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离此时感觉君景易就是个傻子。 她明明已经提醒过这家伙了啊…… 这位左丘新元,那身份实在是太重了,甚至比当初在京都时候的贾太傅还要夸张的多。 说他一言一行能够影响天下大多数的读书人丝毫不为过的。 而君景易最近正在准备招收人才。 天下人才,大多都是读书人…… 所以其实在她看来吧,今天这件事其实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至少…… 若是她的话! 今日之辱定然是要报,但不是现在。 若她站在君景易的位置上的话,她觉得,还是需要以大局为重的好! 但…… 此时怔怔的看看君景易那一脸冰冷的面庞,她的心中却是异常的开心,温暖! …… “殿下,这……” 人群中,三皇子旁边,侍卫惊愕的看着面前的画面,然后转头看着三皇子小心问着。 三皇子微微皱眉,表情变化稍纵即逝! 说实话,这些天的观察,他觉得他已经算是很了解君景易了。 他理解中的君景易就是一个平日里看上去随意淡然,什么也不在乎的善良公子。 但暗中却是心狠手辣,动辄灭人满门,的魔头。 此人就是一个笑面虎。 这乱世中的枭雄。 而且君景易这家伙据他的观察一向都是以大局为重的,很在乎自己的名声的。 但现在……竟然左丘新元这个老家伙这么对上了,他有点看不懂了! 按理说,成大事者,不应该如此意气用事啊,怎么和个孩子一样…… 而且这么做的理由竟然只是因为…… 想着,他目光看看白若离,微微沉默。 因为一个女子? 儿女情长? 也就是说要对付君景易的话,这白若离就是最大的破绽? 三皇子暗暗思考着,但一双眼睛依旧呆呆的看着面前的一幕。 君景易的一番话。 在场的众多百姓,读书人愣住了。 就是那几个国子监的老人,为首的左丘新元也是深深皱眉。 眼眸冰寒的看着君景易。 心中一怔…… 好熟悉的话语! 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在京都的时候君景易对付贾太傅的话语? 但……他左丘新元是贾太傅吗? 想着,老人眼眸更是冰寒,冷冷的看着君景易轻喝:“君小子,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想请老先生评价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当得起文道泰斗这四个大字!” 君景易一声冷哼! 可谓是一点好脸色都没有给左丘新元。 甚至就算是当初对上那贾太傅他都没有这么过分! “呵,哈哈哈哈……文道泰斗!” 左丘新元先是沉默,随后轻笑,接着又是的大笑,眼神不屑的看着君景易摇头道。 “小子真是牙尖嘴利,但老夫不是贾太傅,不上你的恶当。” “你问老夫,是否当得起文道泰斗,那老夫反而要问问你了,什么叫做文道泰斗,小子,你凭什么有资格在这方面质问老夫?” 说着,左丘新元如同老狐狸一般盯着君景易阵阵发笑。 君景易:“……” 暗暗咬牙。 心中怒骂一句老狐狸,可真会转移话题和偷换概念,就让他抓着这四个字了! 明明自己的意思根本不是谈这个的,但现在…… 以他现在的年龄和文道上的地位的确没资格质疑,无形中又变成了他无理取闹了…… 现在他要再想质疑这家伙就需要一个站的住的理由了! 想着,君景易微微闭眼。 随后猛然睁开,深吸一口气,冷声道:“论资历,老先生可以说是我等天下文人的老师,我是弟子,自然没有资格……但……” “今日学生不才,想要送给老先生一篇文章!” 君景易冷喝。 瞬间,原本还因为自己算计得逞暗暗得意的左丘新元愣住了。 旁边,众多读书人都是愣住了。 甚至那三皇子。 甚至白若离都是呆呆的看着君景易,感觉君景易可能真的疯了! 竟然要在这里和当代的文学泰斗直接比拼文道? 是! 君景易作诗,他们承认,但作诗和以文辩道这是两码事啊! 一时间,白若离暗暗皱眉,上前小心的揪揪君景易的袖袍,示意他冷静,不要着了别人的道,不要被怒气迷了心智! 对此君景易转头看看白若离,微微摇头,目光怔怔的看着她。 “呃……” 白若离沉默,是他的错觉吗? 为何她会从君景易眼中看到的不是怒火,而是…… “咳咳,小子,你的意思是想要和老夫辩论文道真理?”左丘新元微微发呆之后,讥讽的看着君景易。 “老先生若说是,那就是吧!” 君景易点点头,随后背负双手,目光扫过周围人群,随即轻喝道:“今日我送给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叫做师说,是送给老先生的,但也是送给天下读书人的!” 话音落。 君景易微微沉默,开口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圣人无常师……” 说到这里君景易沉默了。 心中思考着一个问题。 话说……这个世界有孔子吗? 微微皱眉。 看看周围看着他的目光,君景易尴尬的笑笑,拉着白若离走到一旁小声问道:“那个,离儿,儒道的先贤有哪些啊?” 瞬间,白若离惊呆了! 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君景易。 这家伙上一秒还在那给万千儒生,甚至儒学泰斗的左丘新元写文章讲理,下一秒来这里问自己儒道的先贤是谁? 白若离眨眨眼,有点懵,话说,这君景易竟然连儒道的先贤都不知道就…… “咳咳,那个,我是,暂时忘了,忘了!” 君景易有些尴尬的挠挠头。 白若离奇怪,怀疑的看着他,随后无奈摇头道:“儒道先贤之圣人,当然是孔圣人了!” “恩?那我刚刚说的文章你听说过吗?” 君景易眨眨眼紧张无比。 白若离更是怪异的看着君景易,摇摇头! 君景易松了口气,瞬间明白了许多。 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继续淡然的走回到原位轻声道:“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如孔子!” “孔子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不必贤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一个承诺的一不小心成了终极大反派!