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灭了应龙,冰雪消融,气温回暖,虽有大水漫溢,但好在应龙泽百姓都提前逃到了高处。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没有什么反常,熊易和昭华观察了一阵,驾七香车离开龙首山,飞往鸿山,同少阳和孩子们团聚。
自熊易和昭华出外寻找扶桑神木,少阳便承担了熊易的责任,一方面,她要处理政务,安抚鸿山避难的楚国臣民,调派存粮赈济饥寒,另一方面,她还要照顾王子和公主们,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半月下来,因为吃不到新鲜的食物,加上身体疲累,少阳明显瘦了,又不慎染了风寒,连日头晕眼花,卧床不起,每日只盼着熊易回来,好在有叔父熊莱在,静心调理,并无大碍。这一日,少阳正沉睡,忽然听到一声巨响,便惊醒了,只觉天摇地晃,山洞里混乱一片,孩子的哭声、瓶罐翻倒破碎声、燃烧声,响成一片,掸王熊华和越王熊予费力抬着她逃出了山洞。
众人逃至洞口,大地晃动停止了,这时间,天空前所未有的明亮,久违的阳光出现了,换了一个世界。众人都站在雪地里,欢呼雀跃,享受阳光,少阳看着,虽不知怎么回事,但情况似乎在转好,心情也跟着众人好了起来,病也去了三分。
熊易和昭华归心似箭,七香车以最快的速度返回鸿山,沿途,路过楚国各郡上空,熊易又忍不住降下去,到各郡的避难地,查看受灾情况,各地百姓从空中看到御龙车而行的熊易和昭华,都如见神明,跪地叩首,熊易向各郡郡主询问灾民救济情况,并说明了诛杀应龙的情况,告诫众人注意积雪融化而来的水灾,提前做好准备。抵达鸿山时,已是黄昏时分,此时是六月,正值盛夏,一天的曝晒,鸿山阳处的积雪迅速融化,忍过了严寒的草木冒了尖,灾难中幸存的动物也都出来了,住在山洞中的楚国百姓却都不敢妄动,等待官方的命令,有些胆大的却已经迫不及待地下山回城了。
七香车飞抵鸿山,南麓的郢城百姓看到熊易和昭华,如孩子见到父母,跪地膜拜,欢呼雀跃,熊易和昭华也向众人挥手致意,早有人将消息报给少阳。当熊易和昭华降落鸿山行宫之时,少阳率众人早已在宫外结队等候,熊易和昭华下七香车,少阳和众王子公主立刻围了上来,大家相互拥抱,哭泣,欢笑,庆祝劫后余生。
当晚,楚王熊易在鸿山行宫摆宴,宴请王室诸人和公卿大臣,大家坐在一起,欢谈畅饮,熊易将在纳西世界探险和诛杀应龙的故事讲给众人听,众人直呼精彩,直喝到深夜才散去。第二天,楚王熊易在鸿山行宫召集公卿大臣,商议救灾和重建事宜,命令司徒雏文化在鸿山应龙神庙搭设祭坛,国祭应龙,加封应龙为“帝应”,享国父尊,享楚国国君世代祭奠,命令京畿郡郡主熊羊先行返郢,查点郢城灾情,修葺太庙、王宫,以待王室,任命上大夫侯颖、 熊雄、夏承、雏癸为王使,奔赴楚国各郡查点灾情,指导救灾。
郢城位于应龙泽的边缘,在这次大灾中,土地沉降不多,积雪融水都向南流进了汉水河和沮洋河等河流中,暂时没有水灾之患,楚王的命令颁布之后,鸿山各地避难的百姓提家携口,陆续下山回城。凉风吹拂的夜晚,绿叶瑟瑟,站在鸿山上,熊易远观郢城,昔日的万家灯火又都点亮了,看着明亮的灯火,熊易感慨万千,这是多么的美妙,只恨不能永驻,感慨之余,心中又生出隐隐的不安,那应龙是造物的天神,该是有无上的神力,怎会如此轻易地被人给杀了,而且是被自己养育一千年的人给杀了,这种恩将仇报,他会不会心生怨恨和报复呢?
六月二十六日,京畿郡郡主熊羊返回鸿山,向楚王汇报郢城的修葺情况,并迎接楚王回宫,楚王熊易赞赏熊羊的政绩,并下令王驾择吉日回城。七月三日,由鸿山守军护卫,楚王和王室共五百余人,驾三百辆马车,从鸿山出发,浩浩****,返回郢城,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
各郡郡主派使者陆续抵达郢城,向楚王汇报救灾情况,受灾最严重的是璋宜郡、京山郡、宝康郡、禹海郡,共有三十一座城市、六百七十三个村庄被淹,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余亩农田被毁,五十六万七百三十人丧生,其中大多数人死于水灾、疾病、寒冷、饥饿。璋宜、京山、宝康有许多百姓在看到应龙复活带来的是雪灾而不是水灾后,想着无事,便又偷偷下山回到村庄,在大水来袭时,来不及撤离,被卷入汪洋。另外,楚国的少阳郡、川郡、禹海郡,还有江龙国的嘎达长老大部、呙氏长老大部、黑女长老大部境内,有三十七座山和二十六座城神秘消失,地上留下许多大坑,坑中灌入了水,形成了大湖,山上避难的人不知所踪,加起来有三十多万,楚王熊易听闻,震惊不已。在京山郡以东、禹海郡以北、京畿郡以南、宝康郡以东出现了一座大海,有四十多万人被大海吞噬,禹王海则由于土地上升,海水枯涸,变成一座大山。
在众多使者的汇报中,有一个问题尤其值得重视,京山郡使者夏辇提到了怪物,据他讲,京山郡南部有一座灶台山,灶台山下有一座灶台县,自应龙灾难之后,灶台山中出了怪物,怪物体型比象还大,形似野猪,身披铁刺,长着獠牙,全身如血,在灶台县百姓下山返城的途中,闯入人群,咬死了三人,撞死了六人,撞伤了三十多人,禹海郡、宝康郡、璋宜郡也有怪物出现的呈报,而且不止一个,怪物模样千奇百怪,有像熊的,有像鹿的,有像牛的,还有像人的。除了有山中的怪物,还有海中怪物,据宝康郡来报,宝康郡有商船在汉水河航行,遭到海中怪物袭击,三艘商船被毁。灾后的怪象还不止这些,赴璋宜郡指导救灾的上大夫夏承派人呈报,应龙死后,璋宜郡涢水县的稻田中突然出现一片神秘的森林,不知是什么树种,叶呈褐红色,味苦,发臭,占两亩之地,而且每天都在疯长。京畿郡来使呈报,应龙死后,郢城之北的明月湖每到夜间亥时都会无风起浪,汹涌起狂潮,南岸的稻田中出现金光,直冲天际。
怪物、怪树、怪光,应龙死后,灭种的大危机解除了,小危机却来了,熊易心中的隐忧变成了现实,虽然这些都不是什么影响全局的大事,但却造成全国人心惶惶,不能不重视。熊易立刻召见公卿大臣商议国内怪事,命令巫师骨蠖负责调查怪事频发的原因,命令下大夫熊燕会同各郡驻军诛杀怪物。
且说巫师骨蠖领了楚王命令之后,决定先从最近的郢城北郊的午夜暴潮和怪光查起,这里距王宫最近,也是楚王最担心的地方,因为应龙在复活前就有怪光和暴潮。骨蠖从郢城出发,率领门徒出了城,半日时间就来到了明月湖畔的怪事发生地,这里有一个村庄,叫夫人村,村里有一个叫马公的农民,怪光就出现在他家的农田里。骨蠖首先找到了夫人村的村公夏白,他是应龙国的王室宗亲,第九世祖是应龙国国王夏陶,按族谱记,是当今楚国王后夏少阳的叔叔,骨蠖向他通明了来意,夏白带骨蠖来到马公的农田,找到了午夜发出怪光的地方。
夏白向骨蠖介绍,夫人村有六百多年历史,是郢城北郊排第一的大村,有良田万亩,在六百五十年前,荆地大旱,应龙海水位下降,璋宜陆地露出了水面,三湘夫人亲率一部分应龙族人从鸿岛出发,驾船渡过蓧河,来到璋宜陆地,船队停靠在在夫人村这个地方,三湘夫人带领众人开垦荒地,建造房屋,修筑水利,种植农桑,后人为了纪念她,就把村子称作夫人村,后来,海水下降,璋宜陆地越来越大,与鸿岛连成一片,鸿岛就变成了鸿山,鸿山上的应龙族人都迁到了璋宜陆地上,创建了第一座城,就是郢城,所以郢歌中唱道“鸣鹿涉水兮,三湘夫人渡蓨原”。
骨蠖知道,三湘夫人是应龙国开国之祖夏大皓的曾孙女,她的父亲是夏大费,有“大费公”的称号,大费公是一位雄主,自夏大皓率残军从无姜国逃到鸿岛,创建了应龙国,国内仍然沿袭古老的禅让制选拔部落首领。夏大皓死后,将君位禅让给了夏猱,夏猱死后,将君位禅让给了阴贾,阴贾死后,又将君位禅让给了鬼女,鬼女为国君时,大费公是他的太宰,此时,鸿岛上发生了叛乱,奴隶牛丹杀死了主人鬼丘,然后纠合了数百名奴隶在鸿岛南麓的驴公岛起义,杀死了许多平民。驴公岛是鬼氏家族的势力范围,鬼氏家族是应龙国内一个新崛起的部落,部落先祖鬼鞍本是夏大皓的火师,因在应龙国的建国大业中立了功,被封到鸿山南麓,此时,鬼氏部落的首领正是应龙国国君鬼女,鬼丘是鬼女的弟弟。鬼女命大费公镇压牛丹叛乱,大费公亲率五百名夏氏部落军人从鸿山北麓出发,大军势如破竹,迅速平定了奴隶叛乱,生擒牛丹。大费公从牛丹口中得知了奴隶叛乱的原因,原来鬼氏严酷压榨奴隶,把奴隶当豕犬看待,牛丹的父母均被鬼丘处死,他忍无可忍,将鬼丘杀死,大费公深明大义,向鬼女建议废除奴隶制,鬼丘死后,鬼女失去了鬼氏家族的后盾,被迫答应了大费公的要求,同时他又害怕大费公的实力,为了自保,决定将君位禅让给大费公,大费公三次推脱,鬼女执意禅让,大费公只好接受。
大费公继位应龙国国君之后,废除了奴隶制,将所有奴隶的身份提升为平民,享有同应龙国各部落平民同等的权利,受到奴隶们的欢迎,但也受到应龙国各部落贵族的反对。大费公冒着巨大的风险,学习无姜国夏亢伯,加强集权,废除部落制,废除禅让制,自立为王,称“应龙王”,这次变革开启了夏氏应龙国六百年的基业,从夏大费一直传到了夏无宜。大费公为了表明他废除奴隶制的决心,将他的女儿夏三湘下嫁给了牛丹的儿子牛颖,夏三湘就是三湘夫人,三湘夫人嫁给牛颖之后,并没有因为牛颖地位卑微而轻视他,而是像平民妻子服侍丈夫一样服侍牛颖,夫妻二人幸福美满,生了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成为应龙国夫妻们的榜样。后来,大费公因病去世,三湘夫人的哥哥夏大吕继位,夏大吕性情阴弱,拥护奴隶制的贵族集体向他发难,要求恢复奴隶制,三湘夫人坚决反对,在朝堂上同贵族们论战,最后,虽然没有恢复奴隶制,但贵族同新平民的对立却加大了,由奴隶而来的新平民虽然名义上同普通平民是平等的,但实际上依然受到歧视和不公,他们只是在大费公的帮助下,得到一些贫瘠的耕地,从事底层的捕猎、打鱼和歌姬。六百五十年前,荆地大旱,应龙海水位下降,鸿山之东的海中出现了一块荒地,三湘夫人和牛颖商量,与其在应龙国受气,还不如离开鸿山,去荒地上开辟新世界,牛颖认为三湘夫人说得在理,便召集新平民们,同大家商议,最后有一百五十八人同意跟随三湘夫人去开垦荒地,后来又有一些人加入,再加上三湘夫人一家,凑够了两百一十六人,从鸿山出发,航行了一天一夜,抵达了璋宜陆地。
三湘夫人带领众人开荒种地,荒地渐渐成了良田,看到璋宜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更多的人从鸿山搬到了璋宜,璋宜获得了空前的大开发。应龙海水位越来越低,鸿山和璋宜陆地逐渐连成一片,变成了璋宜大陆,在三湘夫人的邀请下,应龙国第三代国王,夏大吕的儿子夏詹决定在璋宜陆地上建一座新王城,最后选定了涢水河畔的郢地。
骨蠖和夏白来到马公家的农田,找到了午夜发光的地方,这里同别的地方并没有什么不同,一样是刚翻过的新土,土里是刚发芽的稻子。骨蠖发现田的东头有一个大坑,如井一般,有三丈多深,他询问马公是怎么回事,马公解释这是他为了调查地上发光而挖的,骨蠖问他有何发现,马公回答除了土什么也没有找到。骨蠖跳到坑中,摸了摸坑壁,搓了搓泥土,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他决定到亥时,亲眼看看怪光,再做判断。
骨蠖等待黑夜之余,命令随从就着马公挖的坑,继续往下深挖,他和夏白则来到明月湖畔,沿着明月湖和涢水河,继续调查。
“这里以前出现过什么怪事没有?”骨蠖问夏白说。
“没听说什么怪事啊!这几百年来夫人村一直都很平静,有过人祸,像战争、瘟疫,还有旱灾、水害,这些都不能算作怪事!”
“那有什么传说没有?”
“传说?”
“我年轻时听老人讲过,在六百年前,有一天夜里,从西方飞来一个巨大的火珠,坠落在鸿山以东的海中,接着出现了大地震,应龙海涨了两丈高的大潮,你知道这事吗?”
“没听说过,其实我也不是本地人,曾祖父那一代,在对无姜国的战争中立了功,国王赐了这块封地,我们家就从郢城搬到这里。”
“这午夜怪光也许与六百年前的飞天火珠有联系,六百年前这里一定发生了什么!夏老,这地方有没有三湘夫人的后人?”
“没有,没听说谁家是三湘夫人的后人,据说郢城创建之初,三湘夫人的后人就被国王接到郢城去了。”
“那这里还有没有当年追随三湘夫人第一批迁到这里的奴隶后人?”
“太师有所不知,我们脚下的这座夫人村不是六百年前三湘夫人创建的那座夫人村,六百年前的夫人村在郢城的东城,那里是璋宜陆地最高的地方,六百年来,应龙海水位下降,璋宜陆地也越来越大,夫人村迁了四个地方,这里就是第四个。”
“那人也跟着迁了吗?”
“太师有所不知,奴隶是非常讨厌他们奴隶的身份,他们是最早随三湘夫人来到璋宜的,在三湘夫人的领导下,开垦了大片的土地,而且这些土地都得到了国王的认可,赐予他们世代继承,他们成了新大陆上的大地主,国王的座上宾,国王依靠他们的力量,削弱了鬼氏、阴氏、独氏、鹿氏这些贵族的势力,从此我们夏氏一门王权独尊,这些奴隶也就成了国家的新贵,他们许多都改了姓氏。太师,你想,那些大地主新贵族怎么可能还住在村里呢,他们一个人拥有的土地比三个夫人村所有的土地加起来还要多!”
“那现在夫人村里都住些什么人?”
“都是从外地迁来的,就说马公吧,村里一半的土地都是他的,他是个大地主,村里有五十多户佃农种他家的地,他祖上是夔龙国武陵人,铸铜发家,后来搬到宝康城,曾祖父马元是宝康城的大商人,田产、货船、铜产、盐产、牧产、玉器、丝绸、旅店无所不有,是宝康城四大巨商之一,褚国国君都要靠他资助才有钱打仗,马元死后,他的儿子们分家产,马公的祖父马守分到了璋宜的田产,马守一家就从宝康迁到了这里。”
骨蠖和夏白边走边聊,不知不觉亥时已近,二人赶回马公家的农田,但奇怪的是这一夜却十分平静,什么都没发生,地里没有发光,明月湖也没有暴潮,一直等到了天亮,都是如此。
<!--PAGE 5-->
“真是奇了怪!昨夜还是光芒冲天!”夏白说。
“你亲眼看到的?”
“是啊!不止我,全村的人都来看过,都可以作证!”
“这是怎么回事?”
“莫不是他知道我们在调查他?”
“他?你的意思是说这是个活物在作祟?”
“这我不知道!不过死物怎么可能一会儿发光一会儿又不发光呢?”
“有道理!”
“太师,你打算怎么做?”
“我记得你说过六百年前的夫人村在郢城城内?”
“没错!”
“那里是璋宜最高的地方,六百年前刚露出水面,也就是说,在六百年前,这里还沉在应龙海中!”
“太师说得有道理!”
“应龙在复活之前有满山发光和风暴潮的征兆,这次的怪光和风暴,国王一直有担心,这可能又是什么征兆?”
“啊?!难道又有什么东西要复活?”
“说不好!应龙这次复活给应龙泽带来了灭顶之灾,单一个楚国就有一百多万人死于非命,再来一次,我们可真要灭亡了!”
“我们现在怎么办?”
“既然地底下发光,那地下肯定有什么东西!挖!一直往下挖!不管有多深!”
“那挖到怪物怎么办?”
“挖到最好!现在它还没有复活,我们说不定还能控制住,趁机杀了它,等它复活了,我们再想除掉它就难了!”
“太师说得有道理!我现在就安排村民挖!”
巫师骨蠖在明月湖畔主持挖地的同时,楚王熊易在郢城王宫陆续接到多郡来使的报告,有更多的怪物出现,每天都有怪物伤人,各郡人心惶惶,有传言,一千年前,应龙泽上还没有人的时候,这里怪物统治的世界,怪物残杀生灵,惹怒了天神,天神下界制服了怪物,将怪物打入了魔窟,魔窟就在应龙泽的地下,天神派应、烛、夔、江四位神龙下界,镇压魔窟,楚王诛杀掉应龙之后,魔窟打开了一个口,怪物们逃出来了,不过这个传言完全推翻了广为流传的应龙传说,没有多少人信。还有人传言,应龙被杀之后,产生了对人的怨念,他的灵魂化成怪物,要向人类复仇,杀掉所有人类,这个传言流传最广,破坏力也最大。
各种传言流入宫中,郢城南郊也有怪物出没,熊易命人在郢城西郊筑了一座雄伟的“帝应”神庙,命雕师黎剁用最好的木头雕刻“帝应”神像,供奉在“帝应”神庙中,又命人在郢城北郊搭设神祭台,率群臣百官、王室宗亲,抬六牲,用超规格的祭礼,祭祀“帝应”,祈求“帝应”平息愤怒。
除了祭祀“帝应”之外,熊易还任命下大夫褚瘦马为诛杀怪物大臣,瘦马率领一千大军围猎怪物,但一无所获,各郡也没有捕获或者杀死怪物的报告。熊易每天都坐立难安,比在鸿山山洞中的时候,更感觉到内心的绝望,只能借酒消愁,头上白色完全压倒了黑色,皱纹爬满了脸,眼睛也出了问题,看东西模糊不清,好像被夺走了几十岁,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应龙茧崩裂的画面,联想到现在吃人的怪物,他开始反思当初诛杀应龙的决定,人是不是真的太过自私,他又开始幻想,那应龙不是恶龙,多次拯救人类于危难之中,他的复活对应龙泽或许不是坏事,或许他复活之后会有妥善的办法再救活应龙泽,现在应龙已死,人还能该向谁求救呢?看着熊易一天天苍老,昭华劝慰他“人决定不了神的事,事情不能总是顺遂人意,你已经竭己所能了,百姓们看到了你为他们的付出,结果怎么样,交给神吧!”,少阳也劝慰熊易“国难当头,臣民们翘首以盼,等你带领他们战胜困难,绝处求生,我知道你现在身心俱疲,心力交瘁,你经常说你是一国之主,不是为一个人而活,而是为楚国而活,那么现在我要你振作起来,楚国在等你,臣民也在等你,你不能倒下!我们还在,楚国还在,希望还有,我想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定能想出办法来,一定能打败怪物!”。
<!--PAGE 6-->
一天,京山郡郡主夏蚤遣使者猪绍来到郢城,向楚王汇报京山郡捕猎怪物的事,熊易看那猪绍颇为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