回军,正中夏无宜的奸计,我们十年心血,就都付之东流了!”东庶长褚洞说。

“大王,宝康不能不救啊!宝康有我们褚国数百年的基业,是我们的根基所在,一旦丢弃,对民心军心,都将产生巨大的破坏!不能不救啊!”大夫夏悼谏说。

“大王,臣认为褚徵说得有理,只有宝康在,褚国在,我们的根基就还在,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回到战前,我们不损失什么!日后可重组大军——”大夫雒成谏说。

众臣就回不回援,形成了对立的两派,但赞成回援的要多于不赞成的,决定权在褚龙手里。褚龙也拿不定主意,倾国出动,本就冒着巨大的风险,如今目标尚未达成,此时撤军,定然前功尽弃,若不撤军,也不知周国联军有多大阵势,若联军阵势浩大,不回撤,褚国就难保,说不定整个应龙国都将面临亡国的风险。

“周国是外人,夏无宜是内人,灭璋宜事小,保国家事大!孤决定撤军——”

“大王,不可撤呀!不抓住这次机会,就再也没机会啦!”

“诸位不要再谏,孤已决定!褚国是我国家,立业根基,绝不能丢在我的手里,如今战局尚不明朗,我们不清楚周国到底发了多少兵,保全起见,东庶长褚洞先率五千精兵驰援宝康——”

“诺!”

“大夫雒成,你即刻传我命令,赴应城,命北庶长褚郸回援樊城,务必夺回樊城!”

“诺!”

“众卿士大夫听令,全军即刻收拾行装,返国——!”

“诺!”

褚龙下了命令,大军开始徐徐后撤,二十多日的征战,十万大军,还存有七万余,在进攻的时候,每当攻下一城,褚龙就约法三章,命令大军不得扰民,以期赢得民心。但现在是回去,又是撤退,越来越多的底层褚卒,开始不遵法纪,抢杀**掠,他们中,很多是商人出身,战前动员时,褚龙曾向他们许诺,一旦拿下璋宜和京山,将把璋宜国和京山国的土地山川封赐给他们,他们这才愿意参军,如今大军撤退,美好的愿景,化为泡影了。苦战一场,兄弟阵亡,到头来一无所获,心中自然怨愤,如果不拿点什么东西回去,那这买卖真算得上是赔干赔净,血本无归,自己真是比驴子还愚蠢!

此刻褚龙一心担忧宝康城的安危,自然也顾不得这么多,军队章纪形同作废,众兵卒在郢城杀烧**掠,无恶不作,郢城一时间乌烟瘴气,郢城的百姓和贵族,奋起反抗,袭杀褚国兵卒,双方关系形同水火,百姓们热切盼望着夏无宜国王杀回来,解救他们。

再说夏无宜这一边,夏无宜下令,众军没有命令不得擅自出城迎敌,高筑墙、固城门、广积粮,只等着椒生和少阳那边的消息。一日,他正同侯叔羊喝茶聊天,突然大夫夏洙来报。

“大王,好事情!好事情啊!褚龙撤军了!”

“什么?这是真的?”

“是啊!褚郸、褚洞都撤了,是确切消息!”

“——好啊!”

“大王,我们要不要出城追击?”

“好——,追——!你即刻率领三千精兵出城追击——!”

“——诺!”

夏洙立刻到校场点兵,他决定亲率三千大军,追击褚龙,誓要收复郢城。夏无宜也来到校场,命侯叔羊将诸将领召齐,将褚军撤退的消息告诉诸将领,众人一改往日之颓靡,精神大振,纷纷请命出城,诛杀叛臣。

众将领正欢欣雀跃之时,熊易和夏少阳驾七香车从天而降,夏无宜连忙率众臣迎上前去。

“椒生,应龙国真的要感谢你呀!”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