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穷得吃不了饭……话说那小伙子,你要给小老头我安排的住处是在何处?快带我去,真是困得不行。”
就在刘**仁深陷于烦心迷雾中的未来之时,那名邋邋遢遢的“神农”老头,循着湖心亭与湖岸的相接之处晃了过来。
“你这疯子,还不快快给我站住!”
他的身后,则是那个忠心护主的孙管家了,他深恐这一个擅自闯入的疯老头说话行事没轻没重,惹恼了刘**仁,到时候可不止是他一人受过,就是满府上下,也将吃不了兜着走。
“孙管家莫嚷,速去安排一间上好的厢房,来安置这位神农前辈。”
刘**仁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他依令办事。
“哈哈,还是小伙子讲信用,不枉我为你耗费了许多药材。”
“神农”老头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咧嘴笑道。
“前辈救我性命,晚辈本就无以为报,又怎敢昧着良心贪这点便宜?”
刘**仁不着痕迹地后退半步,避开了老头那只吃过烧鸡之后油腻腻的爪子,强颜笑道。
无论曾是多么纨绔的一个太子,这点借势成事的帝皇之术,他即使是在耳濡目染之下,也能够学得三分。
“好!说得好!”
“神农”老头猛地一击双掌,对刘**仁的觉悟大加赞赏,只是不知是他用力过猛,亦或是装得不牢,一枚拳头大小的银锭,与一串足有鹌鹑卵大小的珍珠项链,一齐跌落于地……
空气一时仿佛凝固,两人再次大眼瞪起了小眼。
……
每日里明察暗访,那靠山王与刘安己二人,自从那夜在小屋之中失踪之后,浑如已从人间消失,刘**仁几乎已命人将帝都的各个可能匿藏的角落搜查一遍,可莫说是人,就连一点消息,也不曾得到。
五月已至,初一正是大汉皇家祭祭祀太庙的大日子,刘**仁虽为故太子,可因皇帝不在,当今太子不知身在何处,理当由他来出席祭祀大典。
其实此次的现身祭祀,并非由他主动提出,而是由朝中部分的文武重臣共同议定。
世间从无不透风的墙,自从那夜的风波之后,皇帝行踪不明,靠山王二人落败失踪,以及太上皇重出庙宇之事不胫而走,在坊间传得可谓是沸沸扬扬,诸多“朝中有人者”说得是绘声绘色,赚尽了无数的目光。
由于事涉宫闱之密,自古皆是莫大的忌讳,因之虽尚无大臣敢于公开谈论此事,可在私下里早已传遍京华权贵圈中。
在这一堪比地震的转折威慑之下,陆陆续续已有不少的当朝文武,携厚礼悄悄地来到太子府中,互通款曲,何须多言?
正是由此,无论是真心投奔,或是投机取巧,总归刘**仁的羽翼迅速变得丰满起来,令他在出乎意料之余,又深觉其中的讽刺意味。
祭典当日,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全副武装的卫士开道,礼官们预备好的三牲诸祭品,如流水般朝着太庙而去。
刘**仁乘坐于重辇之中,眺望着前后一条龙形队伍,面色阴沉,也不知是在想着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