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天生贵胄,并没有完全按照他父皇的意思成长。
他性喜田猎,不是个甘于久坐之人,是以皇帝因势利导,不惜代价地发皇榜昭告天下,从整个神州中遴选了几批能人异士,召进宫来,高官厚禄供养之,用以教导太子的术法武艺,激发其尚武之心,好待来日,能够以武功对外族,将大汉威名,传遍宇内。
在武功方面,刘**仁无需长辈操心,乐在其中,自然学得勤快,只是在“仁”之一字上,他却俨然成了“南辕北辙”的一个典范,让朝野上下简直伤透了脑筋。
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对内顺民,自要行怀柔之术,适当的恩惠不可不给,这乃是帝王之术,凡帝王无有不知,能保帝国疆域稳固。
理故在此,可那刘**仁却对此全然不屑一顾,无论是对满朝文武,还是东宫心腹,若要他稍稍摆出一副和颜悦色的笑脸,说话谦逊半点,那简直就比要了他的性命还要让他感到为难,是以众人面上尊他敬他,暗里则是畏他恨他。
皇帝对此深感忧虑,多次劝导,他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终于无奈,对他也就不管不问了,只要不打死了人,将事情闹大,其余所有,睁只眼闭只眼而已,有何难处?
这刘**仁出生最早,成了一众弟妹的领头羊,其中一个叫做刘安己的皇子,与他臭气相投,鞍前马后,成天与他一起厮混。
可那刘安己跟在他家兄长的屁股后头,好的没有学到多少,学坏时倒显得天赋异常,只一眼看去,非但在眼神手段上学得惟妙惟肖,还颇能举一反三,当然他自有计较,从不在刘**仁面前卖弄而已。
“列为看官稍安勿躁,话说这故太子刘**仁,是暴虐成性,杀人成狂,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就说当日他……四五年前,忽有一日,他心中起念,想要去山中狩猎,可这帝都周边十里八山,都已被他圈入自己的封地之中,去自家山场狩猎,多不合算?于是他就想着要去西南十万大山地界,听说那儿山高林深,鸟兽盈野,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去处,这说行便行,天下皆是是他一家,去哪里不行……就在他想要放火烧林,驱逐鸟兽之时……哎呀,那个凄惨,漫山遍野皆弥漫着烤肉的清香啊,甚至有几个上山打柴的樵夫,也……话说这天理昭昭,老天实在是有眼呐……就在众山神土地节节败退,就要被故太子麾下卫队赶尽杀绝之时,天边忽然飘来一朵乌云……一个金甲神人,从天而降,你说这神人生得如何?真好一副凛凛威风神灵相,英姿勃勃天外人啊!神人生得个鹰钩鼻,驴嘴唇,背后生翅,脚下踏云,左手执楔,右手执槌……刘**仁状若疯魔,神志不清地将身边卫士杀尽,然后对着天神连砍三剑,连踹三脚,那是剑剑不离要害,脚脚不离死穴啊……你说这神人慈悲为怀,可故太子总不能欺人太甚是吧?若不严惩,天理何在……雷火散去,故太子已遭天谴,就是尘灰,也寻不到了……”
一座茶馆之内,一名说书先生,一口茶也不饮,只顾口沫横飞地向堂下听客述说着故太子遭天谴的往事,将一众人唬得是神魂颠倒,食不知味。
说完之后,趁着馆内听客群情汹涌,各抒己见,那说书先生却连吃饭的家伙也不及收拾,趁乱就从后门溜出。
那门外早有一罩面之人等候,将一袋沉甸甸的东西递过,说书先生眯着小眼,不着痕迹地接过一掂,着实不轻,这才心满意足地将其纳入了怀中……
“费先生辛苦,这点润口费还请笑纳,接下来君安茶馆,东来客栈,文芳酒楼……一切都写在名单之上,还请先生多多辛苦,去将故太子的丑恶往事多多说上一说,我主绝非小气之人,到时……嘿嘿,你懂得的……”
这一神神秘秘的罩面之人的声线颇为尖细,又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过,见费先生笑着点头,这才心照不宣地转身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