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循道“做官一世,红尘喧嚣,困顿难受,故隐于山野,本不愿复出,奈何天下礼崩乐坏,乐土不复,不得不来。”
“子夏先生,你觉得你是正统吗?”
子夏失笑“难道这里有人认为自己不是正统的吗?”
子循道“不,子夏先生,你错了,不是自己认为自己是否是正统,而是正统,至今没有决断。”
“我的看法,众人皆不得仲尼真传。”
子循指着子思,曾参他们道“即使是子思,也不过是在拾人牙慧而已,他拿起的,是仲尼曾经放下的,但是仲尼都放下的东西,怎么能称呼为正统呢?”
“正统是什么,我们今日争斗的,不是流于表相的东西,我觉得程子说的很好,儒家存在的意义,儒家在战国的作用这是决定谁为正统的关键所在。”
“那么,追根溯源,儒,是什么?”
子循问子夏“先生以为是什么?”
子夏答道“儒本柔也,是懦也,却非是惧而生,所谓懦字,心之所需也。”
“儒者,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君子,渐于饥寒,而志不僻;銙于五兵,而辞不慑;临大事,不忘昔席之言。”
子循笑而不语,在子夏说完之后,南宫适接话
“儒制邦道,有道不废;儒制邦法,有法不戮;君子躬稼而知天下!”
“乐土哉!”
澹台灭明笑道“天下也大有,天下也大同!君子之行,泽及当世,名垂青史,乐于黄泉九幽之下,无憾矣。”
“异!”
有人开口,八脉之中,颜回一脉,颜回本人因为重病并没有到,出声的是公皙哀。
公皙哀,字季次。闾巷人也,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他出身于平民之家,一生潦倒,与颜回的道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完全契合,故而同属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