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神道难摹? 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
形? 指的是万物的相,未曾形成而不可描述的,归于道的范畴? 已经形成而有外相的则归与器的范畴? 然后再赋予它们名字,正如清静经中所言一般“强名曰道”。
而老聃的道德经已经说了一些重要的东西,道可道而非恒道,道如果可以言说? 那就不是永恒常在的道? 名可名非恒名,名如果可以说得出口,那也不是永恒常在的名。
那轮青阳升起? 天道的火焰席卷了这片天地,残梦之中的乾坤迅速凋敝,帝辰放下手掌,日月星辰就向着程知远坠落下来,帝辰伸出手指,万里山河就坍缩在一处,在幻化之世,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发生的!
然而无论是面对怎么样的幻化之世,程知远的形与体,总是先会消失,而后又与已经被幻化掉的天地完整如一的出现,帝辰开始焦躁,他看了许久,惊呼起来。
反以相天。
以自己的力量来反哺天地,精神与其融合为一,这是程知远所悟出的精神中的第六境界。
帝辰收手,幻化的冬雷夏火全都消失,赵国天空上,三面星盘降临,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数道星辰化为流火,于是人间的四季消失,每一颗流火落下,人间的天气便会发生一次改变。
他举起右手,巨大的星象化为一只巨掌,然后大地上涌起山川,九天的银河化为霹雳!
“程夫子,你知道我们是怎么来的.....不,或者说,那些幻化人是怎么出现的?”
“想必你也已经理解了一些....你把我们的名字重新拉回了世间,所以不要怪我们来窃取你的故土与记忆,实在是,这是你自己咎由自取。”
“反以相天,反者道之动....你参悟了老聃的道理,或者说,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有共通的地方,只看从何处切入,就像是看到离坚白一样....”
帝辰的眼中,程知远的身后,有一片巨大的白色墙壁。
那是所有见证大道之人,在接近大道者眼中,都会出现的一个景色,世间见过离坚白的人寥寥可数。
“道是世间最公平的东西,有些人生如蜉蝣般渺小,却也能朝闻道而夕可死,道不以他们凡人之躯而摒弃,反而给予他们希望,而对于苦苦追求大道的人们,却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