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武双修难就难在时间的分配。
一天不过十二个时辰,再怎么想办法也不可能凭空多出几个时辰。
况且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
修道的时间延长,练武的时间自然就得缩短。
余轲得亏有罗盘傍身,能量漩涡通过对银甲尸丹和冰魄的淬炼,为他省去了大量的时间,这才能实现道武双修的时间平衡,不至于顾此失彼。
细想之下,余轲决定两条途径都要。
先寻一处武馆锻炼,等找到自己的战斗节奏后再去地下擂台。
毕竟余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嘴上说的只是想要熟悉近身战斗的感觉,而是打算将武道作为自己的底牌,给那些认定他是修士,想方设法近身的敌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道武兼修固然有众多坏处,可若是能成功,那么道与武之间的优劣互补也会让修行者的战力达到极为夸张的地步,更别提余轲的道武兼修都走在了远超同阶修士的路上。
无名修行法和元煞锻体术。
等到余轲在这两门功法的修行上登堂入室,同阶无敌将不再只是存在于幻想中的事情。
因此改头换面,为自己打造一个适合的新身份就显得格外重要。
要知道余轲未来肯定也得在江湖上行走,有些事情并不适合作为靖安卫的他去做。
如果能有个掩人耳目的假身份,那么以武夫的身份出现就再正常不过。
“想要个能光明正大四处行走的假身份,对别人来说兴许很困难,可谁让咱们即将要成为靖安卫呢,等明天进入正式的编制,你可以直接去临安府衙让他们给你现登记一个户籍。”
鲁辖见余轲说的练武不像是只有三分钟热度,侧着身借助旁边的二胡压低嗓子提醒,
“记得多给些钱,衙门里的人不会跟靖安卫过不去的。”
“这里边还有如此门道......你都从哪儿听说的?”
余轲有些惊讶后仰着上身,看向鲁辖问道。
这种官府和靖难司之间的潜规则按说外人都不该知晓.
鲁辖现在分明跟他一样都是新人,却对官衙里边的弯弯绕格外清楚,要说以前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余轲是不信的。
联想到鲁辖背井离乡来此的做法,余轲心下不免有所猜测。
“这你甭管,反正按照俺说的去做,保管错不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鲁辖显然不打算在这个话题上多谈。
余轲耸了耸肩,他不是热衷于窥探别人秘密的变态,鲁辖和他现在已是能够并肩作战的朋友,有些事情埋在心里就好。
此时湖心亭外的廊桥上正有七八名穿着清丽裙装的姑娘端着菜走来,陆续将手中的菜肴摆到两人面前,而从刚才就无所事事的舞姬立刻找到了表现的机会,开始为两人介绍菜肴的特色。
“嚯,这盘红烧羊肉确实美味,许久没吃到这么合我胃口的菜肴,今天这一趟算是来对了,待会儿走之前我也得去排个队,下次换我来请你。”
邀月楼的宴席虽然要价不菲,但是对余轲和鲁辖来说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前者现在是正儿八经的隐藏土豪,郑朝先的积蓄都在他手上,后者手头也是宽裕的很,否则也没法成为天香楼头牌的“榜一大哥”。
等到酒菜尽数端上来,舞姬撤往旁边开始迎合着乐师弹奏的乐曲摇曳身姿,为两人助兴。
“对了,你知道哪儿能做易容面具么,或者说能够让人改换样貌的器物。”
余轲端着酒杯,目光在舞姬和落凤山景间流连,过了会儿又像是想到什么,开口询问。
“这我倒是不太清楚,过几天灯市再次开启的时候你可以去碰碰运气,说不定能买到品相不错的易容工具,实在不行就去趟商盟,那边应该会有你想要的东西。”
易容工具不是什么稀罕物,无非是品质有所差别而已。
两人边吃边聊,闲谈着近期临安府发生的各种趣事,氛围轻松明快。
不过随着余轲注意到湖心亭上的一艘堪称豪华的游船,看见甲板上载歌载舞的公子哥,两人的话题很快回到靖难司和郑家的争斗上。
世家袭击靖难司镇压灾厄的队伍。
这种事不论放到哪儿都得掀起一场动**。
虽说余轲和鲁辖都还没到能够参与后续行动的级别,但两人因为先前在清风山谷内发生的事情,还是通过各种渠道探听到了此事的后续进展。
原本满腔怒火的吴,周两位统领返回临安府的当天就将此事上报,旋即带着大批人马直奔郑家祖宅,大有不给个交代就要将郑家掀翻的意思。
结果却是出乎余轲意料。
郑家也不知道拿出了何等筹码,最后居然让两位统领率队离去,靖难司后续似乎也放弃了进一步追究的想法。
毫无疑问,这是不寻常的。
“且不论乘坐机械飞鸢前往的第一支小队在清风山谷内身死道消是谁造成的,吴统领的几名亲信死在此次任务绝对跟郑家脱不了干系,吴统领要是不为手下讨个公道,明面上大家不说什么,私底下肯定会有不少闲言碎语。”
鲁辖摆手示意乐师和舞姬先离开湖心亭,接着才说起自己探听到的消息,
“据说郑家的二老爷和世子到现在都没有返回临安城,郑家那边急的焦头烂额,面对两位统领的诘问,连狡辩的心思都没有,直接就给跪下了,先是请临安骆家出来讲和,又拿出大量钱财和修行资源赔礼道歉......啧啧啧,哭得那叫一个声泪俱下。”
听完鲁辖的描述,余轲撇了撇嘴,心下明白为什么靖难司没有大闹郑家的原因。
本以为是郑家可以暗算靖难司,打算上门兴师问罪。
结果问了才发现暗算靖难司的人到现在都没回来,郑家自己还在想方设法的派遣门客去找。
更别提失踪者是郑家的二老爷和世子。
人和人的生命有差别吗?
穿越而来的余轲兴许觉得并无区别,然而在这个世道,两者间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炼气期的靖安卫死伤七八人,在郑家人眼里根本比不上郑家世子和二老爷的一根毛。
即便是靖难司,只要拿到足够大的利益,同样可以选择放弃更进一步的追究。
这让余轲对靖难司的观感或者说认知隐约发生了些许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