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炉,很大的炉子,炉中烈火熊熊。
小道姑手拿芭蕉扇,漠不经心的扇着火。
自从上次为悟空叫好,老君再也不带她到凌霄殿了,整天只能在宫里看炉烧火。
太上老君带着两个道童走进。
老君神色郁郁,问小道姑:“玉娇,今天炼到第几日了?”
玉娇道:“八十一日了。”
老君道:“今日九转金丹就要炼成,你要小心看炉,不要误了火候。”
玉娇道:“是。”
老君坐在八卦炉前,闭目用功。
玉娇拉过一个道童,问:“银娇,道祖今日怎么闷闷不乐的?”
银娇:“你不知道,今天凌霄殿出人命了。”
玉娇问道:“什么人命?”
银娇道:“前两年偷下凡间的那个玉清宫侍女,回来了。”
凌霄殿,庄严肃穆,三圣高坐在上。
冰冷的金砖地上,跪着一个白衣女子。
那白衣女真是漂亮,脸如白莲,发如堆鸦,头上插着一朵白芍药花,伸出玉一般的手指,拭去眼角的泪。
玉帝怒道:“你这贱婢,天上有何不好,为何私自下凡,偷配凡人,真是**奔无耻,伤风败俗。”
说到这里,金娇走过来,打断话头道:“还有脸说人家,你妹妹瑶姬,外甥女杨婵不都是私配凡人,老鸹笑话猪黑……”
银娇急的直打他:“别打岔,等我说完。”
凌霄殿,王母道:“私配凡人也就罢了,为何偷入桃园,盗我仙桃。”
白衣仙女道:“娘娘容禀,我丈夫生了重病,非蟠桃不能救命,万望娘娘开恩垂赐。”
王母怒道:“住口,我那蟠桃是给神仙吃的,怎能给你那野男人?”
玉帝道:“贱婢触犯天条,罪不容诛。”
老君道:“陛下,念她年幼无知,饶她一命吧。”
王母道:“若是饶过这贱人,天庭颜面何在?”
玉帝道:“娘娘说的对,绝无饶恕之理。”
白衣女就擦干眼泪,站起身来,指着玉帝道:“姓张的,你当我不知道你?你是为了权力,不惜一切的人,为了维护你的权威,你鱼肉苍生,视人命为草芥;为了巩固你的统治,你动辄发威,镇压异己;为了保全你的面子,你断绝人伦,把亲妹妹和外甥女都压在山下,别看你锦衣玉带,道貌岸然,实则是一个连凡夫俗子都不如的小人。”
玉帝气的胡须直抖,说不出话来。
王母道:“反了,反了。”
白衣女又指着王母道:“还有你,老鸨婆,你有何德何能,敢称地仙之祖,不过仗着有两棵破树,就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可那蟠桃再金贵,比得上一条人命?你活了诺大年纪,可曾爱过嫁过,享受过男女之爱,你这个可怜的、没人要的老婆子。”
王母气的咬牙切齿。
白衣女又环指众仙道:“还有你们这些仙人,整天高高在上,谈玄说空,把情欲看成洪水猛兽,可犯人都有感情,禽兽都有欲望,无情无欲,简直禽兽不如!”
玉帝拍案大怒:“卷帘!你是死人吗?任由这贱人大肆狂吠?”
卷帘皱眉道:“押起她来。”
两天兵上前欲抓白衣女。
白衣不等天兵来,猛的一冲,头撞金阶,血流满面。
众神大惊失色。
玉王:“这样死了,便宜她了?将这贱人推到南天门外,用天火焚烧,挫骨扬灰。”
王母道:“陛下,我那蟠桃园经常被盗,不如留她一副尸骨,挂到园外,警示众人。”
玉帝点了点头。
两天兵抬着女子的尸首下。
那边,老君轻轻一声叹息。
银娇讲述完,对玉娇:“你整天说凡间好,现在知道思凡的下场了?”
玉娇道:“人死了还要焚尸悬骨,心肠未免太狠毒了。”
金娇道:“轻声,小蹄子口没遮拦,早晚死于话多。”
老君双目微闭,轻轻咳嗽一声。
三人赶紧住口。
悟空蹦跳着走进道:“老官,俺老孙找你耍耍。”
太上老君道:“原来是大圣,请坐请坐。”
玉娇拿来一蒲团,悟空坐下。
悟空坐下道:“老官忙啥哩?”
太上老君道:“炼些九转金丹给赴蟠桃会的神仙服食。”
悟空道:“蟠桃会?”
太上老君道:“每年三月三,王母都要在瑶池设蟠桃宴,款待众仙,大圣今年去过,自会明白。”
悟空道:“原来如此。”
老君道:“听说大圣有一根如意金箍棒,可否容贫道一观?
悟空脑子一闪,想到金箍棒上的字。
“太上老君制,莫不是讨棒子的。”
悟空捂着耳朵笑道:“今日来的匆忙,忘带了,改日吧,改日吧。”
太上老君宽厚的笑笑,又问道:“大圣,你神通广大,是哪个师父传授的?”
悟空眼珠转转。
“日后不准你说是我的徒弟,我也不再见你。”
悟空笑道:“俺老孙天生这般本事,并无人传授。”
老君道:“果真是天地之间一慧根,我看你有些道行,传你一卷道德经如何?”
悟空道:“好好好,正要听老君讲道。”
老君闭着眼睛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门……”
小道姑认真地听着,不时拿眼睛瞥悟空。
悟空则没兴致,就像学生听讲,老君讲完,他已经快睡着了……
老君睁开眼,问悟空道:“大圣都记住了吗?”
悟空惊醒道:“呕,记住了,都记住了。”
老君道:“那可曾悟到什么道理?”
悟空道:“尚未悟到。”
老君道:“这卷经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大圣你脾气高傲,性格刚硬,处处争强好胜,难免碰壁。多参悟此经,可以平息争竞之心,大有好处。”
悟空道:“俗话说‘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俺老孙在花果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得已到这天庭做个劳什子的官,空有一身本领,处处受人轻视,怎么能平息争竞之心?”
老君笑道:“争未必争得到,不争未必得不着。柔弱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与世无争,才是长久之道。”
悟空道:“这世上有人刚强,有人软弱,就如同牙齿和舌头,从来都听说牙咬了舌头,没听说过舌头咬了牙的,人不刚强,难免受人欺凌。”
老君道:“大圣只见年轻人牙齿咬了舌头,却不见耄耋老翁,牙脱齿落,舌根不坏。那时牙齿拿什么来咬舌头?
悟空语塞道:“这……”
正在坐而论道的功夫,一个仙官来到道:“奉玉皇之名,请道君到玉清宫议事。”
老君对悟空道:“大圣,圣命召唤,少陪,少陪。”
一干人走出屋子。
门口台阶上,青牛抱着腿坐着,嘴里叼着一根狗尾草。
老君道:“牛儿快现出原形,载我到玉清宫。”
青牛看看那小道姑,埋怨道:“屈屈两步路程,还要我驮。”
老君嗔道:“牛儿休得罗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