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必然是易,其实龙素心里也有一个想法,但是却不敢胡言乱语。
易经并不是只有一篇,周易相对来说最能让世人接受,也分《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较为古老的归藏,它也有许多个篇章,譬如《初经》、《郑母》、《齐母》、《本蓍》等,各个小篇章皆以气为讲述,归藏是讲述“气”与“化”的易,以坤为起手。
所以有的时候,知一管而窥全豹,这种事情真的做不了。
如果不是周,不是乾坤,不是殷,不是大夏,甚至不是归藏。
那最后剩下的答案还有两个。
“《先天》或是《连山》。”
龙素不知道这出自于哪一个,因为这两篇她同样都没有见过,据说这两卷世间都只有孤本,没有抄录册,存放在天子的卷宗室之中,那里面案牍繁多,不明白具体摆放位置的人,进去了也是找不到的。
《先天易》又称《大易》,其实说是易,倒不如说是对于天地间万象更迭的一种总结归纳,所以有自己的一套计算方式,和后面的几种易都不太相同,有一说法,《先天易》是《归藏》的前身,但事实上,两者之间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难道是《连山》吗”
龙素犯难,不论是先天还是连山,世上见过的人都是寥寥无几的,包括儒门圣人。
当年据说孔子问道于穷天道尊,那时候穷天道尊化身为周室的卷宗主官,见了大成至圣一面,而大成至圣那时候还未曾得证圣位,仅仅是十七岁的青葱少年。
同样,他也没有得到大成至圣的头衔,而这个头衔,曾经也并非是儒门的。
那时候,大成至圣请向道尊,借阅连山,遭拒,并且告诉他,年纪太轻,见不得《连山》之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