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孙见八贤王喜悦,只得承欢。
他方欲说时,八贤王又笑道:“若说的不笑了,还要罚。”
韩王孙笑道:“只得一个,说来不笑,也只好受罚了。”
他因笑道:“有个乡下傻憨到城里卖核桃……”
才说了一句,大家都笑了。
因这韩王孙最会讲笑话,全身都是幽默搞笑因子,平时就是个最没正行,是大家的开心果,所以才笑。
八贤王笑道:“这必是个好听的笑话了。”
韩王孙笑道:“若好,贤王尚请多吃一杯。”
八贤王笑道:“那是自然。”
韩王孙又说道:“有个乡下傻缺挑了一担核桃到西市集上行卖,他旁边是个卖枣的。”
“卖枣的嗓口清亮,高声叫道:‘哎哎——买枣来买枣来,上等的好枣:大枣小核,小枣没核!’”
“一阵功夫,一毛裢枣就被人抢购光了。”
“旁边的乡下傻憨一见,很受启发,也拉长嗓门,高声吆喝:‘哎——卖核桃卖核桃,大核桃小仁,小核桃没仁!’”
“尽管他喊破了嗓子,也死活招不来买主。"
说得八贤王,有苏玲玉,倪琦,与众人都笑了。
韩王孙忙斟了一杯,送与八贤王。
八贤王赵佑廷笑道:“既这样,快叫人取烧酒来,别叫你们受累。”
众人又都笑起来,于是又击鼓,便从韩王孙传起,可巧传至倪琦鼓止。
倪琦本不大会说笑,花偏又在他手内,因想:“说笑话倘或不发笑,又说没口才,连一笑话不能说,何况是别的,这有不是,反被人看轻了,不如不说的好。”
乃起身辞道:“我不能说笑话,求再限别的罢了。”
韩王孙道:“既这样,限一个`秋'字,就即景作一首诗。若好,便赏你,若不好,恐要招大伙笑了。”
八贤王忙道:“好好的行令,如何又要作诗?"
韩王孙道:“他能的。”
八贤王听说:"既这样就作。”命人取了纸笔来。
韩王孙又限制道:“只不许用那些秋枫、落叶、晶银、彩光、明素等样堆砌字眼,要另出己见,试试你这少年人的情思如何。”
倪琦听了,碰在心坎上,遂立想了数句,向纸上写了。
《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呈与八贤王看,道是……八贤王看了,点头当众高声吟诵了出来。
众人见这般,知这诗词甚是了得。
八贤王因欲拉拢倪琦,讨他喜悦,便说:“难为倪大人了,小小年纪竟也能作出如此雅俗共赏别致的好词好诗。”
众大少道:“这就罢了,他能多大,定要他做风流才子不成!这就该奖励他,以后越发上心了。”
韩王孙道:“正是。”
因回头命个丫睘出去吩咐自己的小厮:"把海南进来的黄花梨木雕刻开口笑弥勒佛取一尊送给倪大人。”
倪琦忙拜谢,仍复归座行令。
这次花枝在李国公小公爷手内住了,只得吃了酒,说笑话。
他因说道:“魏延向诸葛亮贡献子午谷奇谋,诸葛坚决不给兵。”
“魏延心有不甘,遂决定带自己家的亲兵、厨子、裁缝、奶妈、园丁自己去打。”
“没等出发呢,诸葛亮就扑过来抱住他的大腿,死活不放。”
“魏延怒了:‘丞相,我都不用你的兵了,你咋还不准,你有病吧?’“
“诸葛亮微微点头:‘嗯。’然后双颊绯红地说:‘拖……延……症。'"
众人听说,都笑起来。
八贤王也只得吃半杯酒,半日笑道:“我也得魏延这么果断就好了。”
李国公小公爷李国珍听说,便知自己出言冒撞,八贤王疑心,忙起身笑与八贤王把盏,以别言解释。
八贤王亦不好再提,且行起令来。
不料这次花却停留在张沐手里,张沐是闻名的大才女,再加上近日读书稍进。
其脾味中不好务正,故每常也好看些诗词,专好艳语**句一格,在这些前来的富贵嫖客之中,活学活用的讨巧。
今见倪琦作诗受奖,她便也技痒,只当着头牌花魁有苏玲玉不敢造次,如今可巧花在她手中,便也索纸笔来立挥一绝与八贤王。
八贤王看时,亦觉罕异,只见素白尚带馨香的宣纸上写着**词艳调道:
《巫山云雨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