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财帛动人心,有了大义在身,他们接受起来,就少了心理负担,变得容易了许多。
于是,三人上前,凭着大半生的经验与记忆,一一指点着沙盘之上的偏差与谬误,虽然他们只是凡人,记忆到底有所偏差,无法如画壁般精确无误,但依然给了耶律将军许多参考。
……
“再探,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务必要将青州军的所有动向一一探明回报。”
沙盘在眼前逐步呈现,耶律将军思虑渐多,思路渐明,也慢慢地琢磨到了青州军的一丝动向,只是对方行军隐秘,双方派出的斥候每每火并,有胜有负,而不管胜负,都会打草惊蛇,使得青州军更改路线。
而自己的其他有效侦测手段不足,如此一来,如今的情报无疑是乱成了一锅粥,让他颇为苦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兵家名言就连三岁孩童也有所耳闻,任谁领军,也不敢忽视军情的紧要。
原本斥候刺探军情,应是有来有往,才是人之常情,可尤为奇怪的一件事是,耶律将军反复追询,也严加戒备,可始终不见青州一个斥候的踪影,就仿佛对方对己方的动向丝毫不在意。
这等异常,不是青州主将是个混蛋庸才,便是其中大有蹊跷……
而据耶律将军所知,那北宫一刀,绝不是混蛋庸才,那么答案就将呼之欲出了。
明知其中有鬼,可耶律将军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对方早有防范,斥候一刻难以准确地探得敌军踪迹,他便一刻不能对症下药。
知易行难,世所常见,他心知必要知己知彼,可究竟该如何知彼?
“尽人事,听天命了。”
想要跟随逆太子反天而行的耶律将军,无奈地叹息道。
随后的半个时辰之内,斥候陆续来报,虽然进展缓慢,但毕竟有所进展,但有蛛丝马迹,耶律将军便立即将其勾勒在沙盘之上,渐渐地,这副早已失却了本来面目的沙盘,隐隐传递出了一个令他冷汗直流的信息……
“来人,传令下去,命各部原地待命,不得擅自出击,违令者必军法处置!”
耶律将军跌跌撞撞地冲出帷帐,冲着几名正清闲谈笑的传令官嘶吼道。
“是!”
传令官们从未见主将如此失态,纷纷收敛笑颜,不敢多言,转身跨上快马,扬鞭狠抽,也不怜惜马力,便往各部屯兵处急急而去。
传令官才刚出营地,神色铁青的耶律将军立即又准备下令本部兵马严阵以待,以防有袭营者到来。
可他令才出口,就见大帐外闯进来一个惶惶如丧家之犬的人来,还没等耶律将军发怒,此人就已声嘶力竭地吼道:
“将军,敌人,好多敌人过来了。”
“敌人过来而已,你慌个什么,来人,立即把他给我拖出去斩了。”
耶律将军本就心绪不宁,被他这下惊扰得结结实实,当即大怒喝道。
“将军,是好多敌人杀过来了啊!漫山遍野,无边无际,我军抵挡不住,尸横遍野,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此人进来禀告军情,哪知反而要被轻率处死,一时有些转不过念头来,便再次提醒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