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调优美,轻柔自在,相伴相生,仿佛是同生一般。
台下的众人如痴如醉的听着这娴熟且优美的琵琶声,偶尔传入的古筝,如同会吟唱一般,附和着琵琶声。
似那稳重前行的江水一般,从容豁达。
一曲终了,美妇微微抬眼,环视台下众人,当她看向布希里父女二人时,微微一怔,笑靥的僵硬一闪而过,这一眼的交汇,时间都好像静止一般,停顿了多年。
美妇的眼中显出一丝迷茫,一丝惊异,随后她面带和善微笑,轻轻点头行礼,如海棠般雍容华贵,自信从容。
“她放下了。”
布希里自言自语般的发出声音,传入到身旁闻声一怔的穆丽儿的耳中,她噙着双泪,显然一眼认出台上斜抱琵琶的女人。
因为她二人,实在太像了。
美妇移目,看向布希里身旁的穆丽儿,眼中更是充满柔情,双眼变得越发湿润,同样报以微笑后,过了许久,这才移开目光,向众人欠身致谢。
在台下众人的欢呼中,女子缓缓离开擂台,向一旁的观武台走去,她的脚步声轻微难察,穿过一楼,转过二楼,停在了三楼轻抚古筝的男人身旁坐下。
“女儿,你的娘亲,还是那么漂亮,看来,她现在过的很幸福。对不起,这一切,都怪我,你莫要怪她。”
布希里侧头看向穆丽儿,他很怕女儿会恨观武台三楼相敬如宾的二人。
“我不怪她,我更不会怪爹爹,虽然我自小没有妈妈,但是我知道,有爹爹在,我很幸福。”
二人相视一笑,同时仰首看向三楼的女子,见她同时投来的目光交汇,三人相视许久,皆面带微笑。
也许这就是最好的告别,没有久别之后相见时候的恨,那无法解决的仇怨,没有喜悦,有的只是回首间,沧桑后的坦然,同以往诀别。
一阵微风拂过擂台,吹散掉一些鞭炮残渣,纸屑,花瓣,一位儒生模样的中年人走上台,先是向观武台三楼的夫妇躬身行礼后,直起身,面向台下的众人。
他眼含笑意,温文尔雅,给人如冬日的暖阳般温和之感。
“感谢大家今日前来观战,鄙人不再赘言,只宣一句,生死一战,望各位武者珍重,胜者只留一人,可得此间两座商铺地契,败者无赏,刀剑无眼,请好自为之。”
儒生说完,向众人行礼后,转身走下台去,他没有过多的介绍。
“战!”
一群莽汉高声大喝,同时擂鼓,轰轰响起,声波似乎变成实形一般,重重的敲打在场内外众人的心间,让他们的血液同样引起共振。
两位童子走上擂台,其中一童背着分为上下两层的竹篓,里面放满了各色绣球,另外一童手持木剑,上面有无数倒刺。
他们乖巧笨拙的同台下众人行礼后,相对后退数步,摆起架势。
观武台二层的所有武者此刻再次好奇的打量起擂台上的两位稚童,面带好奇的笑意。
一声稚嫩的喝声传来,背着竹篓的稚童举起背上第一层竹篓,如有神力一般,竟然直接洒向观武台二层的众人,绣球分散而开,众武者立即会意,纷纷伸手接住距离他们最近的绣球。
在所有武者都亮起手中的绣球后,稚童才面带笑意,将背上第二层的竹篓放在自己身前面,看向对面举着木剑的稚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