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铜琶录(《虎啸龙吟》)-第五回 风雨聚萍踪矮屋寒灯团客影 烟霞留芳躅灵猿毒蟒窟蛮乡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回 风雨聚萍踪矮屋寒灯团客影 烟霞留芳躅灵猿毒蟒窟蛮乡(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据说这条蟒皮剑匣,也是一件希罕东西,与寻常蟒皮不同,系用千年毒蟒皮炼制而成,坚韧异常,刀剑不透。不过歹毒非凡,内家功夫没有炼到出神入化的人,绝难使用这种兵器。那时我们师父手执着那柄长剑,笔直的平伸着,初次一看,真不信这样刚劲的剑,可以围了腰,当腰带使用。不料师父左手略一抖弄,那条蟒皮也立刻挺得笔直,与宝剑一样平伸着。这样不奇,不知师父怎么一来,并伸着的一柄长剑,一条蟒皮,各自回卷过来,一忽儿,又退卷过去,恢复原状,后来此伸彼缩此缩彼伸,竟象活的一般。

“那时候我还似解非解,想不出其中奥妙,偷眼一看三师兄四师兄在旁看得不住点头,似已领悟其中道理。正想启口探问,师父两手向后一缩,长剑蟒皮同时直卷过来,象钟表里面的发条一样,蟠成两盘,随手搁在桌上,回首对我们说道:

‘这两件东面还是我亲手制成的,那时我在滇黔交界万山丛中,采觅几种宝贵药材,偶然看见两条身长十余丈的千年毒蟒,争吃一只金钱花豹,斗得飞石拔木天昏地暗。最有趣的是两条毒蟒,昂头掉尾,天矫盘旋,居然混身解数,有声有色。只可怜山上无数大小猴子,抱着头满山乱窜,有的躲在怪石丛里边,互相紧抱,拥成一团,有的拚命爬在万丈大树,听得怪蟒一声怪叫,吓得掉下地来,脑浆迸裂!还有离毒蟒略近的几棵树上,躲着几只猿猴,正在抱枝梢瑟瑟乱抖的时候,偶然被两条毒蟒昂首看到,随意张口一吸,树上几只猿猴,象弩箭离弦似的投入血盆蟒口。此时两条毒蟒仿佛知道山上还有许多可口美味,何必为这一花豹自相苦斗?各自怪叫一声,把腰一拱头颈挺起丈余长,吐着火苗似的信舌,四面狼顾,寻找猴群。

<!--PAGE 5-->

‘这番情景,我立在对面山腰内,看得非常清楚。本想等它们自己斗得精疲力尽,再去除掉它们,免得多费手脚,此时一看两条毒蟒自己解斗,各自寻找猴群,知道再不过去,这般千百个猿猴,定无幸免!我从来不带兵刃,就随手折了两枝青竹梢,运了一股罡气先自满布全身,免得沾染毒气。预备停当,两脚一点,从松上面踏着枝梢,飞纵过去,接连几纵,已到对山,离毒蟒不远。先轻轻的立停在毒蟒背后一个山坡上面,一看有一条毒蟒已经转到山后,只剩一蟒兀自昂着头向树林上面四处寻找。我正想下手,不料那条毒蟒似已通灵,已知有人立在它的背后,突然震天价响一声怪叫,把头向地一伏,腰向后一拱,倒退了好几丈路,头也不回,就竖起粗逾担桶的尾巴,向我立的所在,呼呼带风横扫过来。这一着来得迅速非凡,倒也歹毒。我等蟒尾临近,身形一矮,从蟒尾底下斜纵出去好几丈远,未待立定,一个鹞子翻身,两脚略一点地,挺着两枝竹梢,觑定蟒腰直刺过去。自问这两枝竹梢,到了我的手上,不亚于两柄利剑,满以为这样刺去,毒蟒虽然不死,也得两个透明窟窿。哪知刺到蟒腰,全身光华闪闪的鳞甲,竟比钢板还坚,比犀革还厚,非但刺不进去,反被它腰眼一鼓,把我震得倒退回来。一想不好,赶快借反震的劲,身子往后一仰,足跟用力,又倒纵出去好几丈远,立定一看,蟒用尾扫不着我,也趁势掉过头飞立起来,似乎蓄势相待。只把两只怪眼淡淡如火注定了我立的所在,张开大口,怪吼连连,毒沬飞溢,似乎恨不得把我象吞猴子般的一口吞下肚去。

‘我知道毒蟒坚鳞护体,伤它不动,正想设法智取。忽然山后那一条毒蟒也自怪叫起来,与前山的蟒互相应和,怪声未绝!一眼看到山顶上两只灯笼般的蟒眼,金光闪闪的盘旋下来。此时我才明白先头那条毒蟒,故意停住不进,连连怪叫,原来它也知道今天逢到冤家对头,自己克不下,叫唤山后同伴,一同来攻。一场两蟒左右夹攻,确也不易应付。四面一看,近身一大片地方,略小的树木,都被两蟒相斗时,连滚带扫尽根飞拔,只剩得猿猴逃命的几株参天古柏、凌霄长松巍然挺峙。离身数丈开外,就有一株虬枝四攫半枯半茂的千年古柏,树身十人都抱不过来,一望树顶,直接苍穹,不觉得了一个主意。

‘不等山顶毒蟒游身下来,就从立的地方,倒执竹梢,双足一垫,两膊一振,一个燕子钻云,斜刺里飞上那枝古柏。又穿枝移干,向上接连几纵,纵到离地将近十余丈,立在一枝弩出的铁干上面,稳住脚根,向下一看,那两条毒蟒已会在一处,象双龙出水一般,一齐昂着头直奔过来。奔近树身,同时向上伸长项颈足有五丈长,向我立的地方张着大口,一起一落,喷出几口毒雾,一种腥秽气味,委实难闻。我立把手上青竹梢分出一枝,折成几段,先捡了两段,窥准一条毒蟒的血盆大口,用足劲,象发连珠镖似的发了出去。

<!--PAGE 6-->

‘那蟒正张着口喷出一阵阵的毒雾,这两枝竹镖,一先一后直贯喉中,霎时一股腥血,从毒雾中直射过来。那蟒似已不大好受,大嘴一阖,头颈向后一缩,退了好几丈,顿时全身在地上乱翻乱滚起来。树下还有一条毒蟒,似乎知道同伴受伤,一声狂吼,长尾向树身一扫,紧紧绕树数匝,从半树里伸出长项,把一颗大蟒头,向我立的所在直钻上来。这一来相距已近,颇也凶险!我赶忙把左一枝竹梢插向腰后,余剩几段竹节两手分拿,左右齐发,直取毒蟒双眼。竹镖出手,两足一点,一个黄莺织柳势,斜刺里飞上几丈外一株大松树上稳定身形。

‘回头一看,那条蟠在古柏上的毒蟒,象发狂一般,头尾乱摇乱摆,这样粗大的树也被它摇摆得枝叶乱颤,呼呼有声。再细看那蟒两只怪眼业已生生瞎掉,眼孔里一缕缕血花,箭也似的飞溅出来,一忽儿连声狂吼,从树上直泻下来。不料地上那条毒蟒,这时翻滚了一阵,也自几声惨叫,同时向那株柏树狂窜过去。两蟒一上一下,碰个正着,来势都非常凶猛,一碰以后一阵翻滚,登时纠结一团。那条瞎蟒看不见是它同伴,张开巉牙大口,向那条蟒乱啃乱咬。那条蟒眼未瞎,究是蠢物,又加喉咙内中了几枝竹镖,受了内伤,急怒攻心,正值红得两眼出火,也不管是敌是友,就同瞎蟒互相狠斗起来。

‘这一阵拚命大斗,比起初互争金钱花豹的时候,大不相同。只斗得山摇地动,走石飞沙,几株粗逾十围的参天松柏,被蟒尾一扫,树皮枝叶,漫天飞舞。我立的一株松树,偶然两蟒翻滚过来一碰一振,震得松顶上躲着的猿猴,象落果似的纷纷掉下来。我就双手一伸一缩四面去接,那几只猴子真也乖巧,待我向半空一接,就象小孩似的,拉襟钻怀,死命抓住。那时我一手接一个,一忽儿全身挂满了无数猴子,饶是如此,远一点的接不过来,摔下地去,立时成了个肉饼!身上的猴子,只看得吱吱惨叫。

‘我望下一看,两条毒蟒愈斗愈凶,愈咬愈紧,首尾相连,纠结成一个其大无比的蟒团,满山滚来滚去。蟒身灿烂夺目的鳞甲,映着昏黄的日光,闪闪的发出奇丽光彩,照眼生辉,倒是生平未见的奇观。倘然用花团锦簇一句俗语,来形容那时的光景,实在恰当不过!因为世上花团锦簇里面的凶险,也不亚于这两条毒蟒哩。后来那两条毒蟒滚来滚去,从前山直滚到后山去,在松树上看不见那两蟒的情形,就带着身上猴子轻轻飞身下来,一到地上猴子纷纷跳下,跪在我面前,突突乱拜。

‘我正在奇怪这山内的猴子怎么这样灵活,一念未已,突然猿啼四起,一霎时躲在草中的、钻在石缝的,无数大大小小的猴子,一齐迸跳出来,奔拢身边,高高低低跪了一地!口中不住的吱吱惨叫,都伸着手向后山乱指,又指指几处树下跌成肉饼的猴尸,格外惨叫得厉害。我明白这般猴子的意思,无非叫我到后山为他们除掉那两条毒蟒,我朝这般猴子微一点头,算表示应许他们的要求,又把手一挥从猴群里面跨了出来,大步向后山走去。边走边想,那两条毒蟒一条两眼已瞎,一条喉咙受伤,股焰已减去不少,可是这样粗笨的东西,遍身鳞甲又如此坚韧,立时要把它弄死真也费事!回头一看,那般猴子一个不见,想又四处躲避起来。我一人独自拐过山角,抬头一看,后山全是十余丈长形形色色的嶙峋怪石,象雨后春笋般,一处处参差不齐的朝天矗立,与前山松柏交枝,丛莽密菁的景象,大不相同。那两条毒蟒,兀自绞成一团,在怪石林内,骨碌碌乱滚。我身子一起,飞上一枝最高的松皮石笋顶上,朝下一看,此时两条毒蟒似已渐渐斗得精疲力尽,又加后山地形陡峭,势如建瓴,两蟒虽依然虬结一团,但也身不由己的朝山下滚去。再一看山下与对山并不相连,从山腰起就截然如削,变成一座千仞峭壁。极目望到峭壁底下,竟是深杳莫测,只听得水势澎湃,山谷回音就如万马奔腾一般。

<!--PAGE 7-->

‘这时绞成一团的两条毒蟒,从上滚下停留不住,就从山腰峭壁上面直滚下去。我从森立的石笋上面,纵下地来走近峭壁,再仔细一看峭壁底下,哪有两蟒踪影,似乎涧底奔流冲激声中,夹着几声惨叫,以后也就绝无声响,料涧底也是森立的尖锐怪石,两蟒身躯笨重,从这么高的地方掉下去,必定无幸!但是尚不放心。一看对山相隔不过十余丈路,似乎有一条羊肠仄径,直通涧底,若从这边山腰迂回过去,山径曲折,少说也有十几里路,不如平纵过去,省却迂折。思想定当,我正要撩衣飞渡,忽然前山一群猿猴,又从山顶蜂拥而来。这一次不象头次吱吱惨叫,似乎都欣舞欢跃,一霎时钻出笋缝,跑近身边,伸出前爪向东乱指。有几只较大的猴子,还牵住我的袍角,似乎是领导我走的意思。我明白这猴子已通人性,叫我向东定有用意,姑且跟着走去,看个究竟。此时千百只猴子,簇拥着一个不僧不俗的人,在那千仞峭壁之上,安步而行,也是一个千古奇观。

‘这样走到百步开外,两山松林夹峙,涛声盈耳,远望一线银瀑,迎面高岩中飞空而下,流入涧底,与怪石冲激,宛如雷轰足底,倒也雄奇奥险豁人心目。察看这个地方与对山距离颇近,恰巧对面一座危崖,陡然突出,崖畔一株巨干奇松枝枝倒挂,象乌龙探爪似的,横卧过来。这边也有一棵侧出苍松,孤悬空际,同对崖的松枝干交搭,合为一体,而且朱藤绕体,翠带飘风,远看真象龙飞凤舞一般。

‘这时我身前身后千百只猴子,一窝蜂争向两株交搭的松树上跑去,一个个攀萝踏干钻枝觅缝,从松树上渡到对崖,有几个又跑过来,拉我衣襟指向松上。我此时明白它们领到此地,原来为此。可是人身庞大,从密密交叉的松枝钻去岂不费事?就对跑过来的猴子略一颔首,猛然把拉住我衣襟的两只猴子,一手一只,夹在胁下,身形一纵微一跺脚,一个孤鹤横空势,飞向对崖。脚踏实地以后,先把胁下两猴轻轻放下,那两猴吓得蹲在地上,兀自抱着头,闭着眼,半晌动弹不得。崖上一大群猴子看我飞渡过来,又一齐拥到身边,围成一个栲栳大圈,居然学着僧人一齐向我合掌膜拜。不懂猴语无法交言,只得由他。且自四面打量下涧路径,猛一抬头,看见对面平滑如镜的峭壁上,深深的镌着一行行的字。每个字足有碗口大小,最后署款地方,还有密密的几行小字。远看过去一路龙飞凤舞的大草,刻得圆劲苍润,气势不断,笔法字态,似乎还有点面熟。

‘急忙飞步冲出猴围,赶到崖边仔细一看,原来刻着几首诗,还有几行跋语,诗曰:

大错铸成可奈何,芒靴踏破旧山河。

老僧惯作沾泥絮,又向人间走一过。

<!--PAGE 8-->

百丈飞泉淬剑锋,十年面壁伴孤踪。

今宵任尔化龙去,莫负深山百炼熔。

膻腥世界,莽和尚担不了,看不惯,且自结庐无人处,与千百袁公参无上禅。崖下有涧,蕴缅甸精铁无量,多事老僧,一腔热血,顿从心头百沸而起。取其半,约千斤,设炉置冶,取精用宏。迨崖上纳鹃十度花落,跃冶而出者八剑。叩之一一作龙吟,斫石试坚如腐解。袁公群起作胡旋舞以贺。余愀然,不知风尘中尚有几个肝胆男儿,能佩余剑否。越日,少林不空禅师间关至,告余少林遇奇祸,将成罗刹道场,促余赴急难,任护法。言未已,壁间八剑,隐隐长啸,遂投袂起。袁公群起遮留,泪随啼下,余亦黯然。爰蹑峭壁间,以指勒石,成诗二章,并次数语以志别。明臣百拙指书于莽歌崖壁。’

<!--PAGE 9-->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