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朝九晚五-第671章 登山 4K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1章 登山 4K(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烙山巨峰,位于烙山中央,又称烙顶,可观日出,谓之“巨峰旭照”。

烙山高不可攀,行走艰难,虽景色优美,但人迹罕至,附近地段,只有烙印派一门道门。

不过,烙山下清宫,位于老君峰下,大海当前,感悟道家之理,却非在这巨峰。

故此,欲要登上巨峰,自然更是人烟罕至。

荀武等人来到这烙山脚下,能够看到一些早些日子赶来的江湖高手、侠士,荀武眯眼一望,往上看去,能看到许多刀客正在披荆斩棘地行走。

在山路脚下,两面都种有花卉,虽是隆冬,却花开似火,让人忍不住驻足停下来观看。

“花色艳红,叶色葱绿,叶形秀丽,于寒冬时节绽放,花开时花瓣鲜红欲滴,花心嫩黄骄人...哎呀,真漂亮啊。”叶真姬虽然平时也不是很着调的样子,但毕竟是公主,一看到喜欢的东西,立刻就是眼睛一亮,忍不住评价了一番,“能在山脚下看到养的如此骄人的耐冬花,看来这些烙山道士,确实值得道门之人的称赞。”

荀武没理解这养花怎么和道士联系起来的,毕竟他也不是很懂这方面的知识,姬怜儿一家虽然是道门分支,但也不会没事热跟他聊这些东西,虽然出于以防万一的角度,荀武也有跟姬怜儿聊过一些道门的学识,了解过一些东西,但更多是各大门派的武功和门类。

别的他不太清楚,这烙印派的实力如何,他还是很清楚的。

烙印派放在道门之中,也算是大派,换算一下,其实和菩提寺在佛门中的地位差不多。

菩提寺拥有佛门八部真经中的一门,而烙印派同样也是道门三大分支中的一大支柱。

不过...

就像菩提寺之前也甚是糟糕一样,因为佛道之争的缘故,官府对佛门、道门的监管非常凌冽,稍有差池都有可能导致灭门之灾,也正是因此,不管是佛门还是道门,他们都有很长很长的真空期。

虽然在门派级别、地位上或许差不多,但烙印派甚至可能还比不上菩提寺,如今似乎,连一个一流高手都找不出来。

不过,烙印派似乎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像菩提寺那样准备搞事情,根据荀武的情报、姬家的情报、悦来客栈的情报汇总看来,烙印派一直都非常平静,其门人甚至绝大多数时间,完全不和任何外人交流,收弟子这种事都没什么心思。

不管他们到底是什么想法,但这对荀武来说,总归是好事儿。

作为负责监管中原江湖的中原总捕,荀武自然有必要监管佛门、道门两大江湖派系,菩提寺那种门派,自然是越少越好。

荀武可不想整天在中原到处救火,今天灭个“XX寺”明天灭个“XX观”。

如今荀武已掌握的情报看来,除了通天观,这天下绝大多数的道门都是一副避世不出的架势。只不过,这烙印派要比那些门派还要避世,都不知道能不能传下去。

公主赏了一会儿花,霜满秋和丛云也凑了凑热闹,霜满秋虽然掌握了非常多的技能——包括养花,但霜满秋养东西的目标是“吃”,所以她也确实没感受到什么,反而是丛云,在观察了一阵子花之后,若有所思。

这些耐冬被养的如此之好,自然不可能是自然之工,烙印派的道人多半也有养护,而这其中,恐怕就能看出一些东西来。

可惜。

丛云虽然有那个“审美水平”,却并不通“道家之学”。

你不能指望一个从小生活在邪教里,被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教育,到现在才勉强掰正的人,能在自己的学识中,把眼前的这些东西给弄明白。

荀武倒是可以强行靠《天狗》直接通过计算来提取这花朵中的“武学”,但丛云叫停了他的动作。

没必要。

于是,四人就顺着山道,慢慢地爬山。

山路艰辛,崎岖无比。

便是藏锋岛,都有各种山道、吊桥,但这巨峰,却是难攀,因为并没有人经常行走,没有什么山道,再加上较为崎岖,更找不到什么吊桥链接。

山上偶尔能碰到一些山中小猴子,它们通过树上的藤蔓在山间跃动,轻快无比,当真是来去自如。

有一些轻功较好的江湖高手,脑袋一转,学着猴子们的动作,凭借轻功,在山间跳跃,倒是很快就前行了不少,更有一些,似乎伴随着这一只只小猴的动作,悟出了什么武功,如若原地攀升一般,借助藤蔓、树枝而上。

荀武扫了几眼,看向霜满秋和公主。

这种山路,以他的轻功,自然能轻易而上,丛云的话,虽然不是很擅长轻功,但她身体柔韧,学起来难度也不大。

当然了,霜满秋的武功虽然没有什么特效,但能力是全方位的优秀,哪怕看起来平平常常的攀登,她也一样能上去。

只是——

稍微有点儿累赘。

没错,就是公主。

公主和姬怜儿一样,本身都不是很喜欢练武,这几年除了半本《四相奇功》让她练出了个二相,其他的基本上都没学。

她的内气,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可千金之躯,冒这种险,霜满秋可不答应。

霜满秋硬抱着公主往上跳,也不算难,但这对霜满秋的压力,却不小。

就在荀武准备张嘴问一两句的时候,天边传来了一句嘹亮的号子。

“老樵夫~~”

嗯?

荀武抬头看去。

只见一个身形佝偻的老者,扛着一根棍子,棍子两边各一捆柴火,身形矫健,迈着步子,轻易地跨过山上的岩石,朝山下走来。

“自砍柴,捆青松,夹绿槐~~”

“茫茫野草秋山外,半碑是处成荒冢,华表千尺卧碧苔,坟前石马磨刀坏,

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

老者就这么背着柴火,迈着步子,摇头晃脑,走下山来。

高人啊——

几乎一瞬间,在场的所有人,包括那些江湖侠士,都在心中冒出了这个念头。

倒也不是这位老者的步伐有多厉害,身上有什么惊人的气势。

大部分的江湖人之所以能第一时间冒出“高人”二字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老樵夫——

也太有文化了!

别看老道士只是唱了一阵子歌,好像没什么奇怪的地方,毕竟大多数劳动人民,在工作之时,总会喜欢喊上几句号子,陶冶身心、放松娱乐。毕竟平日上工,也是疲惫之事,喊两句也很正常。

但这老樵夫唱的歌,和普通农人、樵夫唱的那种简单的劳动号子,可完全不一样,别说唱了,不少江湖人听都听不懂。

还是那句话——绝大多数的江湖人,普遍没啥文化。

这很正常,毕竟练武、行走江湖、赚钱都需要时间,哪有那么多功夫在练武的过程中还要学习,更何况,这年头就算你有钱,也不一定能请得起先生、买得起书。

练武就已经非常耗钱财,想要练武的同时把文化水平提高上去,对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事情。不说用不用功这些事儿了,就是条件,都没有多少人能凑齐。

故此,一个虽然看起来佝偻,但身形矫健,还出口成章,颇有仙风道骨之概的老樵夫...那多半是高人。

哪怕武功不怎么样,也多半是个高人。

见状,有人大喊:“老丈!下山去?”

老樵夫停下来,呵呵地笑上两声,显得颇为慈祥:“收成不错,正欲下山。

练武人,上山去啊?”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