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末将必不辱使命。”
又一将领在若比邻中壮声保证道。
山间谷窄,兵排不开,尤其是三号与四号之见的山谷,类葫芦形状,两头宽,中间狭,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味。
如此地形,往往会造成大军前后相互挤簇的弊端,无法快速通过,而在此处插入伏兵,则是攻其要害的举措。
狭路相逢,有勇气者为胜,是以人数的多寡,并不一定是决胜的首要关键。
这也是该将敢以少搏多的因由所在了。
“你带领骑兵,占领十三号山岭,但得我令,便即得冲下,务必要冲散敌军,使其丧胆败逃,无需死拼,只需将败军驱往一号山便可。”
北宫一刀又下一令。
“是,末将谨遵王命。”
将领不能尽兴杀敌,虽有所不甘,但为了大局着想,还是大声保证。
西南多山,有些坡缓之处,依然可供跑马,而且居高临下,借着山势俯冲,在更短距离之内,便足以达到最高的速度,将战马的意气激发出来,给敌军已沉重的打击……
“你带领一军,留在……”
就是这样,北宫一刀频频举起若比邻来,将一道接着一道的军令分发开去,各部所领多者数万,少者数千,所去之地,看似信手拈来,毫无规律,让人摸不着头脑,实则皆是军师姜老汉在画壁之前参照地势,根据敌方的部署所作出的争锋相对之举措,能够最大限度的挽救兵力之劣势,而反扼敌方七寸要害,将其击溃。
“耶律将军,此战是太子殿下给你的戴罪立功机会,你可别战败了,否则,哼哼……”
吴公公本是太子派来慰问前线将士的特使,哪知他三言两语敷衍之后,反而是阴阳怪气地说起风凉话来。
“此事就不牢吴公公费心了,前边刀剑无眼,还请公公即刻回返,勿得乱我军心。”
耶律将军恨不得一剑将其枭首,那还能给他留有好脸色看。
“哼,嘴巴厉害,你好自为之吧。”
吴公公也不愿留在前线,撂下一句狠话,便匆匆领着随从离去了。
“将军,要不要……”
一名副将凑上前来,拿手作刀向下劈砍,口中言不足,语不尽。
“……不必,此战胜了,自有收拾他的机会。”
耶律将军瞥他一眼,当然知道他的想法,无非就是在吴公公回去途中暗杀了事,到时候太子追查,大可将责任推到青州斥候身上,只是这样一来,无疑就要牵扯他的精力,而且还有败露之危,并不宜在这如火如荼的大战之前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