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河边,韩怀亮独自去镇上买锅碗食材,冯宽用马车、捡来的木头树枝围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在中间做了个土灶,这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杨、胡二人帮不上忙,在一旁看着冯宽熟练地生起火来,不禁都有些惭愧。
这时,刚好韩怀亮备着几个大包裹回来,冯宽便笑道:
“韩大哥辛苦了,先去休息一会,等火锅弄好了再叫你。胡姑娘帮我把这些肉切成片,大人等下拿去河边冲一下,剩下的事,都交给我来。”
“好。”
“没问题!哈哈,子虚的厨艺……以前我就印象深刻,今晚咱们算是有福了。”
两人整理好食材,在一旁观摩冯宽配调料、做锅底、煮汤水,不时还问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冯宽一边眼花缭乱地操弄锅碗瓢盆,一边游刃有余地答疑解惑,杨玄感情不自禁地冒出一句话来:
“阿紫能嫁给你,是她三生修来的福气!”
冯宽手一颤,差点将料酒洒出去,脸微微一热,不知道该说什么话了。
“子虚啊,这几天过来,我对你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了。等回了京城,我相信,他们也会认识到这一点,只是可能会慢一些。
我们也会帮你,你和阿紫的婚约……”
“大人,给我一些时间,我……我会重新去楚国府提亲。”
冯宽微低着头说完,忙朝马车那边喊道:
“韩大哥,火锅好了,一会咱们喝点酒,你也睡得安稳些。”
“好嘞~哈哈哈!”
四人围在土灶边,一边喝酒涮火锅,一边聊起那会去天都山的事,冯宽追忆道:
“那会过去,人确实不少,可现在回过头来看,很多人的想法其实都不一样。
比如我和阿紫,想的是能否找到救月儿的办法。包大人林大哥,是听从朝廷安排,代表咱大宋过去管辖地方。沈梦溪那群人,原本只是猎奇过去闲逛的。至于公主、曹大人他们……”
“他们在出发之前,就已经谋划好了一切。最后的结果……也确实朝着他们想要的方向去了。”杨玄感接过话,直言不讳道。
说完,杨玄感又看了一眼韩怀亮,笑道:
“老韩,我到现在其实也不太明白,为何你不选择过去那边。近在眼前的荣华富贵,怎么也比呆在我这里强。”
韩怀亮找冯宽干了一杯,憨笑两声道:“大人不明白就对了,其实我自己也不明白。”
说完,见冯宽、胡小婵有些懵,韩坏亮解释道: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原定难军偏将军韩仁轨,是我的亲叔叔。如今他是夏国兵部尚书,曾几次私下来信,甚至公开派人过来,要接我回去。”
“陛下不准么?还是??”
韩怀亮摇摇头,“大人已经帮我搞定了一切,只要我想,回去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最后……我忽然想起和子虚在甲子营的那段时间,还有去接圣驾的太原之行。我觉得……只要子虚在,夏国不会成气候。”
冯宽苦笑一声,干完杯中酒,忽而认真道:
“即便这大半年,发生了这么多事,韩大哥还相信这一点?”
“呃……说实话,我差点就快坚持不住了……”
韩怀亮笑了笑,“要不是子虚你又重新回来,我可能……现在早已和大人告别。”
一直比较安静的胡小婵,这时举起酒杯:
“小女子敬两位大英雄!”
“我算哪门子英雄……胡姑娘巾帼不让须眉,该我们敬你才是。”
韩怀亮赶紧将酒倒满,抢先一饮而尽,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半夜,韩怀亮和杨玄感在马车里鼾声如雷。
胡小婵睡了一觉醒来,拨开车帘,见冯宽坐在土灶边上烧着热水,便披上外袍过去,提议道:
“子虚你去睡一会吧,我来这里坐坐。”
“啊?没……没事,我不用睡觉。这会夜深风大,姑娘去车里面呆着,不要染上风寒了。”冯宽从沉思中惊醒,冲她笑道。
胡小婵摇摇头,在他旁边的竹凳上坐下,“只要是人就需要睡觉,每天这个时候我都会醒来一会,怎么也睡不着。”
“我就更离谱了,基本都不会觉得困,一旦睡觉,恐怕得十天半月才能醒。”冯宽拨了拨灶火,哭笑不得。
“既然都睡不成,咱们就坐会聊聊天。”
胡小婵不禁莞尔,“刚才见你发呆,在想什么呢?是不是……近乡情怯了呀?”
冯宽倒了杯热茶给她,“也没想什么,就是觉得……今天晚上,实在是太开心了。可又让我感觉……似乎有些不真实。”
胡小婵干笑两声,冯宽苦笑道:
“你也有这个感觉对吧。我不怀疑杨大人韩大哥他们两个,可京城……实在是不小。”
“子虚,不瞒你说,经过那天晚上的事之后……我现在……对你回京之后的会发生的事,时间越久,越来越持悲观的看法。”
“我和姑娘的想法基本一致,还好一路算是顺利,没耽误太多时间。
只是有一点……那个人到底在京城造了什么孽,你能跟我仔细说说吗?
我也好……能有个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