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凡所重修浩然之气的集大成者,无不专一而行,终成圣人仙佛。
是以儒家孔丘以仁义为本,超凡入圣,释家乔达摩悉达多,明心见性而坐地成佛,道家老子得道成仙而为太上老君之化身。
此三者又有谁在人间会去修习那些武夫所练的外家功夫呢?无不是重在自身内心精神意念上的修行。
他们意识到了这个世界的本源,合于万事万物的规律便是合于道。
合道者,万物俱成心境所化,心转境变,是以可用无形之气而御有形之万物。
同天地生,共万物长,以无我之心接纳万物,则万物尽为我,我亦可尽为万物。
然要领悟大道而达修仙者的无我境界又谈何容易?
千年来除去儒释道三大成者外,唯一可查的,也只那仙鹤道人一人矣。
因其为江湖中人,是故离自己更近而倍受推崇。
传言仙鹤道人以指开山明路,以气断江阻流,御剑乘风,心向凌云,无所不能。
世人只艳羡于他的术,外求于物,殊不知他也是自凡人修行而来,人人本自拥有如来佛性,却都不懂内求于心。
心是人体中最为神奇的东西,然此心者非彼心也,不可见不可触,无声无形。
心有则有,心无则无,心常无,无可失,则常有。
故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当今武林中除却魔头风千千是以纯内功修至绝顶神功外,佛家的空悟禅师在精神意念上的修为更胜一筹。
然他未能证悟佛法,和道教的玄空真虚两位道长亦是如此,或多或少还是着相而修。
只云游保有天性,不思外物,闷闷淳淳,他这种混沌无知的孩童状态,在学任何东西时都可破表相而达事物的根本。
枝树万千,一叶而知秋,世间纷扰,终只一个道字便可知解。
云游在此修为上随波逐流,不费心力,轻松破万法。
隐然觉知到万物皆可随心而动,随心而止,这种能量玄妙无方,妙不可言,只能自己凭心去领悟。
故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云游倒也从未想过这是什么修仙之法,万事只凭良知而行。
只是感觉有种若即若离患得患失的痛苦,有时远在天边,无法遥望,有时近在咫尺,却又无法触及。
也正是由于他这种极不稳定的心态,才导致那股浩然之气运使不得自如。
心如止水,则复明镜以观晓天地,动则波**起,迷生幻象。
心静知万理,心动生私情,私情有失,失则生苦,苦则思静,静极而动,如此往复,始为人。
可见人之为人,起始于情,情生情灭才会让他患得患失,遂生痛苦。
顺者凡,逆者仙,只在其中颠倒颠,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
云游虽仙法小成,非比武道大家,然应付这百来士卒却是绰绰有余的。
只听章桃一声令下,羽箭再次遮天蔽日而来,云游心念所聚,自身外三尺生起一道气波。
左掌打圈,如是蛟龙出海,云卷云舒,将所有来箭尽数集在掌心,虚空一握。
“喀喇”一阵清脆的声响,残箭断枝落满了房顶。
不待众人发出惊呼,却见小白马自东首回廊跑了出来,大叫道:“哥哥……带我走……”
章桃拿他不下,正无计可施,忽地心念一动,厉声喝道:“反贼同党,格杀勿论,杀……”
手一挥,所有羽箭转而向小白马齐发过去。
子臣子月和小猴子等人见状,一同急叫道:“你还是不是人,连小孩子也不放过。”
可箭已脱弦,势不可挡。
在此一发千钧之时,云游惊怒交加,想也不想,电也似的窜至小白马身前,反手将她抱进怀里。
只听耳边“嗖嗖”风响,回廊的墙面上被羽箭扎成蜂窝,徒留下一个蹲护下来的空挡。
章桃哈哈一声笑,小白马伸了小手指着云游后背尖叫说:“哥哥……尾巴……”
云游初时还不觉如何,听她一说,登时感到背部和臀部一阵麻痒,支撑着起身,眼前逐渐模糊起来,方知中招。
章桃嘿嘿笑道:“醉人蜂针的滋味如何?看你魔教妖术再厉害,也终究是邪不胜正。”
云游晃了晃头,身子倚靠在石柱上,紧抱着小白马,摇摇欲坠。
章桃大喝一声:“拿下……”
几名士卒正欲上前,小猴子向身旁的阿鸡阿蛋使了个眼色。
二人忽地以刀抵在了章桃背心。
章桃吃了一惊,身边的士卒立即反将众少年围住,可谁也不敢妄动。
“你……你们想干嘛?要造反吗?”
小猴子装模作样的左右看了看,嘻嘻笑说:“这可是将军府,谁有天大的胆子在此造反?谁看见了?你们谁看见章知府造反了么?”
身后的少年齐声笑道:“没有没有,哪有此事。”
子月虽是恼怒云游,然也并未见他有何实质性的卖国行为,且多日和小白马相处,心生近意。
是以附和说:“章知府好威风,居然带了这么多人来围困本公主和驸马爷。若要说造反,胆气这方面你便无人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