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岳接过老冤的清明右图很认真地看了一遍。
整个过程花了一分半钟。
丘成岳问老冤:“请问怎样称呼?”
老冤说:“鄙姓冤。”
“哦,冤先生。”丘成岳指着画面分析道,“先看‘清明上河图’这五个字,确实用了宋徽宗赵佶独创的瘦金书。从画像看,宋徽宗本人胖胖的,却写出这种瘦瘦的字。他的字特点明显,但不容易模仿。模仿者往往吃力不讨好,因为只有一个人能把这种字写得好看。”
“就是宋徽宗自己?”
“对。冤先生,您看这字写得好看吗?”
老冤将五个字端详再三:“嗯,不好看。”
丘成岳说:“这就得出个教训——不是宋徽宗,最好不要写瘦金书。接着我们来看看双龙小印。这是宋徽宗的收藏印,在展子虔《游春图》等名画上出现过。这枚印很像真的呢。”
老冤高兴了:“只要印是真的,也能值不少钱呢。”
丘成岳提醒老冤:“字和印有关联的,如果字是假的,印也就很难不是假的了,尽管它看起来像真的。”
“不过在宋徽宗的作品里,是经常存在半真半假的情况的。”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使丘弹冰时时要跟父亲抬杠。“宋徽宗办了宣和画院,那些御用画家画的画都不落款,如果得到宋徽宗的欣赏,他就会题名、盖印,甚至写上一首诗。比如那幅很有名的《芙蓉锦鸡图》,上面有瘦金书、双龙小印,可就不是宋徽宗画的。”
丘成岳问女儿:“你的意思是,在冤先生得到的画上也可能出现半真半假的情况——宋徽宗盖上他的印,却让别人模仿他的字体题上画名?”
丘弹冰硬着头皮顶嘴:“你怎么知道宋徽宗不会这样做?皇帝高兴起来爱怎样就怎样,你管得着吗?”
丘成岳耐心地说:“这幅清明右图还有几个疑点。冰儿你说宋徽宗会在御用画家的画上题诗,不错,据明朝人李日华《味水轩日记》里所说,宋徽宗在《清明上河图》上题过诗,其中一句是‘水在上河春’。现在我们看看,图上有诗吗?”
老冤说:“没有。”
丘成岳说:“宋朝快结束时,《清明上河图》落到宰相贾似道手里。这个贾似道喜欢养蟋蟀,人称‘蟋蟀宰相’。他把自己的号‘悦生’刻了一个葫芦形的章。冤先生,您这图上有葫芦形的章吗?”
老冤说:“没有。”
鱼长跃问:“还有什么疑点?”
丘成岳说:“明朝有个奸臣叫严嵩,你知道的吧?”
“知道。”
“严嵩到处搜求名画。都御史王忬(shū)就暗暗留心,终于被他用八百两银子买到《清明上河图》,献给了严嵩。严府有个门人叫汤勤,是做装裱字画出身的,他去找王忬:‘王大人啊,我不贪心,您只要给我四十两银子就行了。’王忬不明白:‘我为什么要给你四十两银子?’汤勤说:‘您给了我银子,我就不告发你了。’王忬挺生气:‘你想勒索我?我有什么事怕你告发?’汤勤说:‘您给我们太师爷送了一幅假画。要是您答应付封口费,我就什么也不说了。’可是王忬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光这样臭,八百两银子买了假画。——冤先生,您也是这样想的吧?”
“是啊,”老冤说,“我也不相信我花五千块竟买了假货。”
鱼长跃问:“王忬没给汤勤封口费?”
“没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