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风凝一直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欠他们父子的,也不由得恍惚了一阵。
“我一直想要问。”殷洪道:“若当时登上王位的不是我的兄长,或者兄长待您再好一些 ,您可会选择一直辅佐着兄长?”
风凝:……
虽然对殷洪的好感一直不太低,但此时此刻,风凝也不由得笑了,原来殷洪对她也是有误解的啊 。
风凝残忍地打破了殷洪的幻想:“我会将你兄长送到羑里去,从来和你兄长对我好不好无关,也和你兄长有没有好好治理这个国家无关。”
“你还不懂吗?”风凝道:“我从来不想要辅佐谁,你既然叫我一声姑奶奶,那你就应该知道,我也是商汤王室的一份子。我和你们的爷爷,曾经是一母同胞,我身上流着的也是商汤王室的血液。那么,凭什么是我辅佐他人,不是他人辅佐我呢?”
“即使当初继位的是你,是任何一个贤明的君主。除非让我心服口服,让我知道,商汤在我的手里,远不如在他的统治之下……”风凝知道面前的殷洪是一脸惊讶的样子,但她懒得和对方解释自己的行为逻辑,只是面无表情地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对方:“否则,我都会将王位夺过来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殷洪:……
殷洪结结巴巴道:“我……我知道了……”
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当初风凝给他们上课的时候,殷洪还是那个小孩子,从风凝这里听到了之前从没有了解到的东西,他的脸上和眼睛里都发出光来。
这一向是风凝喜欢殷洪的原因。
但他的身份特殊,这也是风凝即使十分喜欢这个孩子,也一定要让他去羑里的原因——
殷洪似乎也是知道的,所以他选择的地方不是去其他的封地,也不是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而是自请去照顾他的兄长和父亲,只是……殷洪期期艾艾道:“只是……我母亲不愿意去羑里,所以……”
风凝回答他道:“放心,你母亲只要在王宫一日,我就照顾她一日。”
殷洪行了一个礼,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去。
*
风凝的继位大典准备在十日之后进行。
这一日是太卜算的好日子。鸿钧知道时间之后,掐了一掐指头,赞同地点了点头。
时间安排如此之紧,是风凝特意吩咐了的,她还吩咐不用大肆准备东西,此次继位大典的规模比一年一次的朝会还要小上一些。中间有无数礼部的官员上奏,说她此次典礼动静太小,相当于无视礼节,影响很是不好。
就连孔宣也不知道得了谁的请求,特意来劝风凝:“如今国力强盛,你办得典礼更大一点也无所谓,哪个君王不是如此?你若是一味节俭,之后底下人办喜事的时候都不敢大了去,也不是特别好。”
风凝也知道不是特别好,但是……
“继位的时间又不长。”风凝道:“办那么大没有必要。”
<!--PAGE 5-->
孔宣:??啊?
风凝没有多和孔宣解释什么。她这两天忙得很,脚不沾地的,每天都在礼部和兵部之间奔走,吏部也是她常常去的地方。一开始的时候,满朝文武都在跟着礼部的官员劝风凝,劝她将典仪办得更加盛大一些,但随着风凝不停的奔走,吏部的官员最先消了声。
紧接着就是兵部。
即位之日越来越近,风凝的心情也越来越平和。直到这一日,鸿钧忽然对她说:“成圣的机会就在这几年了。”
风凝很是吃惊,只因为她曾经听说过,当年那些圣人们万年成圣都是常有的事情。三清和女娲圣人成圣的时间还好,和她有仇的接引和准提两个圣人成圣花的时间是多少个万年……而她,居然就在这几年?
风凝质疑:“可是,我这修为……”
“但成圣本就不是修为的事情。”鸿钧旧事重提:“你都要成圣了,准备什么时候结婚?”
风凝:……
风凝只好敷衍道:“就成,就成……”
即位之日的前一天,忽然传来消息,西伯侯姬昌听说风凝被传王位之后气得晕了过去,归降的军队就这么停在了路上。
姜子牙临危不乱,安抚住了军队——也因为这军队只是起着护送西伯侯姬昌和诸位西岐公子的作用,军队数量较少,所以也好安抚。
但姬发公子对此事接受不能,趁着西伯侯姬昌昏迷之时,和伯邑考公子大吵了一架,带着四十个公子回西岐去了,就要举兵再次反抗朝歌。
传递消息的驿官一边向风凝汇报还一边腹诽:“这姬发,莫非不管他老子的死活了?”
要知道,护送姬昌的军队里面虽都是姬昌的兵,但闻仲还派了一队兵马护送护送姬昌的军队。
“那姬昌醒过来了吗?”风凝问“他现在可危险?”
“危险倒是不危险。”那驿官答道:“醒过来了,也没什么,只说要亲自来朝歌向大王赔罪。”
“他能赔什么罪?”风凝冷笑:“怎么,他还能替他儿子赔罪?姬发还没成年?告诉闻仲,别回来了,返回西岐,使劲儿打。”
于是,到了风凝继位这天,朝歌四海朝贺,西岐战鼓冲天。
除了闻仲之外,所有的朝臣,包括曾经的四大诸侯,都在场。
当然 ,殷郊和子受父子是不在场的,姜王后也不在场,风凝还没有到杀人诛心的地步。
即使这次大典的经费不多,但该有的庄严程度一分都不少……
中间有祭牲,登位,拜天等等步骤,风凝丝毫没有觉得繁琐,规规整整地按照礼部昨日特训的那样做。
直到她要坐到王位上的那一刻……
“报——”大殿之外传来了驿官的声音,这声音里面还掺杂着对方急促的呼吸:“下官有急事要报!”
风凝站在门口,这座大殿中距离王位最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不动声色道:“说。”
<!--PAGE 6-->
驿官跪在殿外:“闻太师有急报,已捉拿判臣姬发,四海彻底归商!”
一时之间,群臣哗然!
姬昌因为是降臣,此次也在观礼的朝臣里面,听到驿官的禀报,他的脸色瞬间煞白。身边的姜子牙看了风凝一眼,风凝则是带着笑意地看回去:这是安抚的意思,告诉对方,自己会让姬昌父子在朝歌安度晚年。
只是姬昌生的儿子太多了。她原本还担心养起来费事儿,但既然有四十个儿子主动追随姬发——关键是这些儿子都还是青壮年,这就省了风凝很多力气,毕竟羑里还有那么多没有开发的田地。
风凝让驿官退下,却忽然听到群臣哗然之声忽然大了起来。侧耳再听的时候,就发现这些人已经不是因为刚刚的消息而惊呼了,风凝再听,隐隐约约听到“龙”“凤凰”之类的称呼。
再看,就发现这些人都纷纷看着殿外的方向。
顺着他们的视线看过去……空中赫然有凤凰与金龙盘旋。
风凝:……
底下已经有人在吹祥瑞之兆了。
风凝向孔宣的方向看过去,对方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来。
旁边礼官是少有能保持理智的,上前催促风凝:“王上,莫误了吉时。”
风凝只好收回目光,抬脚往前走去。
却不过刚刚走了两步,风凝忽然停了下来。
她伸出手来,向着人群中的那人。
……
风凝的继位大典,鸿钧当然也来了。
他还穿上了一套和风凝极为相似的礼服。这是风凝让他穿的,他也没有问为什么。直到今日,风凝将手伸到他的面前。
鸿钧似有所料般微微一笑,拉住了风凝的手。
两人在众人目瞪口呆之中,往王位上而去。
这一路上,风凝小声吐槽着:“也不知道,道祖看不看得上这凡间的后位。”
“当然看得上。”在宽大的袍袖之下,鸿钧轻轻地捏风凝的手指:“我都催大王多少回了。”
风凝想起很多年前。
确实是很多年前了,寒风呼啸的北冥之中,四季如春的小木屋里,彼时她刚刚心动。
但那份心动抵不过她的宏图霸业 。云消雨歇之时,躺在小仙长的怀里,撒娇想要让他帮她夺回王位。
小仙长为难她:“我听说你们的王要有东西宫王后,三宫六院妃嫔?”
她抱住对方的手臂:“我就只要你。”
那时候鸿钧怎么说来着?
“你若愿意,可随我等到三十年后。”
……这时已经不止是三十年后了。
风凝看着自己手边的人,对方眉眼低垂,真的随了她的想法,坐在了她的身边。
群臣跪下,山呼朝贺……
风凝用只有两个人听得到的声音道:“看,朕打下的江山。”
说是为你打下,有点大言不惭。
但此情此景,你与我共赏。
<!--PAGE 7-->
?
作者有话要说:
跟我一起填填空——
嗅到了( )的味道~
么啾~
<!--PAG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