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穿了就是君臣聚在一处吃吃喝喝,赏乐观舞。
但毕竟是皇宫里的节庆,一招一式仍来不得半点马虎。
光参加宴会的官员和王侯的名单就是皇帝钦定的,整个宴会的座次摆放也因此而来,容不得一点儿差错。
而其间的外国使节朝拜,共同应邀入席,为了体现天朝礼仪上邦的威仪气象,就有许多繁文缛节的礼仪程序了,说白了都是做给外国人看的。
御花园内空间还是相对较为开阔的,各位大人之间又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以让他们摩肩接踵有失体面。
满打满算真正能靠近到皇帝筵席,与皇上“普天”同庆的也就摆放了九九八十一张席位。
剩下那些轮不到“亲近”皇上,获得特殊荣宠的官员、学士、高僧等就只能在御花园更靠后靠外的位置上列席。
好在是中秋佳节,天气不冷也不热,晚上室外一边纳凉赏月,一边吃吃喝喝,也是一件极为轻松惬意的事情。
当然,和能够与皇帝共度中秋佳节,共赏中秋圆月的无尚荣耀相比,不管怎么样的事体也实在算不得什么。
决不会有人因为任何原因的放弃进宫与皇上喜宴共度中秋佳节的机会,所以每年都有年老体弱不自量力的家伙,经过这个喜宴之后,便因兴奋嗨过度而病倒。
为了安排这些应邀来共宴的官员坐席,礼部可谓是动足了脑筋,既要考虑到尊卑高低,也要照顾到亲疏远近。
所以一旦有人因为任何原因缺席,座次的编排就要相应的作出调整。
显然,除了皇帝本人之外,也就是经他授予全权的人可以决定座次的变化,其他人即便是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也绝对不敢造次而为的。
此刻倪琦坐在鸿胪寺里,倒是没有其它的事情要忙。
所需操心的也就是最终赴宴的人是否有变化,如果有,那么座次应该如何相应的变化。
酉时刚过,尉迟凌天从集贤门匆匆赶来,手里拿着最终到席的所有人的名单。
阿拉坦那木其这个随侍的婢女不在身边,只有鸿胪寺守护站岗的御林卫迎上前,从尉迟凌天手中接过名单,转身呈给倪琦。
倪琦慢慢品完嘴里的一口茶,方才将名单展开,细细地看了一遍,脸上露出微笑。
御林卫近侍和尉迟凌天不由相互看了看,再看倪琦,又将名单看了一遍,方才放下,叹了口气道:“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
尉迟凌天跨前一步道:“大人,您……”
倪琦摇摇头,提起笔来,在名单上圈圈划划,片刻便将那份名单重新折好,递还给尉迟凌天。
他微笑着对尉迟凌天道:“尉迟大人,辛苦你了。”
尉迟凌天双手接过名单,作了个揖便快步离开了。
倪琦又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方才对满脸狐疑的御林军近侍道:“你就是龙腾卫的二十四卫都统之一吧,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