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入天。
宁云郎看着眼前景象,只觉得血脉张涌,头皮发麻,愣愣半晌说不出话来。
空中那道身影回头看了眼宁云郎,轻声说道:“老夫十岁悟剑,二十岁入宗师,三十岁便弃剑发誓此生不入京都,不过甲子岁月,便被这个江湖忘的一干二净,不服老,却是真的老了,只是老来才明白了一些事,有些事总该有个了结,你不是总问我三剑之中,一剑平川,一剑翻江,还有那最后一剑是什么吗,宁小子,你且看好了。”
“我出蜀时,天下万剑当齐鸣。”
“此招,名为出蜀。”
仙人一剑出蜀。
……
上元七年冬,长安城一如既往的热闹喧嚣,刚从突厥手中夺回一块失地的朝廷更是欣喜难耐,一场晚来的大雪被钦天监的人称作瑞雪,预兆着明年丰厚的收成,只是大雪一连下了七天,从起初的欣喜到忽来的绝望,长安城里的人们这才发现,这场大雪的背后或许还有更深的意义,就在这时宫中忽然传来皇帝驾崩的消息,那位打了一辈子败仗的仁宗皇帝,仅有的一次胜利,却是给他生命画上了句号,年轻皇子中被寄予重望的唐观楼却还在游历江湖,等赶回长安的时候,先皇的薨礼已经举行过半,当他路过长安那座高高城墙的时候,这位即将顺利登基的皇子才发现,原来李唐的统治并非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固若金汤,城墙外聚集的大批难民冻死在风雪中,朝中喋喋不休的老臣似乎还在为储君的问题争吵,三皇子和五皇子的人马已经从边境赶回来了,整个长安城似乎都在风雨飘摇中。
帝国的皇子驾崩,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天大的事,所以有关葬礼的事情都是优先安排,而唐观楼登基大统一事,却是足足拖了三个月,等到诸事完善以后,大唐改国号为通元,大有继往开来的意思,不止长安城的人们,全天下乃至于突厥、吐蕃的人都在等待,等待这位新任的皇帝如何的施展手腕。
可是谁没想到,新登基的唐皇却做出了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竟然是在宫中潜心研究起丹药来,李唐一氏与道家颇有渊源不错,但满朝文武都明白一个道理,李唐之所以容得黄老之说流传于世,不过是愚化万民的手段,若是宫中谁人沉心于此,那可是了不得的大罪,李唐开国之初的那位皇帝就立下规矩,子孙后代万不可因此误国,前朝的教训历历在目。而不想如今,这位刚登基的皇帝竟然一心放在炼丹之上。
因为炼丹一事,朝中诸位大臣上奏请柬,甚至还有三朝老臣不惜以死来劝戒,只是他们印象中和父辈一样仁善的皇子殿下似乎登基以后像换了一个人,性格变得格外暴戾,亲自将几位老臣赐死,更是用铁血的手段镇压住朝中的异议,将朝中里里外外清洗了一遍,直到半年之后有人从城外而来。
正是游历归来的李白。
李白约上长安城中的至交好友公孙小谨一同前往皇宫,在皇宫与当时已经万人之上的唐观楼相见,然后开始了对话。
“你去了那处地方?”
“去了又怎么样,没去又怎么样?”
“去了就是去了,没去就是没去,以前你是大唐的太子,如今你是大唐的皇帝,你要知道你该做什么。”
李白不想在久别重逢的旧友面前说太多东西,只是一路上的听闻让他有些担心,黄老之术半真半假,只是天底下对这个皇位觊觎的人太多,有些事情不得不防。
“朕已明了,若你只是为了来和朕说这些,那可以走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