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道玄二门角力人间界
后土在妖庭大闹一场,差点就吃亏了,幸好老子及时赶到,把后土带了回来,回到首阳山之后,道门六圣一致决定,要重新扶持一个新的人族正统,取代秦王朝。
可还没等道门出手,玄门这边就行动起来了,仙庭扶持楚国贵族项羽起兵反秦,并且让在人间界的门人范增前去辅助项羽,项羽因此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眼看着项羽就要成就大业,道门终于坐不住了。
老子通过推演天机,找到了拥有帝星命格的刘邦,于是便扶持刘邦也起兵反秦。
可是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项羽起兵的时间比刘邦要早,加上刘邦的家世地位比之项羽实在是差得太远了,导致刘邦的实力一直比不上项羽。
为了给刘邦增强实力,元始命姜子牙下人间界,化身黄石公,收了一名叫张良的弟子,将毕生所学尽数传授给了张良,然后让他去辅助刘邦。
有了张良的帮助,刘邦的势力发展得很快,还成为第一个攻入了咸阳城的人,成功灭亡了秦王朝,本以为刘邦就此能够取代秦王朝,成为新的人族正统,谁料项羽不讲武德,违背承诺对刘邦出手,为了保全实力,刘邦被迫退出咸阳城,将关中大地让给了项羽。
这让一直扶持项羽的仙庭也松了一口气,可是这口气还没有完全松下来,项羽这边就出了幺蛾子了。
进入咸阳城之后的项羽开始变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不顾范增的劝阻,坚持恢复周王朝的分封制,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了十八路诸侯,自己则是自称西楚霸王,而作为第一个进入咸阳城的诸侯,刘邦也得到了汉中王的封号,统领巴蜀。
项羽的骚操作,也让心灰意冷的刘邦看到了反败为胜的希望,同时,张良遍寻天下,为刘邦找来一个帅才韩信,刘邦对韩信委以重任,在韩信的带领下,汉军终于杀出了巴蜀,重新夺回了关中大地,有了与项羽一争天下的资本。
重新回到关中的刘邦,派出大量的说客劝说天下诸侯起兵反抗项羽,最终项羽众叛亲离,而刘邦也凭借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一众贤才的辅助之下,一战功成,在垓下围困项羽,致使项羽自刎乌江,而刘邦也因此成为了新的人族正统。
项羽的失败,让玄门争夺人族气运的计划再一次失败,刘邦取代秦王朝,建立了汉王朝,成为了人族正统,刘邦一开始以道家的黄老之学治理国家,后来到了刘邦的曾孙刘彻在位期间,采取了儒家弟子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从一个没落百家,一跃成为了人族主流思想,开始主导人族发展,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出,阐教的气运便更加的旺盛,这让元始喜出望外。
本来元始在周王朝灭亡之后,就对人族气运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毕竟好处总不能让阐教全占了吧,尤其是汉王朝一开始信奉的是道家的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因此包括元始在内的诸天圣人都觉得,这一次最大的赢家会是人教。
谁料一个董仲舒,一个刘彻硬生生的改变了汉王朝的主流思想,让没落的儒家成为了最后的赢家,颇有一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
就这样,阐教取代人教,再次成为了主导人族发展的教派,也得亏老子对这些东西不太计较,如果换做是通天,少不了要与元始理论一番,甚至大打出手也有可能。
在汉王朝的主导下,儒家发展一日千里,虽然其中好处最大的是阐教,但是阐教也是道门的分支,所以道门的气运也日益增强,此消彼长之下,道门的气运增强了,相应的,玄门的气运就开始流失。
这对玄门来说可不是一个好迹象,尤其是在接引、准提脱离玄门之后,不但带走了一部份的玄门气运,还让玄门的实力成断崖式下降,本来玄门圣人对上道门圣人就没有多大的胜算,现在诸天圣人中,唯一能够与道门首徒老子抗衡的接引也脱离了玄门,因此玄门不得不收敛起来,毕竟没了接引,一个老子就足以吊打玄门四圣了。
关于门下弟子在人间界的争锋,太初和鸿钧并没有理会,准确来说,他们也没有时间理会,因为太初和鸿钧都来到了突破混元无极大罗金仙的重要关头了。
太初和鸿钧无论是积累还是底蕴其实都足够冲击混元无极大罗金仙的了,而且他们两人分别是天道代言人和地道代言人,虽然说在天地人三道治下的洪荒,是不会允许有生灵突破混元无极大罗金仙的,一旦有生灵突破,天地人三道就会合力将其驱逐出洪荒,但是作为代言人的太初和鸿钧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他们作为天道和地道的代言人,本身就属于天道和地道的一部分,当他们突破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之后,完全可以与天道、地道、人道平起平坐,直接听命于大道,成为洪荒的真正的主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