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离去,不多时便乘车马来到驿馆,庚桑楚随程知远上去,落座之后,主动道:“四千七百年前,三川干涸,岐山坍倒,因为天下失道,如今又到了三川涸,岐山倒的时候,礼崩乐坏,道德沦丧......“
“我首先要问夫子一事,夫子当年在黄厉原,可曾见过幽王烽火么?”
庚桑楚道:“周幽王的火焰,是天子信物之一,作为上一次唯一一位带出了天子信物的人,夫子有夫子自己的高明之处,而根据活着回来的圣门弟子们所转述,幽王的烽火确实是出现了,他们最开始,就是为了幽王烽火而互相争斗。”
“周幽王的火焰乃是世间至凶的天子信物,他的不甘,他的怨恨,他的凶厉......”
程知远没有出声,只是坐在哪里,似乎在神游天外一样。
但庚桑楚并不在意:“故,为了防止幽王之火,重新点燃这片已经摇摇欲坠的世界,在下想要请夫子,借穆王之蛇一用。”
“穆王之蛇,能寻到所有的天子信物,它的嘶鸣声就是当年传遍玄池的鼓声,亦作为穆王的三柄剑而存在,它能号令其他的天子信物,使其尊奉于它的召唤。”
庚桑楚指着远方:“不久前,庐山大震,青火降世,其规模是古来从未曾有过的巨大,这预示着礼崩乐坏已经进入到最后的一段时间,天礼已经将要瓦解,天下无道的时代,又要来了。”
“尧舜之恶政,夏禹之逆天行,商汤周武之暴,周幽王之无道,每一次变革都是在天下失道之时所发生的。”
程知远制止了他:“你说幽王无道,我是认同的,你说商汤周武是造反,我也认可,你说尧舜是恶政,我倒也理解,毕竟尧时出十日,舜曾流丹朱,但是大禹行事,你说...逆天?”
“尧舜为恶,商汤周武乃小人,我都相信,唯独大禹,我不信。”
庚桑楚放下手,静静的看着他:“大禹逆天,不为天道喜,大河决堤,本就该淹没天下,把人间重塑,当时尧舜之世已经把世间搞得乌烟瘴气,然而大禹却硬生生给这片该死的人世续命,他如何不是行的逆天之事?”
程知远:“禹王治水,功在千秋,利在万世,按你所说,其他凡人,就应该束手待毙,等着水患把自己淹死?”
“何其可笑,那你不如一剑把自己杀了,离开这污浊之世,岂不美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