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了一捧清水,痛饮了一口,苏澈忽然发现,不远处的水面上,倒映出了两个人影。
这两人一个是道士,约莫四十多岁,身衣玄黑、面容沉静,颔下的短须有些发白。
另一个,是年约二十许、风姿绰约的长发女子,她身段婀娜,穿着一袭浅绿色的水袖长裙,身边缭绕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雾气。
女子姿容绝美,但是双眼却有些空洞,她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方青石上,双手交叠在腿部,有股说不出的出尘气质。
乍一见到这一幕,苏澈整个人就僵住了。
他可以百分之一百地确定,自己在空中没看到清泉旁边有人;他走到这边来的时候,也没看到周围有半个人影。
但是当苏澈低头喝水,却在水中看到这一幕倒影。
一时间苏澈闭上眼睛,他自然而然地进入空灵之境,不以肉眼观世界,只以心眼见人间。
这一下,苏澈果然又“见”到了那两人,他们就在这清泉旁坐着。一个盘坐于大地上、以竹叶为蒲团,一个坐在青石上,安静无声,离苏澈也就不到十步之遥。
苏澈豁然睁眼,他的神色极为凝重。
一来这个道士修为深不可测,苏澈根本无法摸清、他到底是什么境界的人物。
二来……居然真是他!那个清微道派的人,千多年前,在汾阳县桃核山山神庙,欲收苏澈第一世为徒的神秘道长。
苏澈至今都没有忘记他的批语:道必坚心,坚心必道成。建功勋,早回程;造茅庵,修真身。一日飞升,仙班列名。
时隔这么多年,这位道长的气质更加沉凝了。当年他还像是个初出宗门不久的普通修道者,会喜、会怒,会因为苏澈不靠谱的回答,故意不搭理他。
但是现在,此人给苏澈的感觉,就像是旁边这汪清泉,清澈、澄净、但又深不见底。
平静和苏澈对视,那中年道士淡淡开口,“你是何人?因何追索贫道踪迹。”
苏澈心中微松了口气,看样子应该没认出、他就是淮南王卫英的转世。
话说这要是这能一眼看出,那此人也太过妖孽了,毕竟苏澈转了不止一世,想想就不可能。
面对对方的询问,苏澈一边保持警惕,一边指了指青石上的飞月。“此人是我师姐,道长,我见您气度不凡,想必不是寻常道人,可否放了我师姐?”
“在下愿意以十倍的价格,补偿您救下我师姐的恩义。”
道士再看了苏澈一眼,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把易容去了。”
苏澈没有拒绝,直接卸去脸上妆容,同时变动脸部的骨骼、肌肉,还自己本来面貌。
中年道士看清后,眼神微微一凝,“太浩宗的苏澈?”
苏澈有些惊讶,“在下已经如此出名了吗?道长一看便能认出我。”
“对你有些关注,看过你的画像,能认出自然不足为奇。”道士说完还转头看了一眼飞月。
他的语气和眼神中似乎有些不可思议,“那么这个女子便是飞月?真真是巧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